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制造企业中责任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范文 | 宁香琳 摘 要:责任会计是经济信息技术的发展的产物,属于会计理论体系中衍生出来的新学科,对于企业能够更好地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析的背景下,适应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也可以很好地实现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和责任意识。本文通过分析其责任会计的现状、实施责任会计的重要性,阐述当前在实施责任会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制造企业;责任会计;运用 一、责任会计的含义 所谓的责任会计,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若干责任单位,并规划、控制、考核与评价责任单位分工开展的经济活动,具有内在激励、目标激励和过程激励三大激励作用。它是企业内部一项相对比较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得目标会计报告、企业战略目标以及绩效考核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其基本内容如下: 1.责任划分——设置责任中心 责任中心的划分是实施责任会计的前提。企业应根据内部管理的需要,合理划分责任中心,“合理”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够分清责任。责任中心设立后,还必须明确各责任中心能夠控制的经济活动范围,即权责范围。 2.责任预算——编制责任预算 企业的全面预算是按照生产经营过程来落实企业的总体目标,而责任预算则是按照责任中心来落实的总体目标。编制责任预算时需要将企业的总体目标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中心,作为其日常核算的标准和进行责任控制与考核的依据。 3.责任控制——提交责任报告 责任中心和责任预算已经确定,就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来客观、完整地记录相关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予以报告,以此实现对责任的控制。 二、在机械制造业中实施责任会计的必要性 1.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制造业需要解决好一些关系,确定本企业在未来的主要方向和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还需要对生产过程中进行分析、控制、决策和预测。而责任会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分解掉制造业中大的目标,按照相关的责任定位,考核、控制、报告制造业的经济信息,此外对经营活动的主要表现和预设的主要目标进行比较,从而保证制造业主要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2.责任会计也制造业中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之一。国家在相关政策和文件中明确提出要逐渐建立完成以责任会计为主要管理机制。目的是为了促进现代制造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加强制造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现代制造业的管理科学水平。 3.随着当前数字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凸显,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以及处理的发展速度。在会计电算化的运用之下,能够有效的完成制造企业在事前预测以及事中控制上面的一些工作,从而有利于责任会计能够获得更加详细以及精准的资料。 三、机械制造企业在运用责任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1.责任中心设置不合理 多数机械制造企业在进行责任单位划分中,主要还是借鉴的西方的设计模式,将公司的各组织单位分为主要的三个责任中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成本中心、利润中心以及投资中心。公司将各个生产车间作为独立的成本中心,只对可控成本负责;销售部作为利润中心,负责对外产品销售;而投资中心则是以总经理为第一负责人组成的事业部,虽然这样的分类看似很简单,但是没有突出,不能很直观的体现出经营的效果,对于一些职能部门的工作业绩不能得到很好地考察。此外,无法全面考核各个责任单位,导致单一、片面的追求指标而忽视其他方面的责任。 2.责任指标制定不科学 由于不同的责任单位它的性质存在很大的区别,主要分为技术类、运营类以及职能类。因此,他们对于业绩的衡量不可能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在责任指标制定上,还未做到有所区别,从而造成了不公平、不公正的存在,以至于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度以及积极主动性,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3.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很多机械制造企业在考核评价中降成本作为唯一评价指标的做法,无法真正对企业形成良好的激励促进作用,例如某公司的采购部门在采购过程中,为了降低采购成本,经常会选用低价次品材料,然后通过大批量的采购获取折扣优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材料废品率和资金占用,违背了质量管理与生产管理相协调的经营管理理念,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有效提高机械制造企业责任会计应用的建议 1.优化责任中心设置 首先,责任中心是为了贯彻经济责任制而建立的,是责任会计的基础环节。要是不能很好地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而贸然地设置责任中心,就会造成该设定的没有设定,不需要的则设定了,造成成本上的浪费,严重影响责任会计的效果,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其次,住重公司责任中心的经济权利、经济责任应非常明确。经济权利是指要企业实施分权管理的政策,虽然住重企业已有所规划,但是在具体实施上还是存在一些漏洞,需要不断完善从而确保每个责任中心的目标都能完成,到达所设想的效率。经济责任指的就是目标。当企业已做出明确的总体目标后,需要将总目标分解成若干分目标,再由各相对独立的、在责任上不易混淆的责任中心去完成。 2.完善责任成本预算 责任预算包括责任成本预算和责任资金预算。责任成本预算不仅包括施工生产单位或责任者的成本预算,而且还包括业务、职能部门的费用预算。责任资金预算是指各责任中心占用运营资金的预算。责任预算编制的对象包括可控制的收入、利润、投资和成本等,它既是责任中心的目标,也是责任中心的主体。因此,住重公司需要加强责任成本预算上的完善,编制出适合企业发展的责任预算,从而保障各责任中心的责任目标与企业总预算的相协调的实现。 3.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首先,责任会计建立考核体系中要符合长远的企业发展目标。在划分责任权限的时候不能仅仅只着眼于短期利益,要结合实际情况将长短期利益相结合,如果单纯的估计长远利益或过度重视短期利益都将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其次,各责任中心的指标要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如投资中心的指标为利润指标,而在考核过程中不能单纯只考虑利润指标,也要考虑成本和费用指标;而费用中心不能仅参考费用的花费,还应该考虑费用所带来的利润收入。如果完全将两个责任中心割裂开来,则会形成各中心只考虑自己的目标而增加其他责任中心的任务目标。 参考文献: [1]侯召春.谈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6 (16):23-24. [2]王东飞.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0(7):3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