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服务站点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
范文 | 何嘉扬 [摘?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中,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是重点建设内容之一,由于农村电商发展时间短,加上地域特征明显,各地在项目实施中只能自行摸索,所以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文章从参与项目实施的经验中总结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农村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服务站 [DOI]10.13939/j.cnki.zgsc.2020.12.179 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在农村地区开展的各种电子商务活动,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网络渠道将各种服务嫁接到农村发展的资源。其中包括淘宝、拼多多等网络销售平台和微信、抖音等社交新媒体拓展网上购物和农产品销售,也包括农村电子商务运营体系、配套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品牌打造、人才培养等基础建设。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得到快速发展,而农村电商服务站点是打通农村电商发展“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其建设成效对农村电商整体发展就显得意义重大。 1?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1?国家支持力度大,企业参与热情高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力度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发布了包括《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关于深化农商协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通知》等在内的近30份政策性文件,自2014年以来连续推进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也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截至2018年9月,财政部、商务部累计支持1016个县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每个县支持财政资金2000万元。各地政府部门纷纷出台资金管理办法,支持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电商园区、区域品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建设。政策的逐步落地吸引了各大电商企业的关注,无论是传统电商平台的阿里、京东、苏宁易购等企业,还是以拼多多、云集、微盟等为代表新兴的社交电商,都纷纷将业务下沉,做起了农村市场的生意。 1.2?农村电子商务整体发展势头良好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农村地区的网民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应用率得到大幅提升。截至2018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11亿,占比为26.3%。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632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4%,占全国网上零售额的比重为15.5%,增速高于全国水平4.3%。广大农村村民开始通過网络平台购买各种商品,部分农村青年也开始使用淘宝、拼多多、微信等渠道把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农村电子商务正逐渐改变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1.3?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中,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是重点建设内容之一。旨在解决农村商业网点数量少、商品不够丰富、消费不够便捷、生产生活性服务匮乏、“种得好,卖不了”、“品相好,卖价低”等问题,协助构建完整的农村电商生态产业链。同时,农村电商服务网点招募当地和返乡青年参与经营,帮助和扶持青年创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从而全面改善和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据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覆盖全国756个县,建设了1051个县级运营中心,5万多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加上村邮站、供销E家,以及阿里、京东、赶街网、乐村淘等电商企业的乡村网点布局,全国建立在村一级的基层服务站近50万个,覆盖了全国2/3的行政村。2018年新增了260个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农村电商服务网点的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 2?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与集中运营的县级服务中心不同,商务部对村镇级电商服务站点的建设有明确的规定,要求行政村覆盖率在50%(含)以上,但同一行政村,中央财政原则上只支持1家网点,并且如果已有企业网点在运行,中央财政一般不再支持。这就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对服务站点的布局,包括选址、人员和经营指导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但是,由于农村电商发展时间短,且地域特征明显,全国几乎没有可直接复制或有效参考的模式,各地都在各自进行摸索与尝试,所以在农村电商服务站点的建立与运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部分站点与建设初期的目标相差甚远。 2.1?选址不科学 作为经营场所,服务站点应位于村民日常活动集中区,如农村商店、村民活动中心、村民自住房等,要求有互联网覆盖。但是实际建设中,有的网点选址不科学。为了完成覆盖率指标,有的设在村委会,有的设在村民家里,在经营中明显人气不足,没能发挥服务站点“中转站”的功能和作用。 2.2?经营主体不合理 虽然部分农村地区在吸引青年返乡创业就业方面成效显著,但在很多地方,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现象依旧严重。所以很多村镇级服务站由年龄较大的人负责管理,这些负责人的电子商务应用能力较弱,很难支撑服务站的运营。而村委会虽然有年轻干部或者大学生村官,但他们的职责是管理政务,并不适合负责服务站的经营。 2.3?盈利模式不清晰 部分服务站点仅限于帮助村民充值、收发快递、线上代买或者线下零售日用商品,功能比较单一,不能实现业务迭加,加上农村地区参与网购的人数本身就不多,销售实绩较少。有的站点负责人不熟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功能的操作,开展网上代卖、网销农副产品和特色旅游产品等工作不多,增收渠道狭窄,运营效益不高,所以服务站几乎没有盈利能力,也难以发挥其为民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特色产业致富增收的作用。 2.4?重复建设 有的地方为了赶进度,建设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服务站点前规划和摸底工作不细致,造成同一个乡镇或村庄同时存在邮乐购、益农信息社、农村淘宝等其他站点,既造成建设资源浪费,又因为相互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面临业务量不足,难以为继的困境。这些地方的商务部门过度要求数量的覆盖,忽略了质量的提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