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手术显微镜下角膜接触镜辅助巩膜扣带术治疗视网膜脱离临床观察 |
范文 | 沙亚飞 段松岚 【关键词】巩膜扣带术;视网膜脱离 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志码: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0.06.016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治疗基本原则为封闭视网膜裂孔[1];巩膜扣带术是通过扣带压陷巩膜壁从而缓解玻璃体的牵引,使视网膜色素上皮与裂孔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贴合以封闭裂孔,此术式损伤小,并发症少且成功率高,目前仍是非增殖性视网膜脱离治疗的主要方法[2]。传统术式在进行裂孔定位及巩膜外冷凝时是在间接眼底镜下完成的,需要频繁地切换术野,让这一过程变得繁琐,且切换的过程对手术的掌控力下降,因此,我们尝试一些改进,使用手术显微镜下角膜接触镜辅助行巩膜扣带术,手术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眼科2015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26例26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31~63岁,病程2 d至1个月。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进行手术,手术显微镜下作环形球结膜切开,0号丝线提吊牵引直肌,暴露巩膜,缝合角膜接触镜支撑环并放置角膜接触镜,前房穿刺放出部分眼内液以降低眼内压,手术显微镜下经角膜接触镜配合巩膜外顶压可直视下观察视网膜脱离形态及核实裂孔位置,50涤纶缝线巩膜外预置缝线后于脱离的最高位置避开重要血管,以25 G针头45°斜行穿破巩膜放出视网膜下液。以巩膜定位器顶压裂孔区域巩膜,经角膜接触镜观察顶压与裂孔的位置关系,作相应调整后准确定位裂孔,作巩膜外裂孔对应位置标记。持冷凝器头伸入定位的裂孔区顶起巩膜,镜下直视观察到裂孔后冷凝至裂孔周围视网膜变白,按照预设放置硅胶垫压块及环扎带,巩膜顶压缝线跨度比硅胶块宽2~4 mm,扣带长度需超过裂孔及其周围的变性区两端1个钟点以上,将缝线收紧结扎,使裂孔完全位于手术嵴上。可再次通过角膜接触镜配合顶压检查眼底,必要时作相应调整,关闭结膜切口。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局部用典必殊滴眼液。观察视力、眼压、视网膜裂孔封闭以及视网膜复位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结果 2.1术中情况 所有患者均能较好地配合完成手术,术程顺利,手术时间40~80(55.3±13.8) min。 2.2视网膜复位情况 术后第1天,26例患者均见裂孔位于手术加压嵴上并贴附良好,3例患者手术嵴后缘可观察到残余少量视网膜下液,但黄斑区视网膜已复位,其中2例于一周内残余网膜下液自行吸收,一次手术复位率96.2%。1例患者裂孔前缘玻璃体牵引加重,后缘卷边,有玻璃体增生趋势,视网膜未能完全平伏,遂于2周后行玻璃体切割术及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复位。所有病例随访6~18个月视网膜均复位良好,无复发病例。 2.3视力 26例26眼,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值为(1.32±0.49)LogMAR,术后为(0.96±0.42)LogM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4,P<0.01)。 2.4不良反应情况 术后高眼压4例(15.4%),眼压为24~38 mmHg,局部滴用卡替洛尔滴眼液,1周内眼压均恢复正常。玻璃体混浊2例(7.7%),经后续治疗均取得良好转归。 3讨论 对于适用传统外路手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如何有效地观察眼底,准确地定位裂孔、放置垫压、掌握冷凝是手术成功的关键[3],其观察系统包括间接检眼镜、手术显微镜照明直接观察等。间接检眼镜下眼底图像具有立体感,视野范围大,照明光线穿透性强[4],屈光间质混浊影响不大等优点,但其缺点为:图像为倒像,术中需反复摘戴头镜。单纯手术显微镜直视下手术,即通过角膜直接观察,操作简便,但可观察区域范围较小。本研究通过手术显微镜下角膜接触镜辅助进行重要步骤的手术操作,术中视野清晰,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达到了准确定位,准确封闭裂孔的目的。术后组织反应轻,视网膜下液吸收快,故而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TAREEN S,TAHIR M A,CHEEMA A M.Surgical audit of outcome of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repair at Vitreoretinal unit JPMC in year 2014[J].Pak J Med Sci,2016,32(1):101105. [2] VAZIRI K,SCHWARTZ S G,KISHOR K S,et al.Tamponade in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retinal detachment[J].Clin Ophthalmol,2016,10:471476. [3] 郭悦,刘以文,古湘瑜,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20,20(1):3135. [4] 谢雪璐,郭云龙,向浩天,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后532nm激光光凝时视网膜血管显影的间接检眼镜或手术显微镜目镜直视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6,32(3):306307. (收稿日期:2020-03-09修回日期:2020-04-01) (編辑:梁明佩)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