节目主持人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必要性浅议
程晖
【摘要】广播节目主持人若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高水准、高质量的节目主持,就必须要在时间把控、角色驾驭和受众情绪引导等方面有探索、有分析、有引导。传统意义上的播音主持心理学是帮助主持人提升自身素质的工具,它教会主持人在面对话筒时如何保持自信、松弛、从容的精神状态。本文以谈话互动节目为例,从心理学的“时间管理”“角色定位”“情绪管理”等三方面,就节目主持人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主持人 心理学 互动 咨询
【中图分类号】G220? ? ? ?【文献标识码】A
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心理学与不同社会工种的融合产生了多种交叉学科。
随着时代发展,广播节目主持人若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高水准、高质量的节目主持,就必须储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只有这样,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才能够贴合受众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才能将表达入耳、入心。
笔者以山西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爸爸妈妈时间》这档谈话咨询类节目为例,结合多年主持经验,从心理学的“时间管理”“角色定位”“情绪管理”等三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一、时间管理
時间管理,就是用技巧、技术和工具帮助人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时间管理并不意味着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要求更有效地运用时间。时间管理除了决定你该做些什么事情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决定了你不该做什么事情。
节目主持人应该有清醒的时间管理意识,比如,当主持人拟定好一个话题,却毫无逻辑地与嘉宾讨论,想到什么聊什么,节目结束之后就会发现,好多该说的话题没说到,白白增加了时间成本,却没有很好地完成传播任务。如果主持人学会时间管理,节目就会紧凑而且好听。
(一)提前备稿,做足准备功课
对于节目主持人而言,要做好时间管理,前提是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功课。以《爸爸妈妈时间》节目为例,这是一档时长60分钟的家庭教育咨询节目,通过主持人与专家、听众的互动,短时间内为听众提供家庭教育的思路及方法。首先,主持人拟定好话题或问题后,要了解专家的核心看法,要对节目主线有所把握。其次,要提前与嘉宾沟通:专家的意见是怎样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分析?解决的方案是什么?事实上,准备功课是对直播内容的提炼,是对节目时间的预期把握——重要的先说,不重要的后说,或是时间充裕时再说。这样一来,节目方能得心应手,而不再是白费口舌、浪费时间。
(二)学会统筹,提升组织能力
节目主持人不同于过去的播音员,没有现成的文字稿可以照本宣科。直播中,主持人不仅要记录嘉宾观点,还要从各种信息端(短信、热线电话等)中对信息进行采集甄别。因此,主持人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照顾到各个环节。基于此,掌握时间管理的本领非常重要。其中,主持人可以尝试学习统筹方法:养成随时考虑最优次序的习惯,考虑得多了,就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了;哪些需要在无干扰的情况下做,哪些可以在有干扰的情况下做。将这样的方法运用于节目中,节目将会变得井井有条、干净利落、轻松有序。
二、角色定位
角色定位,是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在一定群体中所处的地位、身份和相应的行为表现。那么,如何判断一名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呢?答案是,需要看其在节目中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
(一)面对嘉宾,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主持人在一档节目中究竟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呢?《爸爸妈妈时间》节目的嘉宾——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学教授李媛对笔者说:“我的感觉是你在主持,引出话题,引导嘉宾,组织电话。”她说这样的主持方式会让自己做客节目时感觉很舒服。简单说起来就是主持人应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但怎样引出话题、怎样调动嘉宾、怎样在嘉宾与听众热线间承上启下呢?
在《爸爸妈妈时间》中,通常有三种总结嘉宾观点的方式:其一,“刚才某老师说了如下观点,一、二、三……”也就是概括地把要点再重复一遍;其二,当嘉宾阐述完话题后,会有“哦,原来是这样,看来怎样”之类的顺承;第三种,利用片花或报题。实际上,三种方法都没有问题,关键是哪种方法更能明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一般来说,嘉宾说清楚的问题,主持人不必像传声筒似的再重复一遍,但是,嘉宾未必每期节目的语言都精练、逻辑都明晰,这种情况下,主持人可以整理归纳,归拢分散的观点;用第二种方式引导嘉宾,则可以给嘉宾一个信号,让对方明白这个问题他(她)讲清楚了,与此同时,也承上启下引导嘉宾进入下一个话题,水到渠成,又画龙点睛。
(二)面对听众,选择合理表述语言,做倾听者与分享者
在与听众的互动过程中,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又该如何?比如这句话:“通过与某老师交流,我们是要告诉大家……”如果把其中的“告诉”换成“分享”,听众会觉得语言更贴切,节目更放松。所以,对于听众而言,他们想要的不仅是主持人谦和的态度,更是主持人将角色定位细致到语气的得当运用。
三、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指善于把握自我,调节情绪,对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应能适可而止地排解,并能以乐观的态度、幽默的情趣及时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
(一)主持人的自我情绪调节
笔者有一个主持人朋友,因为频率的调整,她的节目时间被缩短了,于是她在当晚直播节目时委屈得泣不成声。生而为人就有情绪,或喜、或悲,或忧、或愁。但是,节目主持人从事的是传播工作,绝不能让个人情绪影响到工作状态,影响到受众对信息的准确接收。心理学认为:对待情绪的最好办法是疏导。这就要求节目主持人提升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学会控制自我,能够适当地排解不良情绪。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更多善待情绪、与情绪和平共处的方法,比如:心理暗示法、注意力转移法、适度宣泄法、自我安慰法、交往调节法等等。
(二)主持人对听众情绪的接纳
情绪管理的另一个方面是在与听众互动的过程中对听众情绪的把握。在《爸爸妈妈时间》节目中,听众的每一个问题都充满焦虑:孩子不吃饭怎么办,孩子吃多了怎么办,孩子不会与人交往怎么办,孩子兴趣爱好太广影响学习怎么办……家长的焦虑不除去,他(她)就会不断地“纠缠”下去。那怎样疏导听众的情绪呢?
一次,李媛教授谈到“家长要学会与孩子的情绪和平共处,家长应该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排斥孩子的情绪”时,笔者突然意识到,如果把这种方法也运用于与听众的交流中,去接纳听众的情绪,缓解听众的焦虑,再提供一些指导,听众的问题便会因焦虑情绪的排解而终止,节目也就不会因为一个反复纠缠不清的道理或是一个“较真儿”的听众而增加时间成本。
综上所述,在谈话咨询类节目中,主持人对时间管理、角色定位、情绪管理等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不可或缺,掌握并娴熟运用这些知识、技巧,节目会更精练、悦耳且富有人情味,从而增强感染力。
(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
(本文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