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范文

    易娟

    中华传统文化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及现代大学教育相契合,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共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具有很大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对于推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建设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导致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甚至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国人对传统文化表现为无知。要想更好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就要从制度上下功夫,改变传统的教育制度,在死板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加入传统教育的内容,在教学形式上灵活多样,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走入课堂,走入教材,在大学生中得到普及,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要逐步实现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目前,全国高校都普遍将两课设为公共必修课程,并给予高度重视,但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国学却一直发展滞后。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20世纪90年代,随着文化热在全国的兴起,《中国文化概论》在全国高校纷纷开设,成为国内高校普遍设置的大学生通识课程,在一些高校被设置为公共必修课程,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并通过考试。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设置为公共必修课势在必行。

    三、优化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

    (一)端正教师教学态度,坚定其信仰

    要通过培训,端正教师的教学态度,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有共产主义信仰。

    (二)丰富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

    思想教育工作者既要懂专业知识又要懂得相关传统文化知識,这样才能和教育对象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容易沟通思想,所进行的批评教育,也容易使人心悦诚服,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要丰富教师的知识,使其全面系统地领会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在端正态度丰富知识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能力。新时期,新兴媒体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所以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内容和形式,用更符合时代的易于大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来授课。

    (四)教师要言行一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思想教育工作者要用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规范自身的言行,重视以自己的道德表率和模范作用来影响教育对象。

    四、多种渠道建设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网络

    (一)课堂是主阵地

    课堂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育内容上,教师应该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入教材,引进课堂,扩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知识,增加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量,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入耳入脑。也可以开展一些如以《周易》《论语》《诗经》《老子》为专题的讲座,开设如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概论、唐宋诗词鉴赏等选修课,开展专业课以外的名人课堂。

    (二)第二课堂是有效途径

    教育不能脱离实践“坐而论道”和“闭门造车”,在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文化课程学习的同时,可以在大学生中开展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实践活动,增强教育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实践活动要以大学生为主体,由教师主导组织和展开。可以通过定期邀请国学名师、专家开展系列讲座,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组织大学生开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古诗词朗诵比赛、历史事件演讲、中华经典美文诵读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互联网是重要载体

    当代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最快捷最便利的信息,丰富知识。高校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建立具有特色、有针对性、有影响力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网站,通过校园网站,可以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打破时空限制,将理论变成音频视频展现给大学生,使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大众媒体是有效手段

    大众传媒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平台。就学校而言,可以选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各种载体,通过通俗易懂、具体生动的电影电视文献读物等,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应根据学生思想状况和师资力量,精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传统文化读物,如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林语堂的《老子的智慧》;可以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每学期组织学生观看一定数量的反映历史题材的经典影视剧,如《亮剑》《长征》《开国大典》等。

    (作者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