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经济背景下就业数据对文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影响
范文

    张芳 郑军

    摘? 要:随着我国近年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要想制定适应经济发展且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本校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指标分析,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基石。本文以某校近年毕业生就业数据为基础,分析地方文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人才培养调整的一些对策意见。

    关键词:经济背景;就业数据;文科人才培养;问题建议

    一些高校新建专业的培养方案大多是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基础上,参考重点院校的示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而很少考虑本校的生源、教学水平、师资配置及就业层次和那些重点高校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人才培养和就业现状两张“皮”。所以地方文科院校应重新审视学校在地区的定位,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本文即以一所地方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数据为参考,对其经济背景下文科专业人才培养举措提出反馈建议。

    一、整体概况

    (一)2018届本科生就业率93.75%。毕业生自主创业10人。毕业生生源地分布看以陕西本省为主,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8.48%。按性别来看,2018届女性毕业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7.49%,就业率94.89%;男性毕业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2.51%,就业率 88.86%。女生就业率比男生就业率高 6.03个百分点,女生人数多是文科院校明显特征,专业开设更适合女性,就业率也较男生高。

    (二)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

    2018届毕业生中有72.23%的学生选择留在西部就业,其中51.91%在西安市就业。这里既有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对吸引和留住人才政策的作用,更有学校立足本地,服务地区经济建设的正确定位,让毕业生自愿服务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意愿较高。

    (三)畢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和专业对口情况

    教育、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数最多,约占46%,说明学生就业行业多是第三产业领域,其中教育行业就占到毕业生总人数的22.48%。通过调研显示,2018届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度”为72.06% 。主要是文科所学内容兼容性较强,就业面较广泛,与社会、经济各方面较为贴近,适用的工作场合(第三产业)较多,这些都高于理工科学生对专业对口的要求。

    (四)未就业毕业生情况

    截至年底,2018届毕业生中未就业率6.2%,其中42%的学生坚持公务员考试和做升学、出国准备,还有45%的学生延缓就业(正在找或不着急工作),剩下的学生则在努力实现个人创业。

    二、就业数据对教育教学的反馈建议

    (一)统筹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形成“招生就业”联动机制

    学校将就业作为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编制的核心要素,在招生计划编制时根据学校学科特色、师资、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统筹考虑各省生源数量质量、区域协调发展等因素,建立“从用人单位需求分析到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的跟踪联动反馈机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突出地域特色,加强内涵建设,促进专业融合,拓宽专业口径,对现有专业不断调整、优化、重组,大力扶持人才紧缺专业,增设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专业。对连续两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实行减招,直至停招;对社会需求量较低、就业率不理想、就业流向及结构不符合培养目标的专业实施招生预警。

    (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基层发展战略

    2017 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引导高校毕业生更好的在基层就业创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基层成长成才。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但也必须正视,素质结构和基层实践脱节成为毕业生适应基层就业岗位的最大障碍,因此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大学生做好适应基层岗位的准备,在社会实践活动、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等环节充分考虑基层需要,增强大学生对基层就业的主动性和适应性。

    (三)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积极组织实践活动

    学生普遍反映实践能力与工作经验在求职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 这就要求学校积极行动,构建完整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等第一课堂,还需要与学术讲座、学生社团、校园文化、勤工俭学、社会服务、顶岗实习等第二、第三课堂密切结合。学校应积极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实践活动为辅助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事,也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为其求职增加砝码。

    (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做好创新创业工作

    目前学校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数量还较少,成功率还较低。面对现实需求,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加大力度,通过加强学校教学实验室和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硬件水平,提升创新创业服务保障能力,加大校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信息咨询、管理运营、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指导服务。

    参考文献:

    [1]曹艳琴,姚兆宏.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基于对毕业生就业力的调查[J].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4).

    [2]杨昕.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以保定学院为例[J].保定学院学报, 2018(2).

    作者简介:

    张? 芳(1978.1-),女,汉,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创业教育。

    郑? 军(1977. 9-),男,汉,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创业教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