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逻辑
范文

    王丹+王尉

    【摘要】党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以及全过程相融合,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并且只有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和历史使命,更是破解经济发展矛盾困境、助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政治建设、变革文化价值观和促进社会和谐及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诉求。

    【关键词】“五位一体” 生态文明建设 诉求

    【中图分类号】D616:X2

    【文献标识码】A

    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逻辑

    面临生态问题和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党在十八大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更高层面,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现实层面都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且是对社会发展历史与逻辑的必然的充分体现。

    生态情势现状。当前,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至2015年我国人均煤矿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4%,人均石油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8.1%,而人均天然气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9%。我国耕地面积偏少,水资源量总体偏低。同时,据2015年城市空气质量检测表明,我国78.4%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超标。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高达261.16万平方千米,沙化土地面积高达172.12万平方千米。物种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弱。因此,面对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必要选择。

    资本主义生态批判。在社会历史形态更替进程中,社会主义是在对资本主义的反思与批判、继承与超越中建立和发展的;无独有偶,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生态文明则在对近代工业文明的反思、批判与超越中被赋予了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形态。如果说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着眼于其基本矛盾和不可避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以及由此导致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平等等社会问题的话,那么生态文明则聚焦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以及由此导致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不和谐等社会问题。深入研究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及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都根源于资本的逐利本性,导致自然界也沦为资本和工业的纯粹工具。“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内在地决定着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环境危机,客观上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障碍。所以,引领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成为社会主义重要的历史使命。

    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印证。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到改革开放初期一直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模式。由于计划经济排斥市场机制,因此,不可能把资源环境纳入市场,同时又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态度对待资源环境;同时,这一时期,自然資源的开发和生产也由政府所控制,没有也不可能将资源真正纳入市场,而资源的价格定得过低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结果是生态环境表现出脆弱性特征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生态文明都致力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其价值旨归和终极目标都指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要使自然资源得以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得以切实保护,就必须摆正政府与市场的位置,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消除发展的计划经济色彩,让资源进入市场,让市场来进行合理优化配置资源。

    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经济发展矛盾困境的诉求

    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困境,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曾陷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虽然资源丰富,但资源禀赋较差,时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且资源利用率低,而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高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始终没有得以根本转变。党和国家已经深刻认识到:发展经济固然重要,但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自然生态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事实上,经济系统本身就是生态系统内部的一个开放的子系统,需要不断地同周围生态系统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并保持系统动态的平衡。而一旦经济系统的废弃物排放量超出了自然生态环境所能够容纳的污染物的最高数量的界限,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生态自然之于经济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为社会经济提供可资利用的自然资源,离开生态环境这一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不可能的。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只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要保护生态自然就要提倡绿色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形成绿色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这就必然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难困境的根本出路,有助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因此,要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是助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政治建设的诉求

    生态文明建设是有益于社会、国家、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公共利益的系统工程,在全社会范围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既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也需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积极加入,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自下而上的参与。社会各类主体在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关注自身的生态环境权利,同时勇于承担生态环境责任,这必然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其制度,并且多样化其形式,使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特别强调依法治国,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根本途径,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从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上看,在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势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从某种意义上表明我国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明显滞后,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生态法治水平,也不能适应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从立法角度着手,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使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变革文化价值观的诉求

    传统工业文明既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也形成了社会的畸形文化价值观,而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新的文化价值观:生态文明的自然观、生态文明的发展观、生态文明价值观和生态文明的道德伦理观,这些新文化价值观超越了传统工业文明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统一的新型文化价值观。生态文明的自然观,是自然观发展的新阶段、新形态,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作为主体的人对作为客体的自然应持尊重和敬畏的态度而不是征服和改造的态度,尊重和敬畏自然并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是人和自然友好相处的基础。

    生态文明的发展观,是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绿色生产观和生态消费观,“如果脱离了它的文化基础,任何一种经济概念都不可能得到彻底深入的思考”。生态文明要求建立崇尚自然、适度合理文明的生态消费观念,并努力使消费观念转化为行动,实行绿色消费。生态文明包含着对自然价值的新认识,是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新变革。作为与人类中心主义正相对立的价值观——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在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质疑中承认并肯定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权利,但是,生态中心主义只是看到了人是生态环境恶化、生态问题产生的主体,却忽略了人又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和主体。因此,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都是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机械的二元思维的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旨在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有别于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

    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树立尊重、顺应及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生態道德是反映生态环境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道德要求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生态道德也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公德,要求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新秩序。

    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和人全面发展的诉求

    在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时期,中国面临的最紧迫任务是如何完成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而中国社会成功转型的关键是如何建好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对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积极回应。旧工业时代,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社会危机,也留下了生态危机。中国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上不能再重蹈西方工业文明社会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只有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和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和解,从而走向自然一人一社会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实现。

    民生问题是我国社会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其与生态问题存在紧密联系,民生问题能否妥善解决的重要评价指标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实现民生建设的价值目标必须把民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幸福生活置于首位。生态文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在和谐社会所包含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复杂系统中,实现和谐发展、矛盾化解都离不开物质基础,离开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就不可能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以其高尚的思想道德、先进的科技教育和文化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政治文明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建设高效、廉洁、公正的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科学民主决策和良好社会制度、机制营造了良好民主氛围和法治环境等。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只有建设生态文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自觉承认和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并按照自然的本质和规律要求进行改造自然界的对象化实践活动,才能使生态机制有序进行,从而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物质环境。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