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内蒙古前三季度消费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
范文 | 摘要:在稳增长过程中,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无疑是重要抓手之一。2020年前三季度,内蒙古消费品市场呈现加速恢复的态势,面临政策支撑力度加大、城镇化处于上升期及新型消费模式不断涌现等系列机遇,但也长期存在消费能力下降、消费供需矛盾突出、消费体制机制尚待完善等问题。建议内蒙古在下一阶段从提高消费者消费能力,激发消费者消费意愿与优化商品和服务消费供给,培育壮大消费新增长点这两方面入手,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激发内蒙古经济增长新活力。 关键词:内蒙古;消费;形式分析;三季度 2020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克服疫情影响,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内蒙古做好“六稳”工作,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激发经济增长新活力,必须着力促进消费提质扩容。 一、看消费之“形” 从全国情况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71亿元,同比增长0.5%,为今年以来首次正增长。此外,1-8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029亿元,同比均下降8.6%,降幅比1-7月收窄1.3个百分点,显示出消费品市场加速恢复的态势。 从全区的情况来看,1-8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全区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1.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下降9.7%。按消费类型分,全区商品零售同比下降8.0%,餐饮收入下降29.8%。从消费品市场运行的整体情况来看,降幅进一步收窄,整体呈现逐渐“回暖”态势,但恢复较为缓慢。可以判断,内蒙古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正增长存在一定难度,促消费稳经济的任务仍然很重。 从盟市的情况看,传统与新兴消费反差明显。一是传统消费复苏还不够强劲。传统消费市场仍未恢复到常年水平,特别是旅游业和住宿业依然低迷,消费者线下消费热情仍有待提高。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在全市限额以上零售行业中,占比六成以卜的汽车类、石油类和服装类零售额分别同比下降23.4%、28.9%和18.2%。二是新兴消费发展加快。2020年上半年,兴安盟信息、快递、网上交易等新业态保持较快增长,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40%,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分另增长37.5%和31.35%,线上商品交易额达14.3亿元,同比增长35%。 二、看消费之“势” (一)面临的机遇 1.政策支撑力度加大 2020年以来,国家加大对促进消费工作的重视程度,由过去从需求侧发力、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激发消费潜力转变为从供给侧发力,围绕促进消费体制机制、激发新消费需求、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推动消费提质扩容。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2020年3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中强调,要着力从市场供给、消费升级、消费网络、消费生态、消费能力、消费环境等六个方面促进消费扩容提质。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丁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加快推动新型消费扩容提质,努力实现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城镇化仍处上升期 城镇化具有促进消费的积极效应,城镇化率的提高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并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内蒙古仍处在城镇化的快速进程当中,201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4%,如果以发达国家的80%城市化率作为参照,内蒙古的城鎮化水平还要提高16.6个百分点,城镇化提升空间较大。2019年内蒙古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67:1,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1.8:1,农村消费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激发。“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城镇化率的平稳增长必然会带动消费结构的升级,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3.新型消费模式不断涌现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住宿、餐饮、旅游等线下消费受到较大影响,而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消费迅速发展,推动了国内消费的稳步恢复,保障了居民的需求。“宅经济”、健康消费等消费热点凸显,线上与线下消费加速融合,5G、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进步,将进一步推动消费领域业态和服务的创新,为扩大消费提供新动能。 (二)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消费领域发展存在“痛点”“堵点”制约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是消费能力下降。受疫情影响,作为消费主体的城镇居民增收步伐趋缓,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下降,用工需求减少导致待业失业人员增多,不利于居民收入增加,将进一步凸显内蒙古低收入、高物价的问题,限制内蒙占居民消费能力提升。上半年,全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下滑12.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下滑14.2个百分点,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下滑9.5个百分点。二是消费供需矛盾仍显突出。内蒙古旅游、文化、养老、健康和体育等满足居民服务型消费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夜间经济、在线娱乐、线上零售等新型商业和消费模式活力不足,不能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对消费潜能释放形成较强制约。三是消费体制机制尚待完善。目前,内蒙古质量和标准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于消费提质扩容需要,信用体系建设未能有效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消费政策体系尚难以有效支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和预期的改善。 三、对策建议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在不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效,加快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形势下,内蒙古应积极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要求,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发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激发内蒙古经济增长新活力。 (一)提高消费者消费能力,激发消费者消费意愿 一是要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有效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掉队,把全面脱贫作为促进消费提质升级的突破口。二是夯实居民增收基础,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强化新模式新业态就业吸纳力、出台适应新就业特点的用工和社保制度等手段实现更高的就业质量,促进重点群体增收激发消费潜力,让居民有能力消费。三是加大民生投入,加快公共服务行业发展,建立完备的医疗和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多渠道增加住房供给,降低居民医疗、养老、住房等生活成本,让居民敢于消费,解决消费的“后顾之忧”。四是优化消费环境,聚焦重点消费品和旅游、家政、养老、健康等服务消费,加强消费市场监管,建立健全消费领城信用体系,完善消费领域信用信息共事机制,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让居民放心消费。五是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消费需求。促进人口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相匹配,构建多中心带动、多层级联动、多节点互动的新型城镇化格局。持续推动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培育形成若干区域消费中心。积极引导农村牧区人口向城市转移,着力完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管理向网格化、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二)优化商品和服务消费供给,培育壮大消费新增长点 一是抓好三个方向,增加消费供给。要提升城市消费,促进社区生活服务业发展,加快社区便民商圈建设,推动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打造形成一站式综合性消费平台。要扩大农村消费,提升电商进农村,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体系,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要发展服务消费,在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有序推动餐饮、家政服务业恢复发展和品质提升,推进互联网和各类消费业态深度融合。 二是全面提升内蒙古商品和服务竞争力。引导内蒙古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加快内蒙古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展新业态、新消费以及服务消费质量监测专项行动,推动健康、教育、体育、金融、电商等领域服务认证。推進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构建文旅多产业多领域融合互通的休闲消费体系,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旅游与文化、体育、医疗、金融、科技等新业态融合创新。 二是加快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消费支撑体系。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推动电商物流节点与运输网络统筹布局、融合发展。加快冷链物流发展,补齐内蒙古农牧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短板。顺应互联网时代消费模式新要求,加大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先覆盖核心商圈、重点产业园区、重要交通枢纽等。 四是进一步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为新型消费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序发展在线教育、在线医疗服务、智慧旅游等消费新业态。进一步支持依托互联网的外卖配送、网约车等新业态发展。创新无接触式消费模式,探索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支持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线下延伸拓展,推动线上线下消费高效融合。引导内蒙古实体企业更多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鼓励实体商业加快直播电子商务、社交营销等新模式的运用和发展,推动内蒙古农牧产品开启“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等服务新模式,促进品牌消费、品质消费。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OB/OL]. http://www.gov.cn:8080/zhengce/zhengceku/2020-03/13/content_5490797.htm.2020-02-08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O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09/21/content_5543394.htm.2020-09-16. [3]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N].人民日报.2020-10-14. [4]张志栋,祁婧,佟成元.减少疫情影响,进投资消费增长[J].北方经济,2020,(02). [5]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71亿元,同比增0.5%.中国财经[OB/OL].http://financE.china.com.cn/roll/20200915/5378181.shtml.2020-09-15.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莉莉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