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充分释放市场化改革的动力 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范文 | 彭森 会议中既谈论了大的宏观形势、改革走势,也有当前面临的一些严峻的挑战和问题,笔者在本人中谈了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以来,改革的目标模式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去40年搞的就是市场化改革。十八届三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讲的也是市场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来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加快完善社會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近日,特别是抗击疫情以来,对于改革路径的选择,一直有一些争论,笔者觉得“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应该再次坚定不移地提出来。中央在这个时候发出有关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文件,也是进一步传递市场化改革的决心,是一个新的动员令,应该按照中央精神进一步统一认识。 坚持市场化改革,也是应对疫情,应对目前经济面临的重大危机挑战时的重要抉择。因为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我国出台的大量政策、“一揽子”政策,主要还是短期内危机管理方面的政策。虽然最近中央也提出来抗击疫情的工作要长期化、常态化。但是当前的政策主要是短期政策,是快变量;而改革是作为中期的政策,人们习惯把改革作为一个慢变量。现在看,这个思路也要做一些调整。要把深化改革特别是市场化改革作为一个快变量,作为一个在当前抗击疫情、复工复产、保证经济健康发展、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政策提出来,真正靠改革化危为机。 同时,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也是应对当前国际上一系列危机和挑战的重要任务。国际疫情的形势现在还是非常严峻,要正确地估计和评价中国目前的外部环境,还包括疫情过后政治上会不会出现新冷战,经济上会不会出现“脱钩”的风险,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强调市场化改革,强调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都是非常必要的。 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争取能够在更高的起点,更高的层次,更高的目标上推进市场化。中央4月9日公布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这个文件,下一步可能还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的重要文件出台。在当前这个形势下发布这样的文件,是重大的战略部署,也是新的动员令。长期关心改革的同志们,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进一步凝聚共识,贡献聪明才智。 二、要还权市场,全面放开对市场的管制,激发市场竞争的活力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40年改革的核心问题,本质上还是资源配置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通过40年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厦”好像已经建立了,做了很多工作,但细看还有很多重要的体制机制问题没有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市场体系不完善、不健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最终理顺,市场决定要素配置的范围有限,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过多等。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在考虑“十四五”规划的过程中,我们怎样进一步还权市场,最重要的就是全面放松市场管制,通过落实要素市场化的配置,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首先是要真正解决目前的一些认识误区。在抗击疫情中存在片面地夸大高度集中的行政力量发挥的作用,以及举国体制、战时经济发挥的作用,甚至出现了一些观点认为“计划经济在抗击疫情中还是有用的”。实际上,尽管市场化改革搞了这么多年了,但部分政府部门和少数人,对行政权力的迷恋,对搞计划经济的内在冲动没有减弱,在抗击疫情之后还会进一步膨胀。因此,不能过高地估计抗击疫情中我国在应急调动能力、举国动员的效率、战时管理的强度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制度优势”。这些工作确实有成绩,毕竟是在重大公共安全,特别是公共卫生安全出现危机的时候,政府“有形的手”更多地表现出来了。这是在用行政办法配置资源、管控经济,所以不能形成惯性,不能长期化、常态化,特别是把这样的办法运用到长期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中来。 需要做的,还是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前提,是努力做到政府行政配置资源的最小化,最大程度地减少政府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以及对市场主体的干预。当务之急,要落实好中央关于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文件要求,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 三、要有效激励,明确和重启改革的动力源,建立新的动力机制 古今中外,任何改革都要有明确的动力源,要建立一个动力机制。过去的改革,特别是20世纪80、90年代的改革,改革的内在逻辑非常清楚,改革的动力也非常清楚。谁改革谁就可以分享改革的红利。企业改革、农村改革,包括地方政府的改革,都是这个逻辑。现在改革的动力源,特别是内在动力不是很清楚,需要从中央提出来改革的要求和任务。所以,要解决这些大的问题,就要处理一些重大的利益分配关系,包括中央和整个社会分配关系,中央集中的财力和支出财力的占比。 结合当前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稳就业等需要,要进一步减税降费让利,真正把政府财政支出降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将来在此基础上,从“十四五”时期开始进一步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推动政府与社会分配关系合理化、正常化、制度化。 关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分配问题,反映在要素配置方面机会的不公平、不平等。民营经济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有公平的竞争环境。国有企业退一步,中国的经济海阔天空。 关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集中力量办大事在一个时期有它的优势,但是地方正常的治理能力和正常的治理体制机制,特别是快速的反应能力极为重要。什么事情都要中央决定,最终代价很大、成本很高,风险也很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关系如果有一个合理的划分,很多事情地方可以承担更大的责任,这样也可以分散中央决策的风险。这都要通过制定一些办法,一些改革的措施,建立一些新的机制,形成一些新的有效激励,形成新的改革动力源。这都是下一步,特别是“十四五”时期,改革要解决的问题。 四、要释放活力,充分释放市场化改革的能量和动力,推动和保障新时代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坚持逆周期的宏观政策、稳定大局的同时,要推进市场化改革,增强市场的活力,市场主体的活力,包括地方政府的活力,要素的活力。释放经济的活力,关键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现代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产权制度改革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基本保障,包括国有产权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土地制度、非公经济产权制度等。 前段时间,研究会对今年要开展的重大课题进行了梳理,决定成立“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课题。分课题有十几个,可能还会不断地补充,研究成果可以完成一个发布一个,最后形成一个总体的成果,反映改革战线对“十四五”时期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意见和声音。 (本文摘自作者在2020年宏观经济形势与改革走势座谈会上的发言,内容有删节)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