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立医院财务人员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服务意识的建立与实践探索
王秀玲
不断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对我国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分析目前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现状入手,着重对如何全面培养财务人员对科研经费全过程的服务理念、建立切实可行的科研经费服务管理系统、并从制度上对财务人员的服务加以约束来提高财务服务质量,最终使得财务人员的有效服务成为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之一做了相关探讨。
随着2020年的疫情爆发,国家进一步加大医疗科研投入将势在必行。但由于公立医院的科研经费远没有高校资金量大,来源渠道也相对较少,所以往往没有成为财务工作的重点,财务人员对该业务也很少有足够的服务意识和深入的财务服务行为。另外,公立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后,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再次大幅增加,但为此相应增加财务人员数量的医院却少之又少。所以相当一部分公立医院从领导层面到财务层面都没有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客观上造成了很多公立医院的科研经费管理成为了财务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甚至半盲区。因此,本文依据目前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现状,通过如何增强财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搭建科研经费财务服务系统并依靠制度的约束来落实财务服务质量,提高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使国家在科研领域的投入能够收到预期的效益做相关探讨。
一、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一)预算编制不够严谨。编制科学严谨的项目预算是科研经费得以规范使用的基础。目前很多科研项目在申报立项时,医院科研主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能够让项目立项成功,争取到足额的项目经费,但对项目预算编制环节往往仅仅凭借课题组成员以往的科研经验加以判断,缺乏严谨的实地调研或考察,编制出来的预算往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尽管现在国家层面要求每个科研项目组都要有财务人员参与其中,但很多项目在立项之初编制项目预算时,财务人员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科研项目当中,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之间缺乏行之有效的沟通,这也造成很多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编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粗犷性,致使审批后的经费预算缺乏可执行性,最终导致在项目经费在支出过程中频繁出现整体或分项预算不够花、花不完、支出困难等尴尬状况,经常需要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预算进行大幅调整。
(二)缺乏系统的科研经费绩效考评制度。完善的科研经费绩效考评机制是对经费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的制度保证,也是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保障之一。但目前医院的科研项目结题完成审计后,该项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就基本徹底结束。项目后续究竟有没有形成无形资产、有没有申请到专利、对医院的临床及其它科研工作有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产生了怎样的科研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等几乎无人问津。对那些实质上产生了巨大效益的科研项目也缺乏相应的奖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的后续开发和延伸没有积极性,科研止于结题的现状还非常普遍。
(三)科研项目信息不对称,科研资源浪费时有发生。医院里的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三者各司其职,科研信息做不到实时共享。科研经费专款专用的特点造成了每个项目所需科研设备、耗材等都是由具体的项目负责人独立采购,独立保管。这种科研资源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使得科研资产做不到及时调拨、调配、多项目共享、多部门共用,相同的设备重复购置等情况时有发生,资产的使用效率低下,科研资源浪费时有发生。
上述这些科研经费管理现状不仅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科研工作的发展速度。笔者认为,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之一就是在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建立财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并付诸实践。
二、全面培养财务人员的服务理念,强化财务服务培训,增强财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财务服务水平
(一)建立财务服务意识的紧迫性。强化财务的服务功能是财务制度变革的重大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研事业的飞速发展,会计的基本职能在传统的核算与监督的基础上向服务型财务扩充已是大势所趋。因此财务人员要有建立服务意识的紧迫性,本着服务者的心态与姿态,深入了解拥有财务服务意识的重要性,只有如此才能扑下身来做好下一步的财务服务工作。
(二)聘请专家对财务人员进行必要的科研常识培训。建议科研经费金额较大的医院对负责科研经费管理的财务人员做一些针对性的培训,增强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的相互学习和有效沟通,让财务人员学习科研的基本过程、编制科研项目预算的基本框架、相关科研设备和试剂材料的采购渠道等科研基本业务常识,以期达到财务人员能够基本了解科研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将财务服务深入到科研经费管理的全过程,提高财务人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科研。
(三)服务文化的培养和建设。财务服务文化的培养和建设是财务服务最核心的内容,最根本性的东西。服务型财务是数据化财务的趋势,是必然,但是需要制度引导和文化引导,最终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只有将财务服务形成一种惯性,一种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形成财务服务的主动性,发挥财务服务的能动性,实现财务服务效益的最大化,最终打通科研放管服的最后一个环节,为科研人员潜心钻研、攻坚克难提供规范的财务支撑。
三、搭建科研经费服务管理平台
财务人员的有效服务离不开服务资源的建立、拥有和使用。服务资源的种类包括数据库和数据平台。医院应该搭建属于自己的科研经费服务管理平台,为财务人员提供服务资源,并且在服务中不断积累各种数据和信息,反过来又为服务提供条件,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形成良性循环。建议该平台的搭建工作由医院的信息部门、科教部门、科研人员和财务部门共同完成。
(一)建立科研经费财务服务系统:由信息科牵头,搭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完成科研经费的网上申报、审批、科研过程中的预算调整、结题时间提醒、实时的项目统计数据、结题服务及所有科研经费电子档案数据的积累等相关工作,搭建好的系统还要与财务系统对接,实现财务人员网上审核原始单据,自动生成会计记账凭证,并根据已经生成的记账凭证提供每个项目的预算使用、结余等数据的实时查询与共享,彻底解决由于财务信息滞后给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带来的双重困扰。
(二)建立初始数据库。建立科研经费项目管理初始数据库可以弥补医院未建立服务平台之前的不足,完善平臺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这项工作需要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和科研人员相互配合。可以将医院所有科研项目分为已立项已结题,已立项未结题和已申报未立项三大类。根据财务部门及科研部门和科研人员掌握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分类别地按照科研项目的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类型、简要内容、项目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名单、项目承担部门、项目预算总金额、项目预算调整金额、项目结算金额、项目结余资金、项目申报日期、项目启动日期、项目结题日期、该项目所购置的列入固定资产管理的设备情况、绩效考评情况等相关历史数据全部录入到初始数据库中,力求原始数据库的数据能够满足所有工作需求,供科研人员查阅借鉴。
四、将财务人员的科研服务制度化
(一)建立由内审部门牵头的科研服务内控制度。首先,财务服务是以遵守国家的相关制度为大前提的,科研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回避财务人员的服务。其次,内控制度中应明确财务服务的服务规范、服务程序、服务依据和服务宗旨,让财务服务有制度的前提保障。第三,内审部门应本着专业、客观的原则,对财务服务的制度执行过程的规范性及经费使用效益等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出具内审报告。
(二)建立奖惩制度。依据财务人员所提供的财务服务的考评结果树立服务典范,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和经济利益挂钩,让服务典范的服务被认可、被激励或者被处罚,是牢固树立财务人员的服务意识,自觉规范财务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有奖有罚才能更好地激发财务人员的服务动力,使财务服务形成长期的良性循环。
(三)建立专人负责制。医院可根据本院科研业务量的大小配备至少一名财务人员专门负责科研服务工作。专职人员要从科研项目立项开始直到结题以后的结余资金的使用全程参与其中。定期或不定期地与科研人员进行服务性的沟通与服务性地讲座,同时要注重各种科研数据的原始积累,主动从以往数据统计的角度掌握一些科研设备、试剂等科研物资市场价格的变化和趋势,力求编制科研项目预算时能够提供价格信息资料和价格趋势的分析,为科研人员提供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的财务服务。
五、结语
面对当今公立医院科研体量日益增大、科研人员的服务需求越发迫切的现状,如何全面建立财务人员的科研服务意识,提高科研服务能力,在科研经费管理领域将财务管理与财务服务一体化,管放服三者深度结合,已经迫在眉睫。为此,财务人员应不断从科研服务中积累经验,力求将财务服务渗透到科研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提高财务服务的科学性,并以此作为财务科研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者单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财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