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多巴胺联合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
范文 | 王伟 【摘要】目的 探讨多巴胺联合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基础资料收集整合并纳入研究对象,参照区组随机设计原则划分本组患者为两组,即对参照组33例、研究组33例。前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后组患者采取多巴胺联合米力农治疗,统计整合两组与治疗的相关数据指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时采取多巴胺联合米力农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多巴胺;米力农;顽固性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4..0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许多心血管疾病从发病到结束的常见结果,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也是一种严重疾病而且是在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下发生,是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将针对多巴胺联合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基础资料收集整合并纳入研究对象,男19例,女14例;年龄60~83岁,平均(72.92±3.94)岁。经检验发现组间基础资料无P≤0.05的统计学差异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开展统计学处理。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利尿剂、醛固酮拮抗剂和洋地黄类药物。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每天静脉持续注射米力农联合多巴胺进行治疗。米力农的初始剂量为50 ug/(kg.min),随后连续使用0.375~0.750 ug/(kg.min)。同时,每天静脉输注3~5 ug/(kg.min)多巴胺7天。 1.3 评价指标 (1)对比组间治疗有效率;(2)对比组间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DD、LVEF)、NT-proBNP(血清N端B型利钠肽前体),测量心脏指数(CI),心臟指数(SV),最大早期舒张血流速度(E)和最大晚期舒张血流速度(E/A)。 1.4 统计学方法 组间检验运算以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PSS 20.0)进行辅助,对应执行t检验、x2检验用以开展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对应以(x±s)、(n,%)表示计量、计数资料数据,当P<0.05即表明数值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组间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33例患者,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93%;参照组33例患者,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组间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 由表1可知,研究组临床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CHF的发病成因复杂,临床疗效差,是一种暂时性疾病,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晚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上是一种很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并且死亡率很高。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常见治疗方法有控制控制液体潴留、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米力农等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扩张剂等,但由于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肺充血时间延长,肺毛细血管压增高。心力衰竭的加重可进一步降低肾血流量,降低肾功能。而常规药物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时,抗心力衰竭药物效果差,而且大多数患者在长期使用药物时容易产生药物耐受性。米力农是一种磷酸二乙酯抑制剂。米力农具有良好的正性肌力和血管舒张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能抑制磷酸二乙酯的活性,增加CAMP的浓度,抑制CAMP的降解,增强肌肉的收缩力,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左心室功能。多巴胺是临床常用的β受体兴奋剂之一[1]。多巴胺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和血流量。 综上,本次研究后得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时采取多巴胺联合米力农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于苗苗.米力农、多巴胺及呋塞米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01):76-7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