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西安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范文

    许华 杨小转

    摘要:在全面创新发展的背景环境下,西安市亟待抓住机遇革新发展模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品质西安”和“硬科技之都”。本文从西安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现状着手分析目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对西安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西安;创新驱动;路径选择

    基金项目:西安未央科技局科技规划项目:未央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研究(编号:201847)

    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此,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基于我国当前发展形势,以创新为经济增长的拉动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通过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发挥政府市场企业等各方作用从而完善整个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全国的创新发展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1.西安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现状

    1.1 创新能力

    西安市2016年R&D经费投入为525.56亿元, 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占本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0%,位于全国前列。2107年专利申请量为40439件,专利授权量为7902件,居全国第十。结合上述数据来看,西安市整体创新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断攀升,尤其是创新投入强度已达到5%以上,说明西安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了长效进展。

    1.2 科研教育水平

    西安市教育科研资源丰富,包括国家级科研机构在内的各类科研机构3000多所,聚集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航空航天以及兵器装备的科研生产单位和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从高等教育人口比重来看,目前西安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为85万人,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来看,截至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两院院士24人,国家“千人计划”学者39人,“长江计划”特聘、讲座教授为76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9人,位居全国第十,由此可见西安市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比重较高,在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培养输送上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1.3 高新产业发展水平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引领西安与西部高新科技产业前沿方向,是西安最强劲的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尤其是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全区经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1320家,累计转化为科技成果的有近8200项,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93%以上,在国家各类产业计划中居全国高新区前茅。

    2.西安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宏观政策方针,西安市大力推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取得一定进展与成效,同时也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使战略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

    2.1创新环境复杂,发展氛围不浓厚

    西安市地处我国发展程度较低的西部地区,全市创新文化氛围在不断开放的基础上还不够宽松深厚,社会成员的创意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遍不足。整体创新服务模式体系还不够完善,不能提供全天候的创新服务甚至延时服务,在服务程序上也仍需进一步简化,营商服务环境需要加大改善优化力度。关于企业创业的法律体系不够健全,削弱了创新主体中参与者的积极性。

    2.2 体制机制的不健全束缚创新驱动发展

    目前,西安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体制机制的建立发展仍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政府对资源配置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造成了市场的导向作用发挥不充分和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不明显的现象。体制机制的不健全还体现在创新激励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不健全。创新激励机制的不健全表现在西安市关于薪酬激励和科研经费投入方面都存在障碍。

    2.3 创新产业区建设不佳,企业主体地位不明确

    西安市创新产业区建设水平不佳,传统企业在整个创新驱动发展大环境中主体地位不够明确,企业战略转型速度过慢。虽然市场在加大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及创新资源配置的作用,调整科技投入的组织模式,导致企业自身无法有效推出各项措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西安市本地的科技小巨人企业支持力度还不够,其巨大潜力有待挖掘。

    2.4 创新教育体系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西安的高等院校数量很多,但其质量却不能同时匹配,高校的科研成果无法完全符合和达到当前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具体表现在西安市高校整体的师资力量不够雄厚,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人才培养不够完善以及科研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不够大,同时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还不够完善,透明化程度不高,公平公正的环境需进一步营造完善

    2.5 科技资源缺乏有效共享途径

    西安市科技创新脚步不断加快,但阻碍新发展的障碍在于现有科技資源缺乏有效的共享途径不够全面深入,一方面是科技成果转化成的产品无法快速投入市场运转,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另一方面,各种科技资源共享的平台无法实现协同创新的发展,不能促进科技创新的脚步。另外,金融支持无法与科技有效融合,导致资源共享更加难以实现。

    3.西安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3.1 优化创新环境,形成良好的创新驱动发展氛围

    从根本上消除守旧思想,弘扬创新文化、提倡自主创新理念。政府应引导建立宽容的开放性创新文化环境,鼓励其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文化环境,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西安市科技局正在出台创新能力倍增计划,打造政策支撑平台、双创孵化示范平台、产学研合作发展平台、成果转化平台,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同时完善政策制度、健全服务体系,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优化创新法治环境,建立了鼓励机制、容错机制、服务机制、协调机制等,将科技人员的合法合规收益与职务犯罪正确区分,为创新主体最大限度地松绑。

    3.2 加强制度创新,完善创新驱动体制机制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的潜力和创新动力,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设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对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赋予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人财物支配权。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通过建设企业与高校的协同创新中心、建立高新产业与高校深度合作机制、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建立科技创新基金等措施来提高科技成果对经济的贡献。引导投资主体与市场良好对接,拓宽投资渠道,放宽政策,形成多元化的投资选项,积极引导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

    3.3 加大创新产业区建设,明确企业主体地位

    首先,积极推动高校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资源形成聚集效应。加大打造丝路金融中心力度、健全人才服務体系、定期举办促进科技创新交流的高新区创新创业峰会,激发创新改革新活力,使高新区成为西安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其次,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军的创新型企业,推进高水平科研型高等院校和研发机构的建设。再次,还应重视产业联盟的巨大潜力和作用,企业应拓宽眼界放眼于其他各个相关产业,承接其他省市甚至国外产业,抓住机遇拓宽自己的业务范围。复次,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先进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最后,为进一步加快西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层次,应支持西安市科技企业小巨人的发展。

    3.4 完善创新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高校创新改革,提高师资力量。一是通过“千人计划”等渠道引进人才,改善师资质量。二是不断深化产教融合,避免 “闭门造车”型研究,加强校企合作,合力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三是探索和完善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包括加强科教结合,深化产教融合,开展校企一体化建设,促进普职融通。四是对教育基础设施和资源加以完善,加强经费管理,建立透明的经费管理制度,在教育科研申请、成果审查、评估鉴定等环节积极推进第三方介入以求公平公正,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

    3.5 创建有效资源共享平台,促进科技长效发展

    第一,建立科技自由贸易园区,引领高新区甚至整个西安市的科技改革创新方向与科技最新资源的快速传播和共享。第二, 建立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在平台上自由交流与共享科研成果。第三,引导西安本地高等院校、实验基地、科研院所的快速转型,以科技需求突出的领域进行学术攻克,实现资源共享;增进内部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加大对平台的经费投入,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第四,促进科技金融有效融合,对科技企业给予保险补贴,降低科技企业的创新风险;对科技企业给予债务融资贴息,健全信贷、担保、债券、股权融资等多元化融资体系。

    西安市应积极响应国家改革和发展战略,立志打造“一带一路”创新高地,以“品质西安”为名牌,全力建设创新型大都市。面对全面深入的创新发展机遇,西安市应认清当前形势,积极分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进程中的困难与不足,选择相应对策,构建出适应西安当前人口、资源、社会结构的创新驱动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吕薇.新时代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论纲[J].改革,2018(02):20-30.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76-77.

    [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25-75.

    [4]郭英远,张胜.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和标志[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06):1-5.

    [5]王玉民,刘海波,靳宗振,梁立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04):1-12.

    [6]西安要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中心[N].西安日报,2017-02-20(006)

    [7]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02):161-164.

    [8]李海波,李苗苗,汝绪伟.创新城区:区域创新驱动集聚发展的新空间载体[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8,34(01):141-149.

    [9]公磊.西安市统筹科技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现实考察与路径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20):65-71+77.

    [10]田瑞敏.市域创新驱动发展特征分析与路径选择——基于新乡市的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11):1-3.

    作者简介:

    许华,男,河南信阳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技术经济管理;

    杨小转,女,陕西富平人,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