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福建自由贸易区发展理念和辐射带动海西产业升级模式的探究
范文

    陈宁劼

    

"

    

"

    

"

    [摘 要]福建和中国台湾先后成立了自贸区。文章比较分析两岸自贸区的规划特点,提出两岸产业通过规划和对话进行互补的可能性。在建设福建自贸区基础上提出了海西产业升级的制度改革为先,海丝精神为魂,明晰政府职能的发展理念,并给出了两岸产业融合,人才引进和标准共通的模式升级建议。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发展理念;产业升级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3.254

    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福建自贸区),其中:平潭片区43平方公里,厦门片区43.78平方公里,福州片区31.26平方公里。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至此福建正式迈开了自贸区建设的步伐。福建自贸区,属于狭义自由贸易区范畴,指某国为达到特定经济目的,在领土范围内划出的一定区域,允许任何货物免于缴纳进口税及其他各税,并免于实施进出口相关部门的惯常监管制度。它的特点是本着自由的精神,实现贸易自由(仅消费领域受到限制),投资自由和金融自由[1]。

    1 福建自贸区的区位特点

    福建自贸区地处台湾海峡西北岸。台湾海峡外缘为世界最长的岛链,北端接日本,中部接台湾和东南沿海各省,南面接东南亚各国。换言之,台湾海峡是连接东北亚和东南亚的长廊,也是亚洲与非洲、欧洲和大洋洲的海上必经要道。海峡两岸各设自由贸易区,与海峡左翼的香港自由贸易港/深圳前海自由贸易区及海峡右翼的上海自由贸易区相呼应,若以航运角度观察,中国的四大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雁阵”,那么海峡两岸的自由贸易区就是“雁头”,将承接起我国海运大枢纽的作用。台闽具有最突出最独特的五缘(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联系和文化熟悉度,如果能减少产业对抗,减少竞争性规划,增加产业的互补性,合理整合现有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规划好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必能建立好“两岸共同市场”,使“雁头”成为加深中国与日、韩、东盟10+3FTA区域经济融合的先行者和探路者。

    2 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和规划比较

    2.1 台湾对大陆的贡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商因势利导地为大陆各地引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方法等生产要素,见表1。客观上促进了大陆地区的制造业和质量文化的发展。

    2.2 规划比较

    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与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的经济背景相似,均为了迎合国际经济合作新形势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两岸都将自贸区作为振兴本区域经济的制度、政策和产业示范区。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与福建产业规划比较如表2所示。

    软实力:两岸的共同点均为释放企业活力,开发创业服务平台,鼓励创新精神。不同的是大陆因传统工业制造不可避免引发的污染及其治理活动,提出生态文明先行并注重环境保护。

    物流:台湾的智慧运筹强调建设通信基础建设及共享云平台,整合做大物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服务,最终节约物流企业和生产型企业的成本。台湾的物流规划较福建自贸区内涵更为广博。福建自贸区与之有关的仅提到航运服务、现代物流两大产业,并期望建设国际航运物流中心。

    制造业:台湾自贸区只字未提制造业,主因在于台湾的制造业实体集中于东南亚和大陆地区,而台湾本土服务业早自20世纪80年代就已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实现台湾智慧,国际代工。而福建的规划则将制造业作为重中之重,沿海建设高端制造业,福建腹地承接沿海工业转移,打造制造业产业集群。

    资本交互:台湾希望引入美欧及大陆资金进入服务业。福建则希望引入资本进入智慧服务、旅游和制造业。

    3 香港自由贸易港经济衰退的前车之鉴

    福建自贸区与台湾自贸区的地缘关系,及其中的平潭自贸区与福州新区的地缘关系,犹如香港和深圳,香港的经济衰退很大程度上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跟不上时代脉搏,在建设福建自贸区的道路上产业重心的调整过程中,香港被同质化的经验教训尤为值得参考。

    3.1 区域性竞争导致的衰退

    自我国大陆沿海设立了各类保税区和外贸加工区,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之后,香港不再是唯一一个享有自由贸易优惠政策的地区,随着大陆对外开放程度的放开,内陆转口贸易重心,从香港逐渐向深圳、广州、厦门、宁波、上海一带倾斜。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国际惯例的金融、贸易、文创和工程人才也逐渐从香港、台湾等地引入、消化。香港与珠三角地区的“前店后厂”关系模式逐渐转化为珠三角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前店后厂”模式。香港背靠大陆庞大消费市场和低端制造业原料需求市场的优势已然不在。

    3.2 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和沿海制造业的萧条,转型升级带来的持续影响

    如表3所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香港投资增加几乎停滞,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蔓延,香港投资开始下滑,自2014年香港投资随着大陆经济下滑而大幅下降。

    3.3 香港民间生存期望与现实差距过大带来的负面情绪

    香港传统产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垄断,得不到充分的自由竞争,影响就业。金融和服务业作为香港支柱产业呈现不景气状态。加之驱逐大陆游客,这个以一种野蛮行为攻击另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本身无疑损害了香港的旅游环境,打击了大陆游客贪图便宜的消费心态。负面心态的恶性循环,将持续对香港的服务业、旅游业甚至金融业产生持续的影响。香港、台湾和大陆固定资本形成增长率见表3。

    4 探寻建设福建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理念

    4.1 制度改革为先

    各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均对外商投资和货物进出口给出大量的优惠政策。如厦门率先推行“多规合一”城市治理体系,平潭推行实行“一章审批、印章即刻、立等可取”的便捷企业服务模式和对台商品快速验放政策等,却无意之中忽视了制度建设本身及维护制度的一套法治文化。欠发达国家和转轨经济要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制度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制度也是先进技术得以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5]自由贸易区肩负着产业升级的引导性重任和对内陆地区政策辐射示范性作用,需要寻求由自由贸易区、经济特区的政策福利,转向能推动经济走向腾飞的制度福利。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