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时期加强高校节能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 |
范文 | 杨碧玉 能源,是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节能提高能效是被国际上公认的最快捷、最经济、最干净的“第一能源”,在节能工作不断深入,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节能空间不断压缩的情况下,公共机构尤其是校园节能的作用就开始凸显出来。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创建“绿色校园”行动要求,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在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上下功夫。但由于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能源消耗量急剧增长,高校节能工作面临着重重问题,需要不断探索才能取得实效。 一、我国高校能源消费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校人数不断增加,相关的能源消耗费用随之大幅上涨。根据教育部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663所,学生总规模4521万人,占全国总人数的3.3%。高校人口密集,建筑物体量大,能源负担很重,其中不合理消耗占相当大的比重,严重占用正常教学科研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国家机关、高等院校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年耗电量占全国城镇总耗电量的22%,每平方米年耗电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20 倍,是发达国家同类建筑的1.5—2倍。全国大学生人均能耗和水耗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均能耗、水耗分别是全国居民人均能耗、水耗的4倍和2倍。在高校自主扩招后,部分高校能源开支以近30%的速度逐年增长,能源支出的增长速度,成为高校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加强高校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势在必行且大有可为。 二、高校节能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节能意识薄弱,能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当代高校大学生多数家庭经济状况良好,节约意识薄弱,对能源浪费没有直观的、切身的感受,用水用电以舒适为主,浪费十分严重。在一项针对大学生日常用能行为的调查中显示: 在宿舍用电调查中,有25%的大学生表示晚上从不熄灯,除非宿舍强制断电;在手机、电脑等充电设备完成充电后,有53.4%的学生只拔下需使用的电器,充电器还留在插头上;有67%的学生使用完计算机后,不关电源;在不需要热水时,有56.6%选择将饮水机的保温功能持续开启,仅有11.7%选择一定将保温功能关闭。 此外,高达90%的女生拥有至少一件违规用电设备,例如卷发棒、电饭煲、电磁炉、暖风机等等。违规电器的使用使高校的电力设备造成巨大负担,电路系统不断损坏,同时电器的持续耗电充电,也造成电力的浪费。 在用水调查中,高达87%的大学生在洗脸洗衣服和洗澡时习惯使用长流水;在使用学校公共洗衣机时,79%的大学生不会考虑攒够衣服集中洗,并且不会根据衣量调节用水量和时间。 在关于空调使用的调查中,54%的大学生离开宿舍时不关空调;受访的277名学生中,只有6位女生认为夏季26度的温度体感舒适,高达89%的男生夏季空调温度调到22度以下。 在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区域选择学习场所时,72%的同学选择人数较少的教室,其中19%的同学倾向于选择没人的教室,而仅仅有8.9%的同学选择人数多的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时主动关灯的学生不足50%,主动关闭空调的不足30%;80%的教学楼存在着在白天光照良好的情况下,教室灯具開启和在午休时间长明灯的现象。 对能源的浪费除学生外,管理粗放也是能源浪费的一大主因,很多学校没有实施能源定额管理,或者因计量器具不到位无法能源定额管理精细化,导致能源浪费找不到源头。或者教学科研、办公、教学、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水电的使用无专人管理、无专人巡检,“常流水、长明灯”现象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浪费一度电、一滴水,看起事小,但这代表了一个人的消费习惯和节能理念,长期下来,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二)规章制度不完善,组织机构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近几年来,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大量新建校区出现,基建项目也增多,出现各种面向社会招生的教学形式、校办产业、经营部门等,导致使用学校能源的用户范围不断扩大和复杂化,学校直接或间接用于教学和科研的水电经费支出也逐年大幅度增长,学校能源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但不少学校在能源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没有及时得到完善,仍沿用以前的粗放式管理模式,缺乏有效的节能激励政策,监管不到位,组织机构不健全,部门之间缺乏配合,如何进行节能、节水建设没有明确分工,职责不清等问题造成能耗管理工作难以推进。 (三)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老化,计量统计不到位 目前,基础设施和节能改造投入不足,是很多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面临的最大难题,各高校经费首先要保障教学和科研,以及师生基本生活,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首先削减的就是节能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据统计,全国高校老旧建筑大约占五分之一左右,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严重陈旧老化,供水管道和设施锈蚀、滴漏浪费严重,加上还有部分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比较滞后,输电线路老化、超负荷现象十分严重,经常造成停电等事故的发生。此外,很多学校长期以来不重视能源的计量和统计,能源计量基础设施薄弱,水电计量做不到三级计量,甚至部分水电消耗无二级计量,加上多数学校学生人数增加了,但是基础设施的负荷满足不了需求,增容发展仍明显落后于教学科研开展的需要,造成学校的能源统计不清,水电费用十分惊人,并且还说不清是谁消耗的。此外,相关监管制度的缺失和管理不科学不到位也是高校能源浪费的一大原因。 (四)节能管理工作人员素质跟不上发展的要求 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等人才的培养基地,理应具有更高知识水平、更专业职业技能的节能管理队伍,但事实上,多数高校节能管理工作人员队伍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能源管理人员由后勤管理人员担任,即使有专职的节能管理人员,也多数不具备能源管理相关专业背景,大多数管理人员只能从事简单的计量抄表和水电费回收工作,缺乏更深层次与节能更贴近的更专业的能源分析,节能挖潜、节能监管、督查、设备维护等节能全方位管理的职业技能。 (五)节约能源的宣传教育工作未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力度 监督工作力度不够,不少单位部门节能监管工作薄弱,即使存在浪费能源现象也无人问津,以致一个单位部门重复同样的浪费行为。高校加强节约能源资源的宣传教育,无论是对校园师生日常节能行为的改善,还是对高校整体节能效率的提升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高校节能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强化校园节能宣传教育,提高师生节能意识 广大在校大学生是高校能源消费的主体,也是节约能源浪费的主体,高校要把节约能源工作落实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之中,加大节能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杜绝浪费,让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在节约能源资源宣传工作上,不要流于形式,要创新方式。一是对于有条件的高校来讲,可以尝试将节能管理作为专业的教学课程正式加入到高校整体课程体系当中,对学生开展全面而系统的节能管理知识的教育,将节能环保真正融入到师生的意识当中。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技术创新以及理念宣传活动,如废物回收再利用比赛,以节能环保为主题的征文、摄影、绘画大赛等,将师生参与节能、环保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促进其节能、环保意识的提升。三是广泛应用校园广播、论坛、网站、宣传栏、校报等宣传工具,多种渠道对国家能源政策、基础节能知识、节能环保的意义等相关内容开展大力的宣传。四是由高校学生,利用工会、团委组织、学生社团等围绕节能环保开展定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养成节水、节电的良好习惯,真正认识到节能环保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二)完善节能制度、理顺管理体制、强化节能监督管理 要做好高校节能管理工作,关键还是在学校管理者,一是完善节能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二是要理順管理体制,权责明确,有奖有惩。三是执行严格的能源定额管理制度,规范用能行为。 (三)强化节能管理培训,提升能源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 提升高校节能管理水平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高素质的节能管理人才是保障高校节能管理有效实行的关键所在,培养或引进有节能管理经验、能力人才,是高校实行节能管理的重要保障。高校要特别重视节能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为高校能源管理人员提供参加相关的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的机会,定期举办节能大比拼等活动,加快高校节能高级管理人才培养,补齐短板,提升高校节能管理工作专业化水平。 (四)提高投入,采用新技术新产品,创新管理手段 十九大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近几年,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不断涌现,为高校能源管理提供了多种选择,各高校要更新理念,提高投入,向科学技术要效益,采用先进节能管理手段,科学实行能源定额管理,实行能源智能化管理模式,加大节能技改力度,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产品,真正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绿色校园的创建逐步开展,在高校节能降耗方面,只有坚持改革,科学管理,加大投入,持续创新,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探索节能工作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促进节能机制转换,在保证高效能改善教学、科研工作条件的前提下,节约支出,来降低高校的成本,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节能中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