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交易所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平台构建之刍议 |
范文 | 费元元 [摘 要]交易所集团业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资金管理的特殊性。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搭建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实现对资金动态监管,防范交易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文章通过阐述交易所集团资金管理的特点和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分析资金管控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交易所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建设的初步设想以及预期实现的效果。 [关键词]交易所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平台;资金动态监管 交易所集团经过几年高速发展,现已从单一的国有产权交易发展到涵盖产股权类、商品类、权益类、金融资产类、实物资产类等多品种的全口径产股权交易,正在向全要素资源交易平台转型。交易所集团成员单位迅速增加,交易规模、客户交易资金结算量以及资金存量都迅猛增长。交易所集团资金的特点是需严格区分客户交易资金与自有资金,客户交易资金必须严格按照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开立独立的专用结算账户进行存管,要与交易所集团自有资金账户进行严格分离,不得混同,保证客户交易资金的安全。而交易所集团各成员单位在交易品种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交易所集团各成员单位的客户交易资金结算方式各异。不同的交易品种涉及的出入金方式也是多种多样,这更加大了结算资金统一管理的难度。 资金管理能力是驾驭不确定性因素的核心能力所在,管好客户交易资金安全,可以有效防范化解交易风险。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搭建统一的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实现与业务系统、财务系统互联互通,规范资金流转路径,保障各类资金安全,防范化解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与效益。 1 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资金集中管控是集团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集团化管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建设资金集中管理平台,有利于交易所集团及时掌握资金运行情况,防范化解交易风险,提升交易所集团整体资金管控能力。 1.1 有利于打造在线支付结算体系,提升客户体验 通过建设资金集中管理平台,有利于打造在线支付结算体系,满足客户不同交易场景下的支付结算需求,实现对交易结算资金的统一管理。根据交易规则严格把好资金支付的关键节点,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支付结算服务,有效地保障客户的利益,使交易规范、有效地开展,提升客户对平台的黏性。 1.2 有利于形成管理数据中枢系统,提升集团管控能力 通过建设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实现与财务系统(包括核算系统、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费用报销系统等)、人力管理系统、业务系统(交易系统)、监管系统等系统数据交互,打通集团内部的数据孤岛,以区块链技术理念形成以资金集中管理平台为核心的数据中枢系统。财务人员、业务人员、管理层、监管部门都可以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平台获取各自所需的不可篡改的数据,大大提升了集团化管理的能力,为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1.3 有利于规范付款流程,有效防范资金支付风险 通过建设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将交易所集团相关制度要求的审批流程嵌入系统中,交易所各成员单位的付款审批流程只能按照系统所预设的流程执行,杜绝越权审批或审批流程不完整的现象。在支付审批时,系统自动实现与预算系统、业务系统相关信息匹配,自动判断是否符合业务规定、是否有预算安排,避免违反业务规定支付、无预算安排的支付。审批完成后的付款信息自动推送进行支付,避免人为重复支付、遗漏支付、延期支付等问题的出现,有效防范资金支付风险。 1.4 有利于高效管理銀行账户,提高银行对账效率 通过建设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利用银企直联技术,实现与交易所合作的金融机构的互联互通,实现对交易所内各类银行账户的动态监管,控制银行账户总量,及时清理不常用的银行账户。同时通过银企直连接口实时下载银行对账单,实现系统自动对账,及时发现未达账项,提高对账的工作效率,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2 交易所集团资金管控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无法实现动态监控 由于信息化程度不高,资金监管手段落后,资金信息的收集还是通过交易所各成员单位通过手工填报资金日报表、周报表或月报表等方式将资金信息传递到集团总部,时效性差,准确性不高。由于缺乏系统支持,无法根据已核准的支出对资金流出进行提示或控制,难以实时监督交易所各成员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尤其是对于大额资金支付的路径无法实时监控,无法实现动态管理。 2.2 客户交易资金线上支付结算水平不高,结算效率低 客户交易资金线上支付结算水平不高,目前大多数交易所集团成员单位交易结算仍为手工线下结算,客户出入金与对应交易标的匹配尚需手工完成,客户无法实时了解其资金的动态,支付方式仅限于传统的线下模式。而客户现实的要求是:支付形式简单、及时,支付渠道力求便捷和快速。目前情况与客户的要求相差甚远,客户体验感差。因此,线上支付结算功能的实现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克服地域、距离等限制,极大提高结算效率,提高交易信息处理的准确性以及交易所工作人员的处理效率,以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提升客户体验感和服务水平。 2.3 资金集中管理存在抵触情绪,造成资金归集率低 交易所部分成员单位的领导对资金集中管理非常抵触,仅以各自公司利益为目标,未从集团整体利益考虑,不同意将其资金归集到集团进行集中管理,造成资金归集率低。大量资金沉淀在各成员单位,集团不能发挥资金合力,资金整体收益低。当个别成员单位急需资金支持时,不能及时得到集团的资金支持,又难以快速从银行获取资金支持,丧失最佳投资机会;或者获取资金支持要付出较高融资成本,风险大。 3 交易所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建设的初步设想 交易所集团通过搭建资金集中管理平台,与财务系统、合作金融机构、交易系统、监管系统无缝对接,构建多场景、多渠道、多方式、多功能支付结算体系,实现统一资金结算管理、统一资金风险监控、自有资金统一归集管理,真正打造以资金集中管理平台为载体的新型集团化资金管控模式。 3.1 资金集中管理平台与财务系统的互联互通 财务系统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平台推送资金上收下拨指令、单据付款信息到合作金融机构,完成支付结算。合作金融机构将付款状态、收款信息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反馈到财务系统,财务系统根据支付结算成功后的单据信息自动生成会计凭证。 3.2 资金集中管理平台与合作金融机构的互联互通 运用银企直联技术实现资金集中管理平台与合作金融机构的对接,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可以实现资金归集、对外付款、银行流水明细查询、银行电子回单打印、多银行数据的快速汇总分析等功能,实时掌握资金动态。 3.3 资金集中管理平台与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 方式一:客户付款银行与交易所集团收款银行为同行。由业务系统推送订单信息到资金集中管理平台,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发起收款指令到合作的直连银行,再由直连银行推送付款指令到客户自身网银,客户通过自身的网银完成支付,并将其支付成功的信息返回资金集中管理平台。 方式二:客户付款银行与交易所收款银行为非同行。由业务系统推送订单信息到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客户通过其网银转账后,资金集中管理平台会收到客户的网银流水信息。 两种方式下,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在收到银行流水信息后,按照付款人、付款账户及金额等实现与业务系统的订单信息的自动匹配,匹配成功后,将信息反馈给业务系统,客户通过业务系统的客户端可以查询到其付款状态。同时,由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将收付款信息与财务系统实现交互,完成会计核算。 3.4 资金集中管理平台与监管机构的互联互通 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将大额资金收付信息实时推送给监管机构,整个收付路径清晰,监管机构可以查询任何一笔资金的流向,将监管融入业务的过程中。 4 交易所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建设的预期效果 4.1 实现业务系统在线支付结算,提升用户体验 实现与业务系统对接,按不同的交易场景,实现用户在线支付结算,包括支付保证金、保证金原路退回、交易价款划转等功能,让用户更安全、更方便、更快捷地完成交易,提升用户体验。 4.2 实现自有资金集中管理,提升财务效率 通过将交易所集团管理架构体系“复制”到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对集团及各成员单位银行账户信息进行登记及维护,准确体现交易所集团内多层级账户管理及授权关系。通过开通主要银行的银企直联功能,实现账户资金余额和收支明细的实时监控,实现资金归集与调拨、资金结算、银企对账、资金计划与分析等功能。 4.3 实现与财务系统无缝对接,有效控制资金风险 实现与财务系统的核算对接,确保费用报销审批后通过接口自动发送到资金集中管理平台进行付款,协议划扣的单据及收入等资金流水自动从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发送到财务系统生成单据或直接推送到现金管理模块生成银行流水信息,确保收付结算交易都能够自动生成核算凭证,实现财务系统的自动记账,使结算与财务核算全线贯通,减轻财务人员手工在财务系统中录入结算数据的工作量,降低操作风险。 4.4 实现统一界面管理,提升资金管控水平 实现不同层级人员登录到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后,就能按照各自权限看到集团整体资金状况,包括结算资金与自有资金,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对集团及各成员单位的资金账户变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按业务维度获取项目资金流信息,与业务系统的结算数据进行有效关联,最大化地实现自动对账,加强结算过程的总部监控,提升资金管理水平。 5 结论 资金管控在集团财务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贯穿集团管控的全过程,资金管控的水平往往是决定集团存亡的关键所在。构建统一、集成、高效的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对于提升交易所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水平,满足客户支付结算需求,实时掌控资金的分布和流向,实现内外部资金信息的共享,加强财务管控,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鳳新.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7):11-13. [2]潘亚婷.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创新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4):214,2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