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与产业链对接的必要性及自组织管理研究

    乔毅

    【摘 要】专业与产业链对接是复杂系统问题,需要发挥自组织作用力促进创新改革。通过分析专业与产业链对接的自组织条件、机制和体制,以期从产业链选择、专业运行、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对接策略,寻求高职教育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产业链;自组织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7)07007104

    一、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概述

    产业链是产业各部门之间具有的一种技术经济关系的产业集合,这种产业集合是由围绕服务于某种特定需求或特定产品生产(及服务)的产业所构成,并依据一定的逻辑和空间分布关系而衍伸出其他各种关系,其本质是描述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1]高职领域首先提出了依托产业链构建“学科—专业—产业链”的设想(胡赤弟,2009),认为高职教育属性的认知的起点应是产业链(陈霞,2011),并且上升到高职院校的定位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刘培艳,2013)。在专业建设上,认为嵌入产业链的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链发展将形成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效应(章建新,2012),在建立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机制(汪建云,2014)、构建与产业链上下游人才需求特点相对应的贯通式课程体系(闾志俊,2014)、产业链整合的实训基地建设(余苏宁,2009)等方面展开探讨。实践上对专业(群)与电子信息产业链(施泽波,2010)、风电产业链(钱逸秋,2010)、旅游产业链(丁宗胜,2014)、制糖产业链(王娟,2012)的对接做了总结。

    自组织理论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由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循環论、分形论和混沌学等组成,代表人物有普利高津、哈肯、勒内·托姆等,重点研究复杂系统(如生物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高等教育自组织研究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探索高等教育改革问题,如高等教育整体改革(郑和钧,1993)、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魏腊云,2001)等;二是研究高教系统的自组织规律,如高校发展自组织机制(米展,2002)、自组织特征(孔青,2010)、自组织路径(汤晓蒙,2008)、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自组织与有序发展(高宝立,2011)、高校自主创新的自组织机理研究(朱浩,2011)等;三是探讨解决各类具体问题,如大学战略管理机制(刘健,2009)、学校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张进清,2010)、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宋永忠,2009)、教育信息化(李新晖,2010)、高校群体事件的舆情预警与应急处置(刘毅,2012)、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梁继峰,2009)等。本文重点在专业与产业链对接的自组织管理方面做探索研究,以寻求高职教育创新发展之路。

    二、专业与产业链对接的必要性

    1产业分工变化

    产业分工指一定的生产经营主体、群体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或扮演的角色。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工表现出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业链分工三种形态。产业间分工指一、二、三产业大类下的行业部门分工,叫做“产业专业化”;产业内分工指相同行业内生产不同产品的水平分工,称为“产品专业化”;产业链分工在产业内分工基础上按功能向垂直方向延伸,建立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整个链条上的分工协作,称之为“功能专业化”。[2]

    职业教育源于产业分工,产业分工变化是职业教育变革的缘由。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一度受“产业间分工”影响,在一、二、三产业框架下按行业类别设置专业。这种情况下产业间供需关联比较粗放,企业靠规模创造价值,关注重点在产品性能、质量、价格和交付,利润主要源自高效率和低成本,对一线岗位人才要求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但随着科技进步和竞争加剧,出现了产业内分工,即同一行业内企业在产品特性、市场细分、技术标准、生产加工、企业文化、商业模式以及客户群体等方面各有差异,对岗位人才层次、结构、规格以及能力素质要求出现分化。高职院校依据行业类别设置的专业受到教育组织的规模性和同一性的限制,表现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依据行业共性或典型特征构建,专业之间主要是学科关联而非产业关联;培养的人才技术指向和职业指向宽泛,学生就业后不能直接创造价值,需要经过企业再培训;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共享集成度低,总体利用效率不高;产学合作聚焦点分散,形不成整体合力,专业与产业对接只是一种泛在的离散对接,产业发展贡献度不明显。

    产业链分工按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全过程对企业做跨行业整合,以创造价值的能力优化和聚集,以联盟方式面向共同市场。企业既有相同行业不同产品间的水平分工,也有不同行业同一产品的垂直分工。产业链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通过新技术应用、管理创新、市场开发、供应链管理等创造产品附加价值。对岗位人才以综合创造价值能力为诉求,既要具备本专业较高的技术技能,还要具备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组织上,由于同一产业链上企业有较为趋同的战略愿景和价值取向,对岗位人才有相对一致的职业规范要求,岗位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知识、技能、态度和经验关联,便于集群化设置专业和集约化教学管理,能针对性地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依据“产业专业化”和“产品专业化”设置专业带来的问题。

    2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链结构特点为:一是空间分布分散,这是由资源禀赋非集中和区位优势发展不平衡引发的;二是不同产业链或链环之间存在着劳动力、技术、知识、资金密集程度的差异;三是同一产业链上不同链环之间产品附加价值率不同。从发展趋势看,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将不可避免。随着经济结构调整,西部地区将在传统的采掘业和原料加工业基础上升级或向产业链的中间甚至终端延伸,东西部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将逐渐提高。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主要产业也集中在电子信息、化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四个领域,如果不做深入透视,找出产品之间的脉络关系,极易产生产业同质化的误判。

    产业链形式的产业结构调整是政府部门产业发展规划的重心,在发达地区以产业链分工为特征的产业聚集形态已初步形成,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稳增长可持续、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主基调,产业链形式的产业整合具有供给侧改革、灵活适应多样化市场需求的特性,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必将占据重要地位。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应用研究、技术服务与创新方面起着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作用。本轮改革以创新驱动为主导,企业创新离不开知识、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而供给主要源自于高等教育。[3]《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类型教育,更具有动态适应性。二是产业链界定了人才培养的尺规,不同类型产业链的知识、技术、劳动力密集程度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和规格,成为构建职教体系的重要依据。三是产业链上企业分布和关联构成职业院校联结的纽带。不同区域、类型和层次的职业院校可以依托产业链建立多种合作关系,形成整体合力,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流动。

    3专业建设改革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与产业服务能力不强。质量的管理学含义是指产品或服务的适用性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产品适合用户需求才生产,用户满意才购买,而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质量概念是动态的。人才培养质量是人才层次、结构、规格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程度,这种需求受产业变化影响,由学校主动调整适应。产业服务能力是学校人才培养、技術研发和应用的综合体现,产业服务能力不强的症结在于粗放式供给与产业结构需求的不匹配,进而发挥不出高职教育的显著作用。

    职业教育以能力培养为主,认识对象需要相对稳定、一致和连贯,而现实表现却往往是分散、模糊的,如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针对的产品或服务对象不同,客观上造成认识上的分离。这方面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无疑独具优势,更适合以产业链为对象构建课程体系。在教学组织上,完整的学习经过“感知—理解—反思—应用”螺旋式循环完成,每个单独的活动都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而学习者可以根据环境、习惯和喜好从任意一个环节开始。[4]建立稳定的产业链对接关系,便于理顺和灵活调整理论和实践、单项技能和综合训练、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的时空顺序关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

    三、专业与产业链对接的自组织管理

    1自组织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认为,从组织的进化形式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他组织和自组织。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形成组织,就是他组织;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5]社会系统中他组织和自组织的作用同时存在,当他组织作用力大于自组织时,组织系统被刚性的制度和管理办法约束。当自组织作用力大于他组织时,他组织对目标的贡献度小于自组织,就必须调整制度和管理办法。只有当二者达成平衡,调整制度和管理办法,自组织又能正常发挥作用时,才处于一种理想状态。[6]如果维护系统稳定运行依靠他组织,那么组织创新则更多来自于自组织。

    专业与产业链对接是一个复杂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多样性、动态性、适应性和非线性等特点。理论提出者马克斯·韦伯本人也承认:“高度正规化的科层组织有可能窒息人们的创造力和自由。”当一个组织系统变得复杂或向高层次转化时,这方面的弊端就越明显,就越有必要引入自组织管理。从发展历程看,高职院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转化过程,他组织长期处于主导地位,没有足够重视自组织作用发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创新活力。自组织管理思想和方法在处理系统复杂问题、激发创新活力、推进组织进化方面已被证明有其显著作用。

    2自组织条件与机制

    自组织的条件是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涨落。[7]系统自组织要开放,开放可使系统与外界发生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专业作为学校系统的子系统,产业服务的前提就是要在人才、知识、技术、资金和设备等方面与外部做交换。系统自组织要远离平衡态,只有在远离平衡态时才能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由于与外界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系统内在秩序被打乱,原有平衡被打破,向远离平衡态转化,而这正是系统演化递进的必需条件。专业与产业链对接必然产生新的观念和做法,与过去发生冲突,破坏原有的秩序,但这是建立新格局的必然过程。非线性作用相对线性作用而言是不连续、间断和突发的,作用力超出系统内各要素单独作用的线性叠加。专业与产业链一旦对接成功,产生的效用将是巨大的,将推动产教融合深化发展。非线性作用使系统发生涨落,当到达某一临界点时系统产生突变,建立新的秩序,由此上升到更高级平衡。专业与产业链对接过程充满波折,中间的起伏不断冲击原有的秩序,掌握了自组织运行规律就能预判和促进内部变革。

    自组织的驱动力源自于竞争与合作,竞争与合作并存已被证明是自然、生物和社会系统演化的必然规律。竞合加速系统向远离平衡态转化,多变量非线性作用造成内部的随机涨落,而最终由慢变量(序变量)决定快变量主导系统演化方向,当达到某一阈值时系统经过突变建立新的秩序,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平衡(伺服原理)。[8]专业作为基本组织单元,各自的技术属性和建设基础不同,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也不同,专业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差异正是竞合的动因。产业链上企业存在着价值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物流和人才流等多种关联,专业之间容易建立竞争合作关系。专业与产业链对接目标明确、对比性强,彼此相互学习又相互促进,能焕发组织活力、激发创新动力。重点专业示范引领作用对推动系统向远离平衡态转化起到关键作用,但不宜由他组织干涉形成,以避免马太效应,破坏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建立。对接当中会不断涌现各种新旧矛盾,冲击学校系统发生波动,触动各项工作改进,但最终由人才培养质量、产业服务能力(序参量)决定总的发展方向,到达某一阈值时发生突变,学校办学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

    3自组织体制

    专业与产业链对接涉及到多个环节,链上企业功能作用不同,有各自的运行规律与特点,必须根据专业特点与企业展开形式多样的合作,专业之间的竞争合作也必须建立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传统的自上而下、集中统一的科层管理体制,在组织的纵向层级、横向关联上存在种种边际隔离,体制弊端制约专业的灵活自主性,约束专业教师团队潜在动能的发挥。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消除专业与产业链对接的内部障碍,发挥专业教师团队的主体作用,改革重点在于:一是学校要明确产业链对接方向、价值取向和行动准则,作为专业建设的依据;二要改造组织结构,削减中间层,消除横向和纵向信息屏障和重叠管理;三是选好专业带头人,组建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团队;四是重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专业负责人参与重大决策并授予相应自主权;五是建立信息化职能中心,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对专业运行进行组织协调、评价监督和服务保障。组织结构总体趋势向多中心化、扁平化、网络化与信息化方向发展。

    四、专业与产业链对接策略

    1产业链选择

    一要分析当地政府产业扶持重点方向,调查掌握产业链分布结构和企业聚集形态,主导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或盟主企业,以及产业链环在整个链条中的功能作用,由此判断人才需求规模;二要分析产业链上劳动力、技术、资本的聚集程度,这些要素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层次和结构;三要分析企业岗位人才需求状况。产品市场和产业趋势决定人才需求,要利用高职教育有限资源培养企业紧缺人才。专业设置要整合校内资源形成面向本地区产业链环的核心专业群,还可以通过托管、集团化办学、职教联盟等方式联合相关院校,相辅相成共建面向全产业链的专业体系;四要根据产业链的区域分布状況与企业联合跨地区招生,实现人才本土招生、异地培养,以确保生源和就业。[9]

    2专业运行

    专业与产业链对接的行动准则为:一要在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物流、销售的整个链条中找准契入点,总体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和对接策略;二要根据产业链上企业人才需求状况,把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与职业规范、职业场景、企业文化等要素结合,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三要通过课程改革和产学研合作建立专业之间产业关联,集成教学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四要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以人才增值为目标,按照工作任务系统化原则开发课程,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五要通过教师深入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学生到企业实习就业、企业参与教学改革,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标开展深度产教融合。

    3保障体系

    平台搭建、制度建设、资源配置对专业运行起到保障激励作用。学校要搭建好两个平台:一是校外产学研合作平台,在政府主导下由学校联合盟主企业及关联企业,以多赢为目标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创造专业与产业链对接的有利外部环境;二是校内管理服务平台,以发挥专业团队主体作用为目标,用信息技术改造组织构架和管理流程,充分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实时动态监控专业运行状况,适时指导协调和服务跟进。在制度建设上,以鼓励专业创新发展、促进合作与竞争、发挥灵活自主性、综合提升产业服务能力为目标,制定或修订产学研合作、教学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服务、人才激励、服务保障、监督评价等方面的配套制度。教学资源以有利于专业共享、能发挥集成效用、总体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目标合理配置,通过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吸引企业投资,通过对产业发展起到的显著作用得到政府和企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郑大庆.产业链整合理论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140—143.

    [2]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2):28—34.

    [3]胡赤弟.论区域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产业链的构建[J].教育研究,2009(6):83—88.

    [4]严加平,夏惠贤.基于经验学习的学习风格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2006(2):45—48.

    [5][德]H.哈肯.信息与自组织[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29.

    [6]魏道江.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关系及其对管理学的启示[J].系统科学学报,2014(5):45—48.

    [7][8]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9]章建新.产业链与职业教育对接的效应分析及专业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2(9):9—11.

    【Abstract】Major and industrial chain docking is a complex system. It is needed to play a self organizing force to promote innov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elforganization conditions, mechanism and system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ajor and industrial chain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industry chain,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major teachers team, and the guarantee of the professional operation to find the road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re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ajor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chain; self organiz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