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中的问题研究 |
范文 | 彭文如 [摘要]会计电算化课程是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中一门可操作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专业课程,是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课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该课程已经成为融会计理论、会计方法、法规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一体的交叉型岗位技能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可操作性。文章针对该课程的特点,结合高职院校财经类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教学方式改进的一些路径,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改进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2237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职业技能训练与形成的重要环节,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一般在第三学期开课,先导课程有“基础会计”“初级会计实务”“财经法规”和“计算机基础”,后续课程有“会计手工账综合实训”和“成本会计”等课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会计核算软件的升级,需要高职院校学校不断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完善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水平。 1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中常见的问题 (1)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有所欠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践性决定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实训过程中学生时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尤以各种小问题居多。例如在填制会计凭证的时候,会因为凭证类型没有对应上而产生不能保存的问题;有的学生由于没有主动思考,出现不知如何解决的情况;有的学生因为实训操作中的小马虎和小失误而出现方方面面不同的小问题。正是由于学生对出现的问题欠缺主动思考意识,对学习好的同学或对教师产生较强的依赖性,进而无法也不愿去深入探讨并寻根溯源,只是简单地寻求他人帮助。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会在一节课中经常遇到类似问题,有的是因为会计知识学习不够扎实,有的是因为对相关软件使用方法不够明晰,但只要能够主动思考一下,有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并不复杂。比如实训中不能保存的问题,通过思考,就会找出其原因是凭证类型或者会计科目不对应,通过进行凭证类型修改或会计科目更正即可完成操作。也只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后,才会产生深刻的印象,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为后期解决类似问题打下好的基础。 (2)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有所欠缺。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强调实践性,并且多是以先讲后练的方式,教师在授课中会对每个环节的操作步骤进行具体的讲解和演示,之后要求学生对教师的操作进行重复演练。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快速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短时间内掌握不同环节的操作方法,但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提问环节较少,稍一走神就会错过操作的详细步骤,有的学生因为烦琐和反复的操作步骤而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学生一味追求速度,想着如何尽快完成实训操作,忽视操作背后的基本理论,不重视操作规程,出现错误就找教师帮忙,不仅对教学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是一种影响,也会使电算化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打上折扣。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生自己动手或参与的愿望未能得到充分满足。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被动地跟随教师和书本的操作步骤。由于教授过程中对学生积极性调动不够,就会使学生在自己上手操作时产生多种问题。 (3)会计理论与实训结合有所欠缺。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融理论和实践教学为一体的学科,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在电算化学习中依然存在着理论重于实践的现象,理论知识教授占比较大,而实训和实践相对较少,在让学生学习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之后,实践性操作却显得更加缺乏。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所涉及的实践性操作仍是以验证性训练为主,让学生通过电算化软件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进行验证。在实训中,会以一个企业作为案例,通过财务软件对企业日常的工资、日记账、总账和财务报表等模块进行操作,而在财务指标分析模块和资金供求等模块的操作上较少。当学生对相关软件具有一定的认知和操作水平后,教师会要求学生对模拟的经济业务进行综合实训。有的学生在遇到这些相对真实的模拟企业经济业务时会产生迷惘,理论和实践的衔接点产生真空,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有的不能正确判断操作的子系统。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是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薄弱,理解力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不足。二是会计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因而不能与电算化实训紧密结合。 2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改进方法 (1)加强课堂引导,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训时,多数学生能够按照实践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操作训练,但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任务之后,往往对所完成环节并不十分清晰,印象也不是很深刻。为此,教师需要在课堂引导上多做功课,引导学生在实践环节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思考,进而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一是实施任务驱动法,具体来说就是把每节课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要让学生清楚这节课所要学习或实践的具体任务,让学生思想上装着任务去完成實践,也即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第二部分是教师在学生自己操作之前,从积累的问题库中把本节课中常见的问题列出来,让学生有所准备,进而更加注重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帮助其找出实训中具有根源性和共同性的问题。 (2)加强角色扮演,调动学生会计电算化实训的积极性。理论的意义在于应用,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重在使学生增强参与意识。在账务处理过程中,会计电算化系统有若干个操作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操作权限,学生在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实训时,多是一个人根据教师讲解步骤进行综合演练,这样做虽然能使学生独立完成各个环节,但学生对各角色的具体工作内容的理解不太深入。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每一组学生都分别扮演不同岗位的角色来共同完成有关工作。例如以5个学生为一组,分别担任总账会计、采购主管、销售主管、账套主管和出纳等职务。在具体业务操作中,学生在各自所扮演的岗位上,能够深入理解由于角色的不同而产生的权限限制。例如出纳只能对凭证有签字权,能够输出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对支票登记簿进行管理,进行银行对账,其他操作权限则会受限。一个角色扮演完成之后,小组内的各角色依次进行轮流互换,直到完成所有的角色扮演。这样就会使学生更主动和深入地掌握各个角色的工作内容以及不同的操作权限,对熟练的掌握会计处理方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样做的实际效果是使学生的实训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为进行熟练操作打下良好基础。 (3)加强综合实训,提高“教、学、做”的一体化水平。理论的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指导实践,并与实践紧密结合。这就需要教师将课堂实训内容安排得更合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全面应用到具体操作中,这也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关键。由于教材上的具体应用案例都是以文字叙述为主,所以与学生直观看到的原始凭证是不同的,不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所以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时,要多以企业实际应用的原始凭证来进行综合实训,根据案例让学生做填制凭证、记账及结账等工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进行必要的理论讲解,并做到边讲解边示范,学生一边听一边练习。通过实践练习,学生能够结合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点,深入理解各种操作的意义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这样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和更清晰地掌握财务软件的整个操作流程。根据学生的实际练习情况,教师能够进一步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特点,时时对学生的错误操作进行纠偏,并对易错点进行深入的、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围绕难点和易错点进行反复练习,从而达到“教学做”的有机结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彭俊英,刘泽华科教导刊[J].2016(1):106-108 [2]孙丽冬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67-68 [3]梁杏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6(5):33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