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民工金融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
范文 | 郭敏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8-140-02 摘 要 农民工问题已成为事关发展改革稳定的全局性工作,如何做好对农民工服务工作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为更好地落实国家相关工作要求,加强和改进金融机构对农民工群体的金融供给,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现有农民工特点出发,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对农民工金融需求层次展开分析,结合广西地方工作实际及问题,提出具体的工作建议。认为应从解决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入手,完善征信体系;各主体要转变观念,加大创新和宣传力度,形成多元化的服务工作合力,改善农民工金融供求关系。 关键词 农民工 金融需求 金融服务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指有承包土地但依靠工资收入生活,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户籍人员,包括在本地县域乡镇企业就业(离土不离乡)和跨地区外出务工(离土又离乡)人群。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民工群体不断壮大,至2018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超过2.88亿人,农民工已成为支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城市建设与繁荣的生力军。本文从农民工群体特征出发,结合广西农民工工作实际开展情况,分析其金融需求与供给失衡的原因,并就此提出工作建议。 一、农民工金融需求与供给的理论分析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农民工金融需求中的应用 1.农民工金融需求的三个层次。要做好农民工金融服务工作,首先要了解农民工对金融的实际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人在不同的阶段需求会有所不同,体现一个由低层次需求到高层次需求的渐进过程,也是一个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的渐进过程。该理论比较客观、准确地揭示了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在农民工金融需求中也适用。农民工金融需求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产品需求、服务需求以及关系需求。产品需求是金融需求中最基本的需求,主要包括储蓄、支付结算、信贷、保险等方面。金融作为特殊服务行业,市场的产品需求是最主要的需求;服务需求是高一级层次的需求,包括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获得的便利性等方面。但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服务需求往往会与产品需求相结合;关系需求则应被看做是金融需求中最高层次的需求,即农民工客户在获得了称心如意的产品、享受了舒适的服务基础上,若能同时扩大社会关系网,获得稳定的关系,将能够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2.农民工金融产品需求的三个层次。产品需求是农民工金融需求中最重要、最基本、最初级的需求,深入分析其产品需求便于我们选择农民工金融供给模式。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主要分为本地的(离土不离乡)或返乡农民工,即输出地农民工,另一种是异地来的(离土又离乡),即输入地农民工。需求层次理论将需求层次划分为金字塔式的3个层次:生存需求、发展需求以及特殊需求。对于输出地农民工而言,技能培训、就业保证金、创业资本视为生存需求;而后的子女教育、生产经营、理财等为发展需求;偶然性的金融知识、医疗、讨薪等权益保障作为特殊需求。对于输入地农民工而言,就业前费用、技能培训、就业保证金等为生存需求;其次就业后的住房、储蓄、汇款、创业等为发展需求;与输出地民工一样,知识提升、保险、讨薪等权益保障为特殊需求。两类农民工各阶段需求动机的不同,在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金融需求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设计的金融供给模式,都更能适应个体的实际需求。 (二)影响农民工金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分析 供给决定于需求,农民工的金融需求受不同地域、不同阶段、不同特性及不同文化层次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对农民工的金融供给间接的受其群体特征左右。 1.农民工流动性是影响其金融需求与供给的最主要因素。流动性主要针对跨地区的务工(离土又离乡)人员而言,流动周期影响其金融产品需求,先是就业前开支包括路费、技能培训等,而后是储蓄、汇款、住房、理财等,再者就是医疗、子女教育、讨薪等权益保障需求。流动性特征对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影响则明显地表现为因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贷供给失衡。无论是劳务输出地还是输入地的金融机构都因为农民工居无定所、工作经常更换、隐匿性较强,无法对借款人进行有效监控而拒绝放款。目前能享受信贷服务的农民工,除了部分离土不离乡或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外,还有少数在外务工经商多年的有固定住所或经营场所的个体户。因此,改进银行与农民工之间的客户关系、增强二者的信息沟通是促进金融产品创新、做好农民工金融服务的关键。 2.农民工个性差异导致其金融行为的多元化。农民工由于文化水平相对低,对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认知度相对浅,往往不知道银行除了存取款还能为他们提供其他帮助。不同的农民工个体由于外出或融入城市时间长短、收入水平、劳动技能以及文化水平各有不同,导致了其金融需求和获取银行支持的能力有较大差异。银行应加大宣传提高农民工由于知识匮乏对金融服务的认知性。 三、农民工金融服务现状及问题 随着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近年来,无论是政策部门还是银行机构在推进农民工金融服务工作和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创新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和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而言,由于农民工自身特征与银行的门槛要求、信息不对称等,农民工的金融服务问题主要表现為信贷满足率低、产品设计缺乏针对性、各部门工作合力不足导致的金融供需失衡。 (一)农民工金融服务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农民工金融服务工作已开展近五年,但各项惠农政策、各种金融知识和创业理财意识并未全面深入普及。对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的宣传广度和力度还不够,这些扶持政策未做到家喻户晓,民尽皆知。 (二)农民工贷款风险成本与收益不对称,不良率高 就广西情况看,涉农金融机构发放的农民工贷款对象主要有:符合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条件的城乡妇女、不享受财政贴息但符合金融机构贷款条件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包括外出务工人员和返乡创业人员)。且通过小额担保贷款途径的农民工贷款额度一般在5到8万之间,贷款申请资料众多、手续繁琐,几万元的贷款要经团委或妇联、劳动、银行等部门的审批,金融机构管理成本较高,利率收益相对其它贷款低,信贷员营销主动性欠缺。 (三)农民工金融产品较少,针对性创新不足 据调查,目前商业银行主要放款对象都是本地农户外出务工人员,作为输入地机构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融资服务相对较少。处于社会较底层的农民工承贷能力不足,限制了该类产品的创新。贷款主体本身文化知识就不高,很难接受高端金融服务。农民工普遍参保意愿不强、参保险种不全、参保率低,导致部分农民工出现因病返贫、因伤返贫、因失业返贫的现象。 四、结语 综合农民工金融服务供求理论及地区农民工金融服务现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对探讨改进农民工金融服务、加强银行机构金融创新、缓解金融供需失衡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金融机构缺少针对农民工的信贷产品形成农民工金融供求失衡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其自身流动性引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是群体待遇低造成的微利性与银行风险收益原则不符。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完善有关农民工征信体系,降低信息不对称 首先要完善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公共征信体系,提高农民工征信覆盖度。将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农民工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将个体工商户纳入信用评级体系,如外来务工人员在本地就业满一定时间,由用人单位统一办理登记手续。其次,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的机构网点之间可以达成信息资源共享,相互提供农民工相关的金融跟踪服务。比如农业银行某县支行负责该县(输出地)农民工信息,农民工输入地农业银行根据输出地信息提供相关金融服务。 (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形成合力 首先,金融机构要提高对农民工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视。应认识到农民工金融服务不仅仅是政策部门要求履行的社会责任,还是银行自身提高市场占有率,开拓市场的重要方向。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展了金融产业空间,地方性金融机构可考虑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合作,结合本地农民工实际制定适合农民工培训、就业、住房等需求的信贷管理办法。如银行与人社部门的职业培训机构合作,通过用人单位担保方式向有信贷需求的农民工提供小额贷款。 其次,要加快小额担保贷款运作机制的推广,解决农民工创业资金瓶颈问题。县域应参照市区做法出资建立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加大对创业担保基金的投入,保证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增速需要。人社、财政、妇联、银行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简化申请审批流程;拓宽小额贷款担保贴息范围,扩大农民工贷款对象。当前,农民工贷款对象仅有本地农户外出打工和返乡创业的农户,银行可以考虑与劳动部门、用工企业或培训机构共同商讨向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信贷服务,以此吸引当地企业用工和就业。 最后,有关部门联合保险机构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民工社会保险体系的构建,创新险种,提高参保率。充分考虑农民工的特点,制定符合其利益的社会保险制度。地方部门应制订出台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配套优惠政策,在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服务,提高工资待遇,督促企业为农民工参保,解决农民工子女就读,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优惠措施。 (三)利用各方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金融知识水平 在继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优化支付环境建设的同时,建立农民工金融知识宣传长效机制,与地方人社局、农民工工作办公室等部门合作,定期在职业学校、工业园区、企业招工现场等农民工聚集区进行金融知识宣传,探索开展面向农民工的金融知识专题讲座或开设金融知识板报。联合人社局、组织部、团委、妇联等加大对大学生村官、青年、妇女开展创业政策、创业服务、创业典型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就业、创业、兴业”工作知晓率,进一步激发农民工创业热情。 参考文献: [1](银发[2006]287號)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和加强对农民工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2]崔海霞,邵红岭,王海涛.农村信贷需求层次性分析角度探析[J]探讨与研究,2011(1). [3]马九杰,沈无知.农民工金融服务需求、使用与满足状况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2(5). [4]何风隽,仇娟东.基于供求视角的农村金融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J]金融理论,2010(11). [5]杨亚南.农民工返乡就业服务的现状分析[J]理论界,2011(6). [6]国家统计局:《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