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事业单位改制后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探讨
范文

    李静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原有的事业单位发展体制已经无法再适应现有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促进自身内部系统的重新构建,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已经刻不容缓。文章将主要从业绩评价指标着手,对现有分析进行分析,并提出构建科学业绩评价指标的重要举措,以促进事业单位整体运营业绩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制;业绩评价;指标体系;问题;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1.092

    1 事业单位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事业单位的业绩评价主要是指以加强单位效益管理为目的,对事业单位在某个时间段、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具体来说,经济效益的评估主要是指事业单位在进行经济事务的过程中,所获得效益与所付出的成本比例,以此来判断该项经济事务的经济价值,是否有必要继续完成。而社会效益主要是指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开展某项活动对社会所造成的具体影响,是否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精神或者是物质文明的建设,对人们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完善科学的业绩评估标准是事业单位能够准确高效进行业绩评价的重要基础,更是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

    2 事业单位改制后业绩评价指标

    总的来说,事业单位的业绩评价指标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非财务指标;另一种为财务指标,这两种指标都可以作为单位发展情况的衡量标准。

    2.1 非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是财务指标之外的一种衡量标准,其主要涉及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效率、员工管理水平、顾客服务水平以及市场销售水平等多个方面,科学的非财务指标对于来后期的发展将起到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为了更好地适应现有的发展形势,其可以引用平衡积分卡这一评价指标,将利润率、获得率、顾客评估指标、产品交货指标、市场占有率等多个指标纳入评价指标的范围之内,尽可能地增加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

    2.2 财务指标

    会计准则、职业素养以及会计师的水平都会对财务报告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财务报告的质量又将决定着财务指标的质量,这三者是紧密相关的,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经济增加值是一项可以通过现金流量、资金成本等方面来对事业单位进行准确评价的重要经济利润指标,在该指标的作用下,单位可以将研发费用和人力费用转化为投资资本,从而在决策时,对自身权益资本进行充分考虑,避免盲目投资现象的出现。同时,合理科学的财务指标可以及时地反映出事业单位在过去某个时间段的具体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从而保证单位领导对单位发展的具体把握,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3 指标权重分析

    就目前来说,我国事业单位多采用的是EVA-BSC这种动态的评估系统,随之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内部情况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对于单位相关的工作人员来说,其务必需要根据单位实际的发展特点,对系统原来的各项指标进行调整,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寻求聘请外来专家,构建专家小组,通过专家深入实地调研、集体讨论的方式来对各项指标所占的比重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从而完成整个指标权重体系的优化和完善。

    3 事业单位改制后业绩评价指标系统现状分析

    3.1 财务指标与实际业绩缺乏相关性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其核心的财务评价指标应该为单位总资产回报率、净资产以及盈利水平等三个方面,其不仅可以很好地体现出单位的实际盈利水平,还可以体现投资者的盈利投资水平。但单位总资产回报率、净资产和盈利水平指标这些都是建立在单位会计利润基础上所计算得到的,具有相对性,其主要是以利润作为主要的参考对象,缺乏对单位预算、成本等多个方面的考虑,涉及面过于单一。

    3.2 缺乏完善的社会责任指标

    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单位,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事业单位在改制之后,社会责任在发展中占据着更为重要的比例,事业单位需要对自身的社会责任的履行有一个总体的评估。但就目前来说,在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只有社会风险率属于社会责任指标的范畴之内,指标过于单一,其余社会责任指标严重缺乏,事业单位社会责任无法得到有效的评估。

    3.3 无法体现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事业单位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封闭的发展,而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会涉及不同的方面,因着利益的相关,其会关系到不同的利益者。且在改制之后,单位所需要面临的利益者数量更是显著增加,其相关利益者不仅涉及消费者、投资者,更涉及公司职员等多个方面,而每个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变化都会影响事业单位整个的发展情况。因此,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其在进行绩效评价时,需要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也考虑其中,通过对指标的设立来充分体现不同利益者的利益情况,例如,针对消费者,可以设置消费者利益指标,针对投资者可以设置投资者利益指标,以此来保证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具有完全性和科学性。

    4 事业单位改制后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相关措施

    4.1 保证业绩评价指标确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1.1 充分考虑国家的相关评价政策

    就现有的评价方法来说,其在确定的过程中除了充分考虑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之外,更是结合了众多专家的讨论意见,其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因此,改制之后的事业单位在构建业绩评价指标时,可以有效借用原有的业绩评价方法,充分利用原有业绩评价方法的优点,同时,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的相关政策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改制后的事业单位在确定业绩评价指标时需要对现有的国家评价政策規定有一个全面的考虑。

    4.1.2 选择可预测性指标,重视指标间的互补性

    事业单位之所以开展业绩评价除了是对现有的发展情况做一个梳理检查之外,更是希望通过对现有发展情况结果的分析,支撑单位领导决策,确定单位未来的发展目标,制定出更符合单位发展特色的科学的发展战略。因此,单位在选择业绩评价指标时,应该要尽可能地选择可预测性的指标,并提高对指标间互补性的认识,避免业绩指标在活动评估的过程中太具有倾向性,从而忽略了其他方面,不利于单位其他方面的发展。

    4.1.3 平衡效益和成本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来说,业绩评价指标确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某些评价指标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以较高的成本作为支撑,甚至会出现指标所需要的成本远远高于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有效地规避这种情况,事业单位在确定评价指标时,除了考虑指标的重要地位之外,还需要考虑指标所产生的效益和所需要的成本的这两者的关系,保证效益与成本的平衡性,尽可能地选择低成本、高效益的评价指标,从而降低事业单位的发展成本。

    4.2 构建科学的业绩评价指标系统

    4.2.1 确定业绩评价指标系统框架

    就目前来说,评价指标系统主要有平衡计分卡和经济增加值这两个体系,且两者各有各的优点和缺陷,事业单位改制后,在确定业绩评价指标时,可以适当地参考这两种系统所具备的优点,并将其与事业单位实际发展特点结合起来,构建起属于自身的评价体系。例如,事业单位可以在涉及指标时采取分层的方法,在评价单位价值产生流程时,利用平衡计分卡的特点优势,具体来说,在关系单位经营、财务、顾客和社会风险时可以适当引用平衡计分卡的相关指标,而在确定财务指标时,可利用经济增加值的特点优势。并根据单位的实际发展,适当地增加社会责任的相关指标,以提高评价指标的科学性。

    4.2.2 科学平衡业绩评价指标比重

    在有效的业绩评价系统之中,各个评价指标所占的比例一定是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其确定一定是经过多方面、多层次所考虑的。因此,为了保证业绩评价指标所占比重的合理性,事業单位除了采取专家意见打分的方法之外,还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方法进行考量,以定量、定性两者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评价分析,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使得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在一定时间内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信息支撑。

    5 结 论

    对于改制后的事业单位来说,为了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解决业绩评价指标问题,完善业绩评价指标系统已经刻不容缓。事业单位在具体操作时,除了需要对原有的业绩评价系统进行深入的剖析之外,还应对其所涉及各方面因素进行全面的考量,并积极引进先进的财务评价指标方法,从而真正达到构建科学业绩评价系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建生.改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改革中的绩效管理[J].人才资源开发,2016(8):112-113.

    [2]郭友明.对广播电视事业单位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1):203-205.

    [3]李艳.浅谈改制事业单位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财经界:学术版,2016,12(3):77-78.

    [4]马宇鑫.关于经营类事业单位改制转企的企业战略探讨[J].中国市场,2017(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4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