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统计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
范文 | 张 慧 摘要统计工作能够为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国民经济的建设过程中,统计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主要论述我国统计工作的发展和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统计工作 国民经济 重要地位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 统计一词有三层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都与经济社会发展活动分不开。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是对经济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客观存在的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统计资料即统计信息,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用来集中、全面、综合地说明经济社会现象等数量特征的一系列统计资料,包括报表、图及文字资料等的总称;统计学则是阐述统计的性质、对象、任务、理论方法基础,及如何进行调查、整理、分析统计资料的原理、原则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及职能 统计工作的任务可以概括为统计信息、统计咨询、统计监督三大职能。统计的信息职能是指运用科学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灵敏、系统地采集、处理和提供大量的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社会信息,是统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统计的咨询职能,是利用已经掌握的丰富的统计信息的资源,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开展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统计的监督职能是在信息、咨询职能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根据统计调查和分析,及时、准确地从总体上反映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运行状态,并对其实行全面、系统的定量检查、监测和预警,以促使国民经济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统计的三大职能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统计工作只有发挥信息、咨询和监督三者的整体功能,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统计作为一门方法论科学,被广泛地应用于研究社会和自然界的各个方面,并发展成为有着许多分支学科的方法论科学,经济统计则是统计学科体系中最重要的分支学科。经济统计是国家实现经济目的,进行国家管理的重要工具。经济统计的主体内容则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国民经济统计的具体内容。 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活动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为了加强宏观经济管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就需要运用统计方法研究国民经济发展规律。从社会分工来看,统计工作主要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活动的总和。它把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它们的社会劳动来看,统计工作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活动,把整个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积累,作为统一的运动过程的各个阶段,反映各个阶段之间如何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运用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统计经济指标,全面地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它是国家或国际组织为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是全面、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统计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其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⑴为宏观决策和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供科学依据;⑵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监测;⑶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基础数据。即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重要比例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⑷用于国际间的比较。各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大都是参照联合国制定的标准,因此具有可比性。 三、国家经济统计的信息化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作为统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统计信息职能显得愈发重要,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决定着经济发展速度,使得现代统计工作的重点是信息化,核心是信息化。所以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成为统计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实现统计处理高速化、信息储存数字化,形成能够支持宏观调控和面向社会服务的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入世后,随着经济球化,中国经济的开放度越来越高,对统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统计信息不再是仅为政府服务,还要强化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咨询服务和为扩大对外开放提供国际统计信息服务,从而使统计信息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计信息作为经济社会信息的主体,是国家宏观管理和决策所必需的基本依据,通过快速、便捷的传播信息,使人们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进展情况,进而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统计的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是统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四、我国国民经济统计的实践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统计是从前苏联引进并在计划经济时期发展起来的,近20多年来进行了诸多方面的改革和变化,但目前仍有许多统计观念、统计行为和统计规则与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规则并不吻合。中国加入WTO,对于政府统计来既是挑战,又是推进统计深层次改革,转变政府统计观念和行为方式,与国际通行的统计规则相接轨的历史性机遇。1985年以前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是产生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的国民收入,它只能反映物质生产活动成果。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非物质服务业发展加快,在整个国民经济的重不断上升;我国开始借鉴并使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因为GDP指标是既算体系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因为GDP指标是既能够反映物质生产活动成果,又能够反映非物质服务业发展的宏观经济指标。1993年国家统计局正式取消传统的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随着国民经济核算实践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正在逐步向最新国际标准——联合国1993年SNA转换;与此相适应,统计调查范围由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到非物质生产领域;统计调查方法也从全面行政报表的方式正在逐渐向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普查和抽样调查方法过度。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它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推动经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统计信息作为经济社会信息的主体,渗透于经济机构的每一个细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决定了统计的实践工作首先要围绕着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GDP为核心,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提高统计的社会信息化服务的作用,满足各个层次、各个方面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第三,不断改革统计分析方法和使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更科学地预测和把握经济发展的态势,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地发展。 英国著名经济家海斯莱特说:“把统计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算过分。”统计作为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加快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统计工作以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为目的,以提高数据质量为中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实现统计资源共享,为各级党政领导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湖南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 参考文献: [1]赵惠卿.新世纪中国的小康社会分析.统计教育. 2003. 6. [2]权贤佐.统计现代化与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统计. 2006. 2. [3]李鸥. 千年第一学人与统计学. 中国统计. 2007. 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