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创新金融审计思路的若干思考 |
范文 | 尉明昌 [摘 要]自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审计的重要性日益体现。金融的安全高效运营是保障一个集团经济稳健运转的关键,加强金融审计对集团跨领域业务的拓展十分重要。集团规模的不断壮大,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越来越复杂的财务管理业务都需要有创新性的审计作为支撑,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发展环境。文章以某能源型企业实际案例为背景,阐述了能源型企业在开展金融业务审计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在开展金融审计工作中所需考虑的问题和前期准备,进而深入探讨构建大金融审计的步骤和创新金融审计的方法。 [关键词]大金融;审计;创新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3.207 1 能源型企业开展金融业务审计的主要风险 1.1 跨市场跨领域风险 能源型企业主要业务以能源开发及输送为主,开展金融业务有利于集团企业构建自身资金平台,帮助企业整合公司金融资源,优化债务资本结构,探索开展股权融资,在巩固和发展现有金融平台的基础上,盘活存量金融资源,让既定金融资源总量释放出更大的支持助推主业发展的正能量,形成金融资本支持实业资本与管控金融风险的高度统一。然而涉及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风险以及期货、期权、掉期交易等金融衍生产品风险,对企业金融业务开展存在潜在安全危机,甚至可能危及企业本身的主营业务发展,带来资金流周转问题。 1.2 集团本身系统性风险 集团金融业务中包含开拓投资新领域,沿产业链寻找投资机会,把公司的资信优势、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与新兴行业的成长机会进行有效嫁接。但是金融业务开展初期,集团本身金融组织体系的不完善、运行机制的不完善,以及金融体系生态环境、内部要素和外部关系协调等系统性问题给集团金融业务的开展带来系统性风险。若是在企业金融审计体系未建立的情况下开展金融业务,基于能源企业的业务特点和性质,如果存在不良贷款比率过高、资本充足率过低等情况,将对企业构成金融系统风险。另外存在人为混淆贷款形态,企业中某个人信用缺失或滥用职权出面担保逃废债务的情况,金融公司可能在短期收益的诱导下,为资源型企业或者是一次性资源开发提供贷款,一方面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伴随较大的金融风险,形成金融资金与能源产业关系的深度依赖,给资金链带来潜在的风险。一旦出现问题容易危及两大产业,集团内部组织机构的道德风险进一步加剧了金融业务开展中的系统性风险。 1.3 国家政策风险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企业金融业务开展中主要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例如国家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拉动经济增长,通过防通胀促进就业,防滞涨拉需求防范资产泡沫化等,涉及的外汇汇率变动、存贷款利率变动、存款准备金调整以及贴现率调整等政策都将对集团金融业务开展产生影响。 2 开展金融审计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及前期准备 2.1 金融审计职能定位问题 企业跨领域开展金融业务更需要明确金融审计部门在集团业务中的职能定位。风险经营和负债经营是金融运营的显著特点,企业开展金融业务以提高资产证券化率为目标,研究符合企业实际的资本运作举措,发展互联网金融,开展融资租赁。其过程中监管人的审计监督评价以及对金融数据准确性的保护是保证金融业务安全开展的出发点。监督职能作为企业金融审计的本质,需要审计部门通过有效的、先进的审计手段检查金融政策的执行情况,对金融业务中的违规行为和管理经营的失当行为做出严肃的揭露,确保金融审计监督职能和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领导管理层实行经济责任审计,从根本上明确企业金融审计职能的定位。 2.2 金融审计内容的明确 企业金融审计内容,在金融业务部门的财务收支情况基础上,严肃监管资产负债表损益真实情况,除了财务收支、盈利、费用等基础财务数据的审查,还应当对企业金融业务的预算决算进行审计,对预算决算执行审计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对查出的违规违法问题做出严肃的处理。作为涉足基金、保险、财务、融资租赁等多种金融业务的跨领域能源企业,由于信用关系复杂,交易信息瞬息万变,涉及领域广泛,容易出现突发性强、涉及面广、具有危害性的风险,因此,除了上述基础审计内容,还需要增加对信贷资产质量的审计、基金业务现金流状况的审计等,揭露查处资产质量不高、会计信息失真、违规经营等问题。 2.3 金融审计的原则 作为以能源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企业,开展金融业务审计不能脱离企业集团的现实情况,需要从宏观上深入分析问题,坚持组织上、方案上、实施上、处理上以及考核上的全方位统一原则,防止片面性。各金融单位要以风险管理部门牵头,建立前中后台 “一条龙”式的风险控制平台,上下联动。针对各金融业务公司点多面广规模大的情况,应当联合起来共同审计,加强金融业务信息的交流疏通,形成企业集团大金融一体化审计模式,以集团总部为龙头,将各金融业务公司或部门的审计分支结合起来,制定每年审计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落实审计方案。 3 创新金融审计方法 3.1 构建集团大金融审计的步骤 (1)金融审计预警体系建设。设计集团金融安全审计预警指标体系,构建金融安全审计综合指数,能保障集团公司财政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以及经营管理制度安全。针对企业需要审计的领域分别设计主要指标,例如财政方面设置资产负债率、利润率等指标;金融方面设置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指标;管理制度方面设置制度完善率、政策执行率等指标。 (2)建立完善金融监管审计规章制度。集团大金融审计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建立制度体系,在基本金融审计模式下,对集团资金的运用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审计,结合行政型审计模式,确立金融审计制度安排。制度安排决定着集团大金融审计功能的发挥。建立并细化金融业务审计监管中的细节条款,加强企业审计制度建设,加强金融政策学习和研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按照监管法律法规开展业务,确保合法经营。加强风险统一管理,对于跨板块、跨行业的共同合作给予高度关注,从一开始就认真分析各项风险的传递,将各项风险作为一个整体来发现、分析、判断和预防。 3.2 创新大金融审计的方法 (1)运用信息化建设助推金融审计转型升级。建设金融审计互联网信息化体系,开发和推广金融审计软件,建立金融审计数据库,实行网上远程审计,实现金融審计数字化网络化,形成动态监管,做到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实现对资金流、业务流的有效监督。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的创新,提升审计技术含量,在转换数据、分账查阅、汇总结果等方面,应用数据和系统测试分析技术、数据库关联检索技术,实现对金融业务循环轨迹的监管。 (2)制定审计效用目标提升审计质量法。以实现审计效用最大化为目标提升审计质量,在审计目标的制定中遵循目标具体、可衡量、可达到、具有相关性等原则,最大化地发挥审计成效。从金融业务循环和资金运行的轨迹着手,运用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确定审计范围、审计重点、审计风险和目标;针对金融公司规模大业务范围广的特点采用内外联动、上下联动的审计方式优化审计资源,联通金融审计与商业银行、保险、证券等业务审计。 (3)构建审计免疫系统。积极探索经济权利审计、全程跟踪审计、制度合理性审计、治理导向审计等免疫系统建设,强化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增强企业集团金融审计的主动性和预防性。结合能源集团金融公司的实际情况,在财项基础审计中,重视对组织利益有威胁的事项;在制度审计基础上,注重内部控制制约个人行为,在风险导向模式下,从源头思考和防范当下状况应当避免的错误。 参考文献: [1]何洪彬.后金融危机时期深化财政绩效审计的思考[J].审计研究,2010(4):18-21. [2]杨凤,王宗萍,黄保华.关于整合审计实施思路的几点思考[J].会计之友,2012(36):54-5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