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独立学院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范文 | 张硕 [摘 要] 以湖北省12所独立学院为样本,根据2014年度湖北省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省独立学院本科教学在培养理念、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平台建设、学科结构等方面存在系列问题。提高独立学院本科教育质量,一要坚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二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四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五要创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路径;六要扩宽教育经费筹资渠道。 [关键词] 独立学院;本科教学;教学质量;教育经费;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3-0093-11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1]。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我国现有独立学院266所[2],从数量与在校生规模来看,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人才培养功能。然而,由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以及其它社会因素影响,尤其是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全国高考的人数在2008年达到峰值后逐年回落,高校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高等教育已经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以湖北省考生数量变化为例,“2008年湖北省高考报名人数为524365人,之后连续八年锐减,2016年报名人数为361478人,下降的人数达到了162887人,下降的幅度达到31%”[3]。生源下降趋势引发高校生源链底端——独立学院的生源危机,一些独立学院势必面临“空校”或者倒闭的风险。当前,在建设“双一流”大学背景下,独立学院要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研究样本与方法 本研究以《2014年度湖北省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正式发布的12所独立学院为研究样本,分别为: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三峡大学科技学院、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以教师学历比例、高级职称比例、非专任教师比例、教学日常运行经费、本科教学专项经费、本科实验、实习经费、校外实践基地个数、专业分布等数据为依据,采取描述性統计分析方法,探讨独立学院本科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进对策。 二、独立学院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教学型大学一样,其办学重心或主要任务是教育教学。然而,由于独立学院的管理体制、历史定位及社会认同等因素,独立学院本科教学在人才培养理念、师资结构、经费投入、实践基地、专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系列问题。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偏离 大学的教育理念与大学的精神、使命、功能等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又对具体的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活动、教育方法等产生直接影响或施以无形制约[4],它是指引大学发展的根本力量之所在。可以说,正是由于理念的不同,才产生了类型与层次各异的大学组织。我国的独立学院作为脱胎于母体大学的一类特有高校群体,其产生既有扩招、市场需求等外因,也有大学内部分化、争取资源等内因,它作为对原有高等教育系统的一种有益补充,担负着特定的历史使命和基本的功能,这种历史使命和基本功能就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然而,相当一部分独立学院对母体大学的光环和依恋难以割舍,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方面表现为动力和执行力不足,在人才培养实际中,虽有应用型理念之名,却无应用型培养之实。大多独立学院往往仍延续母体大学(一般为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学生的学术能力或理论素养的培养,而忽略实践技能、专业技术的培养,这与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背道而驰。譬如调查显示,湖北省独立学院都比较重视学生报考研究生,对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同学给予一定奖励,甚至把考取重点大学的人数、录取率作为招生宣传的内容,其本质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偏离。 (二)师资力量薄弱、稳定性不够 目前,独立学院的师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学历层次较低,力量薄弱。截止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1496865人,其中博士285353人,硕士535784人,本科654660人,专科及以下21068人,分别占比19.06%、35.80%、43.74%以及1.40%[5]。而湖北省独立学院的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平均为7.72%,具有硕士学位的比例平均为59.72%,其他学位比例平均为33.85%[6]。全国普通高校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是湖北省独立学院的2.5倍。就湖北省普通高校而言,拥有专任教师81784人,拥有博士学位17099人,占比达到20.9%[5],因此,湖北省独立学院的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也远远低于湖北省普通高校。二是外聘(兼职或非专任教师)占比较大,稳定性不够。截止2013年,普通高校教师总人数1900195人,聘请校外教师403330人,占比21.2%[5] ,而湖北省独立学院的外聘教师所占比例平均为34.78%[6]。表面看来独立学院外聘教师比例是全国普通高校外聘教师比例的1.64倍。如湖北省独立学院3个教师中就有1个是外聘教师,但这些外聘教师主要是来自母体高校兼职教师、其他高校退休教师、独立学院根据自身需要向其他企事业单位、高校聘请的教师、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在读硕士博士生[7]。因此,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总体实力还是比较薄弱的,且流动性较大。 (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湖北省独立学院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具体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日常运行经费与本科教学专项经费不足。统计显示,样本中的12所独立学院的教学日常运行经费平均为1439.87万元,生均日常运行经费平均为1712.49元,本科教学专项经费平均为415.37万元[6]。而民办院校(曾是独立学院)武昌首义学院的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6576.68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5894.67元,本科教学专项经费为760.89万元[6] ,两者的每一项差额分别达到5136.81万元,4182.18元,345.52万元。如果与部属高校相比则差距更大。2014年武汉大学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8446.96元,是湖北省独立学院的4.9倍,本科教学专项经费14027.00万元,是湖北省独立学院的34倍[6]。二是本科生实验经费和实习经费投入不足。湖北省12所独立学院的本科生实验经费为195.23万元,生均实验经费为208.88元,本科生实习经费为249.8万元,生均实习经费为272.6元,而民办院校(曾为独立学院)武汉东湖学院的本科生实验经费为614.98万元,生均实验经费为401.45元,本科生实习经费为598.94万元,生均实习经费为390.98元[6]。两者的每一项差额分别达到419.75万元,192.57元,349.14元,118.38元。如果与湖北省部属华中科技大学相比差距则更大。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本科实验经费4324.80万元,生均1374.92元,本科实习经费1897.90万元,生均1518.32元,分别是湖北省独立学院的22.2、6.6、7.6、6.1倍[6]。由以上数据可知,独立学院的本科生实验经费和实习经费严重不足。 (四)校外实践基地总体偏少 实习、实训等教学实践基地既是提高学生实操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也是对大学生毕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实战演练,因此,实践基地是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条件保障。可以说,独立学院与其他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强化实践教学是构成其优势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然而,受到独立学院办学体制机制的羁绊,尤其是对母体大学师资资源的强烈依赖,导致“双师型”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的缺失,进而影响其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统计表明,湖北省12所独立学院的校外实践基地平均为109个[5],与其他类型高校相比不仅没有数量优势,反而显得极为不足。据2014年度湖北省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华中师范大学有校外实践基地233个,三峡大学有243个,其数量都是湖北省独立学院的2倍之多[5]。可见,从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角度来看,独立学院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总体偏少。 (五)专业设置同质化 专业是高校办学方向和特色的具体体现,专业设置是否合理、先进,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生存与发展[8]。尤其对独立学院而言,专业设置不仅应特色鲜明,还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才能获得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然而,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普遍存在同质化问题。从湖北省12所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情况来看,雷同较为严重,缺乏差异性与地方性特色,其中,英语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率达到100%,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法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财务管理、电子信息工程、工程管理、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以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设置皆超过50%,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护理学以及工程造价等专业的设置率也达到41%以上(见表1)。此外,出于办学成本考虑,独立学院大都偏向于开设办学成本较低的人文社科艺术类专业,但此类人才市场过于饱和,导致学生失业现象较为严重。 三、独立学院本科教学问题的归因 (一)“母体依恋”后遗症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及大众化需求的产物,从20世纪末的试办期开始就依附于母体——高水平或综合性普通本科大学而存在。教育部在2003年4月发布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二级学院。因此,独立学院与母体院校有着天然的、极强的亲密度,就如同婴儿与母亲一般存在依恋关系。母体院校一般是办学质量优良的名牌公立大学,所以独立学院会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其优质的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在初期,母体院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与教育思想、优质的师资队伍、成熟的专业课程体系、完备的教学硬件设施等在短时间内确实促进了独立学院的发展,但发展到后来却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后果。例如照搬母体院校学术型人才办学理念,却忽视自身学生文化底子薄弱的事实,背离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聘请母体院校的教师或者在读研究生,却没有形成自身稳定优质的教师队伍,造成流动性大,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复制母体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却没有形成自身特色的学科;利用母体学校的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等,却不注重自身校园硬件设施的建设,反而在招生宣传时将其作为噱头,强调与母体高校共享。这些做法致使独立学院成长不健康,留下了后遗症。 (二)管理体制过于市场化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踏入一个全新阶段,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更加密切。我国高等教育也顺应历史潮流,转变单纯的计划体制,与市场接轨愈加紧密。当时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大规模扩招,导致原有的公立高校招生容量接近饱和,政府办学资金出现短缺,于是民间市场中出现新的投资热点——独立学院。由于出生就与普通公办高校不一样,独立学院在管理体制上有显著特点:区别于普通高等公办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独立学院实行由普通高校申请者与办学合作者共同商定的办学管理体制。独立学院治理模式包括董事会和监事会两个并行的机制,董事会机制确保利益主体有平等机会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监事会机制确保各個产权主体平等地享有监督权,从而实现相互制衡[9]。所以独立学院的管理体制具有市场化色彩,多方的关注点会集中在利益分配上,从而分散对教育质量的关切。母体院校每年向独立学院收取管理费,却较少管理,这使得独立学院成为各利益主体圈钱的工具。 (三)办学动机功利化 对大学办学动机的探讨,其实质是厘清办学者对大学根本任务的认识。如果高校办学动机是公益化,不刻意计较成本,那么办学动机就会趋向于人的发展,在公益的理念下,办学者会更加注重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用优质的教育延续人的生命,创造人生命的意义,使人“文明化”;但是如果办学动机转向功利化,与“钱”“权”染上,一切就截然相反,办学者会更在意经济创收。独立学院是由高校与投资者合作举办,所以投资双方更加注重其能否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于是独立学院办学者想方设法地提高学费,减少生均培养经费以及教师工资,这势必会降低本科教学的质量,导致学生成了最后的受害者。 (四)院校地位边缘化 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如同生态系统,不同类型高校因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程度、文化传承效果等方面的差异而处于不同的生态位。部委属高校、省部共建高校处于中心地带,省(市)属普通公立高校处于中间地带,民办院校及独立学院等高校处于边缘地带。独立学院一直不被人“待见”:在招生地位上,无论是在本科层次还是专科层次,独立学院都在最末端批次招生;在招生分数线上,大部分独立学院录取分数线在批次线附近;在考生填报志愿顺序上,大部分考生将独立学院放在志愿顺序的末尾作为“备胎”。独立学院的教师也对学生持有刻板印象,认为其认知水平等方面处于劣势,上课一般应付了事,甚至有些学生也自我暗示,认为自身条件不如人,产生自卑情绪。独立学院边缘化地位,不仅造成社会对独立学院产生偏见,而且引起独立学院内部一系列不良反应,最终导致本科教学质量低下。 四、改进独立学院本科教学问题的对策 针对独立学院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高校发展定位不仅是办学的行动指南,更是一种实践活动,定位决策过程既是不同因素之间利益平衡的过程,也是利益平衡基础上确定共同价值观和共同目标的过程[10]。独立学院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其培养人才的侧重点既不能是仅仅拥有职业基础知识的技能型人才,也不可能是拥有精通理论知识的学术型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应该大力培养有担当和作为的高端应用型、交叉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中国发展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作出的时代回答。独立学院也要紧跟时代步伐,突出创新创业教育,将应用与创新理念处于中心位置,将五大发展理念渗透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哈佛大学前校长柯南特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是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自身有着一套成熟先进的办学体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直是其核心竞争力。首先,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聘任有着严格的准入制度,德国《高等教育总法》中规定,应用技术大学的教授必须具备4个聘任条件:1.高等学校毕业;2.具有教学才能,通常由教学或培训中所获得的经验来证明;3.具有从事科学工作的能力,通常由获得博士学位来证明;4.至少从事过为期5年的职业实践,其中至少3年是在学校范围外完成,并在有关应用或开发科学知识和方法上取得特殊成就。其次,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师资队伍结构也具有合理性,主要有三类:教授,兼职教师和实验室工程师,此外还有一部分助教,主要承担辅助教学或科研的工作[11]。独立学院作为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同类型的大学,需要借鉴先进经验,着力打造一支由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特聘企业教官、社会知名企业家组成的师资队伍,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化和常态化发展提供保障。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大力引进博士研究生,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理论基础。独立学院本质上还是属于一所大学,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为支撑,应用性与实践性也无法得到彰显,博士作为处于高等教育顶端的人才,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学识,宽广的视野,还具有坚韧的精神品质,在学校中能够起到很好的领导作用。其次,应提高专职教师比例,对表现优异的专职教师提供升职通道,提高工资待遇,使其对未来有良好的预期,增强其学院认同感。最后,大力开展教师培训,不仅需要邀请国内外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与教育心理的培训,以便提高理论修养,还需要与企业合作,鼓励教师在企业中挂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增加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当然,聘请社会知名企业家作为客座教师也必不可少。 (三)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学科与专业建设是一个大学发展的根本,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显得尤为关键。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不像综合大学那样广泛,主要侧重于社会需要的工程技术和应用技术,只有少量的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方面的专业,具有鲜明的面向行业的特征[12]。然而我国独立学院的学科专业设置却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特点:一是全面性与综合性,力图囊括尽可能多的专业和学科。二是复制性与移植性,照搬母体高校的专业特色,优势学科与母体院校呈现同质化。学科是大学发展之根本,特色发展是独立学院的生存之道,这两种特点无疑会制约独立学院的发展。因而,独立学院应该做到有的放矢,抓住主要矛盾,办出有自己特色与强势的学科,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学院首先可以大力实施名课工程,每学年遴选出少量的课程进行重点建设,把评选结果在官网上公示,并资助相关部门与老师编写校本教材。其次,学校应牵头围绕某一行业、领域的共性问题,形成校内学科群落,这个学科群落中的大部分学科必须为学院的特色学科。再次,学院需要建立专业动态机制,完善专业预警机制,对质量不达标的学位授权点给予三次预警直至停止招生。最后,独立学院需要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适度降低学生转专业门槛,尽可能地让绝大多数学生选择自己热爱的專业。 (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由此全国上下掀起了创新创业的浪潮。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创新能力,独立学院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应肩负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重任。一方面,独立学院要系统规划创新创业课程,例如分设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支持课程,基础课程主要从宏观上教授基本创业技能,专业课程传授创业学科内的特定课程,支持课程主要使得学生对某一特定领域深入了解。独立学院需要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过程监控以及科学评价。另一方面,独立学院要提高举办创业创新比赛活动的频率,以赛促学,例如在校内举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然后择优推荐优秀项目参加湖北省复赛和全国总决赛。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学校要坚持全面抓、深入抓、持续抓,使创业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五)创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路径 独立学院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场所,学生到实习实训基地演练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既要注重数量,也要关注质量,并努力创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路径。独立学院一般采取的是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但合作路径单一化,一般是到企业实习。独立学院可采取订单式育人机制,用人单位(企业)与培养单位(学校)签订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并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及其管理,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组织学生就业的教育方式[13]。还可采取准员工式“2+1”、教学—经营一体化等模式。其次,独立学院可与政府合作,采用政府投资公共互动模式,这种实习基地由政府投资,政校共用。当然,独立学院也要根据实际自主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为了充分利用实习实训基地,则要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实行课程实习、节假日实习、学期实习、毕业实习等,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培养出动手的能力,提高职业素养,达到学院预期目标。 (六)扩宽教育经费来源 教育质量的提升与教育规模的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经费作为支撑,这样才能确保独立学院正常运行。现阶段,许多的独立学院却陷入了恶性循环,即经费不足和逐利动机使独立学院办学者追求低成本运作,低成本运作又导致质量下降直至质量危机,而质量危机则引发生源减少,生源减少又会使经费危机加剧[14]。如果经费严重缺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要实现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及效益,决不能以减少教育经费为代价,当务之急是要扩宽教育经费来源。一般来讲,高校的经费来源于以下途径:学杂费、政府财政拨款、科研费、捐助捐资、营销和活动服务收入、其他收入[15]。然而独立学院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杂费,因而教育经费来源单一。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同类型的大学,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经费保障体系,即形成了一个由公共财政和私营经济组成的多元混合经费体系,其经费来源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政府资助、企业直接资助、企业集资资助、企业外资助和个人资助[11]。相比之下,我国的独立学院与企业、个人的合作还处于初级状态,独立学院需与企业加强合作,例如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允许企业直接出资建立自己的职业培训中心等,同时要加强与校友联系,鼓励有能力的校友个人捐资。当然,学院领导要督促各职能部门不得挪用本科教育经费和专项资金。 此外,要充分发挥任课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规范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摒弃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刻板印象;校领导需要严格执行教学工作监督,组织“领导干部听课”、“学生评教”等活动;学院内部要加强学工、教务、院系等部门间的协同以及各学科教师间的协同,营造积极进取的学习环境,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大力支持与完善学生自育组织,培育浓郁的自育文化。 五、结语 近几年来,全国独立学院处于改革与升级阶段,但改革意味着机遇与挑战。最近高考改革中的批次合并无疑为独立学院发展提供了动力。大多数省份,包括湖北省,合并本科二三批次为同一批次,此项措施最大收益者就是曾经仅仅只能在第三批次录取学生的独立学院,现在只要学校的专业办得有实力有特色,就能够吸引到相对优质的生源。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设一流学科的方案,这对于独立学院也是利好的消息,该政策实际上是破除了以往政策所存在的身份固化、缺乏竞争的短板,激发各个高校发挥自己的特色,办出一流的专业。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重要的部分,也有资格去竞争一流学科,可一改过去旁观者身份为参与者身份,激发办学活力。 新时期给予了独立学院许多发展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独立学院正处于存活、转设、灭亡的“十字路口”。当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到一定量的时候,由于公办院校比独立学院具有先天优越性,能更好地运用机制与市场,独立学院赖以生存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小。在当今“上大学不难,上好大学难”的背景下,许多考生宁愿放弃独立学院的录取,也要选择复读或者高职院校。如此独立学院要想在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場中寻得生存,则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或者角色过渡,逐渐从补充的角色转换成选择的角色。要想真正获得选择的角色地位,最根本地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用自身实力回应社会质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1964/moe_1997/tnull_31689.html,2008-02-02/2016-09-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634/201606/t20160603_248263.html, 2016-06-03/2016-09-08. [3]安 立.2016湖北高考361478人报名 连续八年下降[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6-04/28/c_128941618.htm,2016-04-28/2016-09-08. [4]别敦荣.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6]湖北省教育厅.2014年湖北省本科教学质量报告[R].武汉:湖北省教育厅,2015. [7]吴先敏.浅析独立学院外聘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J].科教导刊,2011,(5). [8]蔡玉峰,龚光容.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1). [9]甘德安,肖静.独立学院之命运(第一版)[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 [10]刘文锴. 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6,(9). [11]龙 飞.德国应用技术大学(FH)对我国新建本科高校转型的启示[D].西南大学,2015. [12]冯理政.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特色的分析与研究[D].重庆:华东师范大学,2010. [13]魏慧敏,闫志利.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类型及推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1,(20). [14]王庆如.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15]徐国兴.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熊 欣]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