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现行科技情况下医保结算方式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 |
范文 | 孙志敏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行,居民群众的医疗保障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了保障医疗保险制度能够顺利的实行,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来保证制度的实施,其中医保结算方式不断优化升级,在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中具有重要的杠杆作用,文章分析探讨了医保结算方式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医院会计核算工作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医保结算方式;会计核算;《政府会计制度》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1.143 为了保障居民群众日常的医疗需求,我国持续推进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医保结算方式也随之不断优化升级。现医院医疗收入的增长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医院对医保病人的服务量,就诊人次和住院人次。医保结算方式在医院医保资金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医保结算方式对会计核算工作带来的影响,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对策,以保证医院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医院健康、科学发展。 1 医保结算方式的概述 医保结算方式在整个医保资金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医保资金的结算涉及医保病人即医疗服务的需方、医疗机构即医疗服务的供方、医保管理机构即医保基金的结算方三方之间的资金运行关系,其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医疗保险制度的效果,也决定了医疗服务供方、需方、结算方三方的政策导向关系。我市专门出台了医疗费用结算办法,现医保资金结算方式分别采用了住院医疗费用以总额控制结算、定额控制结算、按病种付费等结算方式,门诊规定病种医疗费用实行定额管理,采取总量控制、单病种定额、多病种定额等结算方式,普通门诊统筹医疗费用采取按人包干付费、总量控制的结算方式,并且与考核结合,按月结算、年终统算。 2 现行医保结算方式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及产生问题 (1) 医疗机构应收医保款的确认与医保管理机构所需的出院医保病人的医疗费用核算基础不一致。按照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疗机构会计核算基础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确认,凡是当期应列的收支,不论本期实际是否已经收到或支付都应列入本期。在实际工作中,医院会计核算当月所确认的应收医保款和每月申报至医保管理机构的当月医保病人医疗费用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因为应收医保款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当月是对截至月末某一时点所有在院医保病员发生的应收医疗费用进行确认,但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要求申报的当月医保病人医疗费用是按照收付实现制的原则,是截至月末汇总当月所有已办理出院手续的出院医保病人在住院期间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进行确认。这两种制度因为应收医疗款确认的“在院”时点和医保病员医疗费用结算的“出院”时点产生了一定的时间差异,因时间差异的存在,就出现了医保管理机构的医保病人医疗费用与医院会计核算系统体现的应收医保款的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2)在会计核算中“结算差额”与“医疗收入”的会计核算基础不一致。2019年1月1日,公立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补充规定,规定中“结算差额”科目,属于“事业收入”下“医疗收入”的明细科目,是“医疗收入”科目的对冲科目, “结算差额”明细科目核算医院同医疗保险机构结算时,因医院按照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计算确认的应收医疗款金额与医疗保险机构实际支付金额不同,而产生的需要调整医院医疗收入的差额(不包括医院因违规治疗等管理不善原因被医疗保险机构拒付所产生的差额)。按照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疗收入已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了收入确认,是以月末在院时点进行医疗收入的确认,“结算差额”数据来源于医保办实际拨付医院的资金与当月医院应收到的出院医保病人结算费用所产生的资金差异,因为出院医保病人的结算费用是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的,是以出院时点进行费用的确认,所以作为医疗收入的对冲科目,“结算差额”的核算基础与医疗收入的会计核算基础产生了不一致的問题。按照会计核算一致性的原则,这种不一致会对医院医疗收入的准确性产生影响,不利于财务人员掌握医院全面的财务数据。 (3)“结算差额”在会计核算期间不能进行及时的确认,导致与“医疗收入”确认的期间不一致。在实际工作中,医院所产生的“结算差额”,往往不能够在会计的核算期间内进行及时的确认。医保基金结算办法规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医疗结算采用按月结算、年终统算的方式,每月月底审核后向医疗机构拨付上月应付金额的90%,保证金在清算时根据考核结果返还。这样由于医疗保险机构在拨付医疗款项时存在的滞后性,这个月收到的是上个月所应该拨付的款项,会计核算无法按照月份进行差额结算,往往只能将往期的结算差额冲减本期医疗收入,这样就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影响会计核算工作的时效性。 (4)“结算差额”未得到充分落实。因“结算差额”属于医疗收入的冲减科目,现好多医院出于追求医疗收入增长的考核,主观上不愿意冲减医疗收入,导致这部分资金一直挂在应收医疗款下,这样就造成了医院会计报表虚增医疗收入、虚增流动资产的现象,无法真实反映医院医疗服务的工作效率和水平。 3 改进现行医保结算方式对会计核算工作影响的建议和对策 3.1 强化医保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联系 医保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做好医保资金管理,医院财务科应设置专职财务人员负责医保会计核算工作,要求财务人员除了掌握医疗机构的运行状况和最基本的会计知识以外,还应该加强对医院医保政策的学习,厘清医保资金涉及的三方之间的运营关系,根据资金流向,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补充规定的要求,做好医保资金的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工作,全面反映医院真实的运营情况,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 3.2 做好医院HIS系统与医保管理信息系统的衔接工作,是完善医保资金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 随着医保管理信息系统不断优化升级,为保障病员医疗费用结算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医院的HIS系统要及时进行更新和维护,及时跟进药品、医疗项目价格的变更,医保用药自付比例的规定等相关信息,做好与医保管理系统的数据接口的对接工作,保障医保病人结算资金医院HIS系统与医保管理系统的一致性,同时还需要医院HIS系统的收费管理系统能实现按照医保病人的分类统计医疗费用结算信息,为医保资金的会计核算工作提供具体准确的医疗费用结算数据。 3.3 完善醫保资金会计核算工作,深入分析医保资金的运行情况,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针对医保资金结算方式对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影响,医院需要完善细化医保资金的会计核算工作,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中,可于“应收账款”下设置“应收医保款”,按照医保资金结算方式的不同,在“应收医保款”下分别设置应收职工住院医保款、应收居民住院医保款、应收门规病人款、应收门诊统筹病人款等;在“医疗收入”下的“结算差额”可以设置辅助账,按照医保资金不同的结算方式,分别对各项医保拨付资金的考核情况进行核算。针对“结算差额”确认时间的问题,可以根据近一年来医保资金超定额拒付款的统计信息,估算出结算差额的比例,每月按照估算出的金额先行入账,待实际结算金额确定后,再进行调整。 3.4 加强与医保管理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及时核对医保资金的拨付情况 为了促进医院医保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的发展,医院和医保管理机构要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建立顺畅的交流合作机制,双方能够及时的沟通有关于医疗保险核算的相关问题,能够及时清楚政策更新、资金核算情况等,医院要及时对医保资金的拨付情况进行核对,以保证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和医保管理机构医保基金核算工作的信息对等,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 结论 通过文章分析,能够发现在现行医疗保险结算方式下的医疗会计核算工作其实还有着很多的问题有待于去解决,如果想要完善现在结算方式下的会计核算,需要通过加强医保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联系、加强对医保政策的解读、完善医院的结算方式和核算方式、加强医保机构与医院之间的合作等手段来进行,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现在机制下医院会计核算所存在的问题,保障医院医保政策的顺利实施,促进医院实现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章青妹.浅议医疗保障基金结算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31):111-112. [2]张鹏飞.解读现行科技情况下医保结算方式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J].科技风,2019(28):206. [3]孙晓燕.总额预付制度下对医院医保医疗资金的管理分析[J].经济师,2017(7):242,245. [4]尚文刚.新形势下医院医疗保险精细化管理实践[J].现代医院,2017,17(6):781-783. [5]桑萍霞.关于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市场,2019(31):101,105. [6]刘文兰.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后现行医保结算方式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7(44):132-133. [7]郑大喜. 《医院会计制度》与《政府会计制度》会计标准的比较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2017,36(1):85-89. [8]戴笑韫,蔡战英. 医院会计制度与政府会计制度的比较分析[J]. 卫生经济研究,2018(1):19-22. [9]许晶晶. 浅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J]. 中国集体经济,2018(15):147-148. [10]冀燕. 新医院会计制度对于财务核算产生影响的思考[J/OL].财会学习,2017(1):103.[2019-12-0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460.F.20170110.1123.144.html.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