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泳客对泳池水质规定的认知及其需求特征的调查分析 |
范文 | 汪永斌 陈刚 摘要:泳池水质是游泳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泳客对泳池规定、水质标准的认知程度,并从门票价格和游泳目的两个角度分析泳客对池水浑浊度、气味和温度的需求特征,最后就提升泳池水质、降低门票价格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游泳馆应拓展泳池规定的宣传内容与途径,建立泳客行为奖惩机制,推行泳池功能区分别调控的管理模式,开拓特殊的会员卡体系。 关键词:游泳馆水质规定泳客认知游泳馆管理 泳池水质是游泳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更是影响泳池安全的关键因素。按照规定,当地卫生检查部门应对池水的游离型余氯、ph值、浑浊度、尿素、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群进行检验并出具月度报告。此外,游泳馆每场开放前均应进行池水余氯、ph值、温度和浊度的检测并公示结果记录备查[1]。然而游泳馆维护泳池水质时还需面临许多来自泳客的问题——不遵守泳池规定和抱怨门票价格过高。本次调查围绕以上问题,结合游泳馆实际,提出改善泳池水质、降低门票价格的对策建议。 一、泳客对泳池规定、水质标准的认知 (一)泳客对泳池水循环与水质关系的认知 游泳馆一般采用循环净化给水系统——将使用过的池水按规定的流量和流速从池内抽出,经过过滤净化和消毒杀菌处理后再送回池子重复使用[1]。了解池水循环流程有助于泳客理解泳池规定设立的缘由,进而形成自我约束,达到降低泳池管理维护成本的目的。 由图1可知,对比儿童在泳池的小解方式,在排水沟中小解的行为更易被泳客接受,其根本原因是泳客对池水循环认知不足。在游泳馆的日常管理中,多数家长了解到池水会经过净化处理并循环利用后,主动表示理解泳池规定并立即制止孩子的行为。水中喝饮料、岸上吃固体食物的行为被大多数泳客接受,同样反映了泳客对池水循环了解不足的问题。一般而言,经过一系列的过滤净化处理和补水后,池水的尿素含量能够大幅降低,可是饮料和固体食物无法通过循环系统有效处理,对池水危害极大。为了从根本上减少池水污染物,显然游泳馆在池水循环方面的宣传亟待加强。图1泳客无法接受的行为条形图(二)泳客对水质指标的认知 游泳馆公开的水质指标一般为余氯、ph值和水温。国家规定池水游离性余氯范围为02~10mg/L,PH值范围为70-78,化合性余氯含量须低于04mg/L[2]。泳池水温通常控制在27-30℃为宜——温度过低易使肌肉僵硬甚至痉挛,温度过高会增加游泳馆的保温成本[3]。 图2显示仅有七成泳客关心水质指标,更有一成泳客对此漠不关心。然而泳客的健康与水质指标紧密相关——余氯超标不仅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巨大伤害,还容易引起皲裂、丘疹、粉刺等症状;余氯过低将会降低消毒效果使池水滋生细菌,池水安全也就无从保障。图2泳客对水温、余氯、PH值关心程度条形图若每位泳客用脚投票,当地卫生监管部门又恰好缺位,则很可能使游泳馆处于无人监管的危险状态,若此时发生水质问题后果将尤为严重。为此,游泳馆有责任和义务普及基础水质知识并积极接受泳客和卫生部门的监督,此举既有利于提高游泳馆声誉、降低非系统性风险,也有利于保障泳客安全、提升游泳品质。 (三)泳客对泳池规定与水质关系的认知 根据《游泳场所卫生规范》相关规定,泳客进入泳池前须强制淋浴、过浸脚池[1]。除此以外,游泳馆通常还会要求泳客佩戴泳帽。然而以上规定执行时问题迭出。 每年一到夏季,随着泳池人数激增,尿素超标成了游泳馆的大问题。强制淋浴恰好有助于游泳馆缓解这个问题。可是根据调查,仅有532%的泳客认为应当冲淋,另有45%的泳客拒绝冲淋。笔者认为,正是由于泳客对强制冲淋的理由不了解,再加上游泳馆室内温度过低,这才导致泳客对冲淋有极大抵触。为减轻泳客的抵触心理、提升冲淋效果,游泳馆应加强冲淋规定的人性化宣传并及时调节室内温度。 散发不仅直接影响游泳体验感,还会堵塞管道,间接增加游泳馆经营成本。为此,正规游泳馆对泳客佩戴泳帽的要求往往非常严格。然而经过调查,仅有642%的泳客认为应该佩戴泳帽,另有36%的泳客认为只有成年人或长发者才需要佩戴泳帽。泳客拒绝佩戴泳帽的理由主要为两点:换衣出去购买泳帽麻烦;短发不需要佩戴泳帽。为便利泳客、提高泳帽佩戴率,游泳馆可在更衣室内放置游泳物品自动贩卖机。此外,佩戴泳帽规定的宣传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命令式,更应从泳客的角度解释规定设立的缘由。泳池规定惟有在泳客理解支持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落实执行,最终实现游泳馆和泳客的双赢。 二、泳客对水质的需求特征 由于不同泳客对水质的需求特征大相径庭,因此,游泳馆必须对不同需求的泳客进行区分,在精准区分的基础上实行差别定价,能为游泳馆创造更大的盈利空间并为特定需求泳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以下将结合数据,具体分析泳客对水质的需求特征。 (一)泳客对池水浑浊度的需求特征 池水浑浊度是泳客判断水质优劣的重要依据之一,浑浊度的大小主要与池水悬浮物的含量和大小有关。当水中藻类、细菌和微小污染物过多,池水能见度将会大幅下降[1]。为探究泳客对池水浑浊度的需求特征,本文从门票价格和游泳目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由图3可知在20-100元的价格区间内,泳客对池水浑浊度的要求随门票价格上升而逐步提高,符合一般消费规律。此外不难发现,在10-20元价格区间内存在着反常的现象——该区间内的泳客只能接受低价,却对浑浊度要求相对较高。图3门票价格与池水浑浊度关系折线图接下来对10-20元区间内的人群年龄结构进行分析。与其他区间的泳客相比,10-20元区间中18-25岁的青年泳客占比较高(达到77%)而其他区间(青年泳客占比依次为47%,32%,44%)青年泳客占比较低。这种现象反映了青年泳客的部分消费特点:游泳消费能力较低但消费质量要求较高。笔者认为,部分大学游泳馆对本校师生有大幅优惠力度,這种优惠可能诱使大学生对游泳馆的性价比要求较高。 分析图4可知,泳客对池水浑浊度的需求与游泳目的有一定关联但不显著。出于锻炼身体和陪伴孩子目的的泳客对浑浊度要求相对更高。分析前者的年龄结构,发现18-25岁的青年泳客占到了49%,而后者31-40岁的中年泳客占到了55%,均存在特定人群。图4泳客游泳目的与池水浑浊度关系柱状图(二)泳客对池水气味的需求特征 池水气味是泳客判断水质优劣的另一个依据。由于室内游泳馆主要采用氯气消毒,因此池水中含有大量氯化合物[4]。一旦泳池人数激增,池水中的尿素与氯化合物将会生成大量刺鼻的氯胺,若不能及时分解,将严重影响泳客的游泳体验。为了探究泳客对池水气味的需求特征,本文依旧从门票价格和游泳目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由图5可知,在10-100元的价格区间内,泳客对池水气味的要求随门票价格上升而逐步提高,同样符合一般消费规律。将图3与图5对比分析,发现青年泳客对池水浑浊度要求较高,对池水气味的需求特征却并不显著。 由图6易得,泳客对池水气味的需求与游泳目的有较为显著的关联性——锻炼身体、陪伴孩子和放松娱乐的泳客对池水气味的要求明显更高。因此,游泳馆需要加强对深水区和浅水区氯胺含量的监控,适当增加水循环的频率,以满足此类泳客对水质的更高要求。图5门票价格与池水气味关系折线图图6泳客游泳目的与池水气味关系柱状图(三)泳客对池水、室内温度的需求特征 池水温度、游泳馆室内温度和更衣室温度都会影响游泳体验。根据规定,池水温度需要维持在26-29℃,而游泳馆室内温度与更衣室温度暂无要求。由于池水温度通常高于室内温度和更衣室温度,泳客冲淋、起水后大多瑟瑟发抖、苦不堪言。为达到低成本保暖的目的,游泳馆通常会紧闭通风窗,致使馆内空气沉闷。若适逢冬季,保温效果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根据调查,有四成泳客要求池水恒温28℃,另有四成泳客要求池水温度维持在25-29℃。分析泳客的年龄特征,发现青年泳客对池水恒温有着明显偏好,其他年龄段却无此特点。 此外,六成泳客认为游泳馆室内温度更需照顾起水后的人,八成泳客认为更衣室温度更需要优先考虑冲淋后的人。总结发现,泳客对起水后和冲淋后的室内温度非常敏感。因此,游泳馆调整池水、室内和更衣室的温度时应优先照顾易受凉的泳客,并根据实际经营情况使用保暖设施,满足泳客的温度需求。 三、游泳馆提升泳池水质、降低门票价格的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就游泳馆改善泳池水质、降低门票价格,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拓展泳池规定的宣传内容与宣传方式 泳客遵守泳池规定的前提是其对规则的认知与理解。若泳客了解泳池规定设立的缘由,便能间接减少游泳馆的管理成本、降低门票价格。然而传统泳池规定的宣传内容常常局限于禁止性行为,宣传媒介仅仅依靠警示标志与大厅海报。说教式的宣传内容和单一的宣传媒介往往达不到预期宣传效果。因此,泳池规定的宣传内容应从单一的禁止性行为,拓展到以游泳知识和游泳馆运行知识为主,禁止性行为为辅的复合型内容。宣传方式也应从简单的大厅海报和警示性标语,拓展到以线下宣传方式为主,线上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为辅的立体宣传方式[5]。例如,宣传强制冲淋的规定时可在大厅海报上明确地要求泳客冲淋,在通道口醒目位置贴上“温馨警示语”,在自媒体上放置关于游泳知识和游泳馆水质维护知识的推送,从而让泳客明确进场冲淋的必要性并自觉冲淋。 (二)建立泳客行为与门票费用挂钩的奖惩机制 建立针对性的泳客行为奖惩机制,将泳客行为与门票费用挂钩,通过门票费用部分减免的方式,激励、引导泳客自觉遵守泳池规定。反之,泳客遵守泳池规定又有助于减少游泳馆的管理成本和水质维护成本,从而为门票的持续减免提供空间。这样,泳客遵守泳池规定与门票减免就能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这种局面十分有助于游泳馆维持较低的门票价格和较高的水质,增加游泳馆的市场竞争力、提升泳客的体验感。 (三)推行泳池按功能區分别调控的管理模式 由于不同目的的泳客对池水浑浊度、气味、乃至温度有不同偏好,为此,应针对不同人群将泳池按功能区分别调控,以满足泳客的不同需求。以儿童区为例,由于儿童体质较弱,该功能区的池水温度应常年比其他功能区高1-2摄氏度,室内温度也需要优先照顾;考虑到儿童自制力不强,应提前防范儿童在水池边小解、吃食物;面对儿童溺水时无法自救、难以察觉的问题,救生员应坚持流动站岗、轮流巡池。其它功能分区也应从池水温度、池水浑浊度等水质指标出发,针对泳客的需求特征采取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四)开拓面向特殊泳客的会员体系 服务完善、价格合理的特殊会员体系,主要面向婴儿、鼻炎患者等有特殊需求的泳客,根据特殊泳客的游泳频率与消费能力开发相应的会员卡,通过增加其消费频率来弥补游泳馆的额外成本[6]。游泳馆应积极完善会员服务体系,提高会员服务质量。以儿童会员服务为例,游泳馆应提供婴幼儿沐浴换衣服务,并设置儿童沐浴设施和保温设施。游泳馆服务质量的提高又能吸引更多的泳客,为会员体系的完善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中国体育总局游泳场所卫生规范[EB/OL].[2011-02-04].https://wenkubaiducom/view/86d3d3f4f61fb7360b4c6510html [2]建设部游泳池水质标准[EB/OL].[2007-03-08].https://wendasocom/q/1462240576725209 [3]齐常春高校游泳教学中影响初学者学习过程的因素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99-100+102 [4]金泉水处理游泳馆杀菌消毒管理制度[EB/OL].[2015-11-21].http://wwwyycsclcom/Essayaspx?id=478 [5]蒋徐万,丛宁丽成都市游泳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32-35 [6]谭明义,周学荣,魏云贵,等中国游泳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2(2):23-26 〔汪永斌、陈刚(通讯作者),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