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保障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
范文 | [摘 ?要]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也要适应当前环境。目前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着社会保障收支平衡的压力增大、企业负担缴费能力下降、国家财政投入能力降低等问题。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要在新的形势下,探索社会保障改革的路径,建立长效的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社会保障;改革;出路 [DOI] 10.13939/j.cnki.zgsc.2019.08 新常态是对某种经济发展状态的描述,是一些经济学家对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状态的描述。经济新常态既是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概括,也是对以后经济发展的精准预测。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增长方式逐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新的机遇和挑战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也处于一个新的发展起点,社会保障全覆盖成为当前最明显的特点。当前稳定的经济增长为社会保障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从另外一方面来看,经济的增速放缓,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也出现不足,中小企业受资金的影响,社保的缴费能力也呈现出下滑状态。 1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社会保障建设面临的问题 1.1 ?经济增速放缓,政府对社会保障建设的投入不足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社会保障等民生建设的投入力度,社会保障体系的各项事业开展比较顺利,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都在国家财政的扶持下发展,我国连续多年提升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也在逐年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从当前我国的经济状况来看,我国的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公共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之前的地方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土地出让和资源的开发,但是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地方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还不明朗。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的经济增速跌至6年来最慢,同比增长7.0%。新的形势给社会保障建设提出了更多的发展难题,一是政府需要不断增加更多的资金投入来维持社会保障基础建设,另一方面,企业的效益下滑,导致职工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险的支付不足。以养老保险基金为例,2014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资金缺口达到3.1万亿元,同期的基金结余是2.8万亿元,“个人账户”面临很大的资金缺口,各级政府面临的社会保障支出压力比较大。 1.2 ?结构调整期,企业社会保障缴费能力不足 民众只有充分就业才能在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缴纳社会保障费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经济结构的调整会影响一些中小企业的社保缴费能力。一些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转型不及时或者转型能力不足(产能落后、资金不足)导致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下滑,失业人数增加,中断社保缴费的人数也会增加,职工本人中断社保的缴纳,会制约社会保障缴费能力。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4124万人,同比上年增长5%,但是企业缴费人员只占参保人数的80%左右,同比2013年出现小幅度的下滑,说明企业的参保职工人数比例在下降,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这种企业职工断保、脱保的现象还在持续。 1.3 ?养老、医疗的支出压力增大 当前,我国进入全民参保的阶段,只有国家加大支持力度才能保障社会保障制度顺利发展。在新的经济态势下,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速的减缓,导致政府对社保的投入降低,这样就于全民所需的财政扶持力度形成了矛盾。另外,我国还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快的困境,我国的养老支出压力持续加大。国家连续多年提高城镇职工养老金待遇,从2004年的月均600多元上调到2015年的月均2000多元,而实际的缴费年限却没有相应的提高。另一方面,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比较低,社保基金区域间的不平衡将会更加的突出。近年来,医疗消费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的医疗技术、医疗服务水平总体在提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国家医疗保险待遇逐步提高,医疗卫生费用快速的增长,不仅给参保人带来负担,也在很大程度上给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带来压力。 2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保障改革的路径 2.1 ?建立长效的社保制度体系,提高民众的缴费能力 建立完善的社保体系,继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全民的社保缴费能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为了降低企业职工中断社保缴纳的现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一定程度上提高民众的参保积极性。当前来看,我国的就业人数中参加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人数远远不足,为了稳定社保缴费基础,需要重点扩大企事业单位就业人员和个体经营人员的社会保障覆盖面。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信息显示,我国每年的养老和医疗参保人数远远低于就业人数,因此,要不断扩大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保险转接制度,降低就业人员断保、脱保的现象。从我国当前的务工现状来看,农民工的脱保、断保的现象比较严重,究其原因,农民工的流动性比较强,工作不稳定,经常是在一个地区务工,务工结束后又到另外一個地区。在经济新常态下,结构性失业导致的断保现象还将持续,因此,要建立科学的保险转接制度。 2.2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保制度 经济学认为,人口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制约,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来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推进城乡社保制度的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差距。目前来看,劳动力释放领域最大的在农民工群体,促进农民工进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缺失的问题。吸引农民工进城务工需要改变过去农民工和城镇居民同工不同酬的现象,通过制度保障来让农民工能够留在城市,绝非仅仅在城市务工赚取收入而已。推进农民工进城,让农民工能够安心留在城市务工,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必须要建立城乡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农民工身份和城镇居民在社保方面无差别对待,消除城镇居民对农民工的歧视,促进城乡人力资源在社会范围内自由的流动。 2.3 ?调整和完善社保政策,提高社保基金的增值能力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还面临人口红利消失的现实。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老年人口的抚养成本将不断上升,给政府和社会带来很大的抚养压力。因此,一方面政府要鼓励全民参保,提高参保人数,另外一方面,要增强社保基金的保值能力。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国内的劳动力优势逐渐趋于弱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面对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调整,要保证社保基金增值最大化。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可以寻找劳动力密集型的国家,利用当地低成本的劳动力要素,寻找增值点。当然在社保基金进入海外市场时,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以安全性和收益性为原则,选择最佳的投资渠道,最大程度的发挥社保基金的经济效益。 3 ?结束语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使得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成为必然趋势,将会对社会保障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关系到民生的改善和社会的和谐,针对新常态下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策略,使社会保障改革适应新常态,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谭宗梅.经济新常态下深化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探讨[J].党政干部论坛,2016(6):33-36. [2]周红民.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论[J].经济师,2016(4):46-48. [3]黄文正,何亦名,李宏.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2015(11):1-6. [4]岳林.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背景下的社会保障改革方向[J].中国财政,2015(13):56-57. [5]王悦.城乡社会保障资源均衡配置的财政政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 [作者简介]李芳(1983—),女,辽宁盘锦人,汉族,本科,讲师,研究方:社会工作管理及德育教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