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云南省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 |
范文 | 薛佳文++林幼斌
[摘要]文章结合云南省当前已出台的相关政策,通过对云南省及其内部经济区的划分,并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云南省及内部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在“桥头堡”建设前、后的两个时期进行了研究,探索云南省各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变动在不同时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在云南省整体的经济增长中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云南省;桥头堡;产业结构变动;经济增长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010 结合表1和表2可以看出,云南省整体上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对经济增长形成了阻碍。从区位竞争力分量总计来看,除了滇中经济区的区位竞争力分量总计为-88655亿元以外,虽然其他经济区的区位竞争力分量总计均为正,但是滇中经济区总体的区位劣势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超过了其他各经济区总体的区位优势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之和(16562亿元),云南省整体上也表现为区位劣势阻碍了经济增长。 结合表3和表4可以看出,云南省在实施“桥头堡”建设之后,云南省及各经济区除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分量为负值外,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三次产业的区位竞争力分量均为正值,即云南省各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与云南省的产业结构变动是同向的。 3结论 综上所述,在本文研究的时间范围内,云南省及各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具有以下联系: (1)在“桥头堡”建设实施之前,仅滇中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变化方向与云南省整体的变化方向相同,而其他五个经济区仅在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与云南省整体的变化方向相同。 (2)自“西部大开发”政策提出以来,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变动方向上一直不符合云南省各经济区经济增长的要求,阻碍了各经济区和云南省的经济增长。 (3)“桥头堡”建设实施之后,虽然云南省各经济区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变动由“桥头堡”建设前的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为产业结构不合理,但是云南省各经济区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通过与各经济区所处区位的重新匹配,将原有的区位劣势转化为区位优势。 参考文献: [1]Kuznets SNational Incom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J].Econometrica,1949(17):205-241 [2]Kuznets SQuantitative Aspects of the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 IIIndustrial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Product and Labor Force[J].Economic Development & Cultural Change,1957,5(4):1-111 [3] H·钱纳里,M·赛尔奎因工业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89:50 [4]蒋振声,周英章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中国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含义[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2(3):1-6 [5]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6]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4-16,31 [7]王琳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长江三角洲16城市的统计数据[J].江淮论坛,2008(4):18-23 [8]藍英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5):125-12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