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青岛即墨古城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研究
范文

    窦群 王爱鸟

    摘要:随着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古镇古城旅游迎来发展契机。青岛即墨古城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底蕴深厚,但文化遗存不多,其文化旅游发展尚未形成自身特色。本文提出三大路径创新文化旅游发展,即通过复建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创新文化类体验项目和创新节庆节事系列活动。

    关键词:即墨古城;文化旅游;创意创新

    即墨,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名城,最早在《史记》《战国策》等古书籍中记载,到了秦代被封为县,直至隋朝迁移到现在的地址建城,在经济、军事与商业三个方面地位很重,即墨大夫田单破燕、田横五百士等典故让即墨在史册中赫赫有名。即墨县在公元596年迁至此处,到现在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即墨古城在棚户区改造中诞生,并且见证了青岛历史文化的演变。

    一、即墨古城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城、两街、十景、十三坊”是即墨古城整体的布局,景点包含记载明清以来伟人伟事的牌坊街,承载儒家传统文化的即墨文庙,还有城墙、教堂、鸭绿池戏台、学宫、县衙等著名景点在其中分布,旅游与文化、商业融合发展,古城被打造成了一座有文化深度、国际广度、生活温度、商业热度的文化名城。2019年春节期间,正月初一至十五,即墨古城接待了90多万游客。

    即墨古城旅游开发、发展有很大的潜力,但其呈现的问题也很明显。第一,缺乏高标准的规划方案。即墨古城内建筑规划不够统一,过于密集,建筑维护不到位,许多已经出现老化。由于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古城保护的重要性,将观赏性,美观性看得太重,所以时常会发生古建筑的拆建、重建现象,导致古城周围的建筑现代化气息过于浓厚,忽视了古城自己本身的原始气息还有古城与周围建筑的统一。第二,文化挖掘不够,特色不明显。即墨古城目前已开发的旅游资源相对其他古城来说较少,仍未占到即墨全部旅游资源的一半,并且现有被开发的旅游资源与其他大多数古城景区都存在雷同的现象,十分缺乏自身的特色,比如建筑的外观风格与大多数仿古建筑十分相似。另一方面来说,即墨古城缺少较高档次的旅游资源,古城内大多数景点的历史元素都过于表面,没有合理规划景区仿古建筑的搭配。

    二、即墨古城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策略分析

    (一)通过复建挖掘文化内涵,凸显历史特色

    即墨拥有六、七千年的文明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建城史和两千多年的建县历史,这里也发生过一些更让即墨声名昭著的历史事件,使得即墨古城最大的特色就是他的商业与军事的历史。大家对于古城一些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地方都已经十分熟悉了。比如:古县衙、四阁、三门、牌坊、教堂、古城墙、文庙等。

    1.整理景点脉络,突出系统特色。景点相对比较分散,各景点之间联系较少,游客会觉得古城内的景点十分散乱。建议对这些古建筑整理出一条清晰的脈络来,比如针对十三坊,在景区内树立起一个专门指向这个线路景点的地图指示牌。

    2.选择性复建,突出文化特色。让即墨古城在原有的面貌规制、形态等历史的元素上选择性地恢复建设。同时以传承历史文化为基础,赋予即墨古城每个古建项目以新的内涵为目的,富有创造性地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比如:规划建设即墨古城核心区,复建古县衙;展示即墨名人气街和业绩,复建牌坊街等;展示即墨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在科举取士方面的名人佳作,复建劳山书院、考院、学署等;展示古代即墨的军事文化,和防御建筑系统,复建古城墙和火牛阵群雕等。总之要全面统一分析古城的渊源、历史文脉、在历史上的影响等因素,科学并且准确的做好古城的定位,保持好与项目方的沟通,改造旧城一定不可以只是为建而建、为拆而拆,应当更好地在历史文化的地基上构筑房产,最大限度地挖掘、传承和展示历史文化,把历史文化特色作为古城复与兴的第一根本,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开发创新文化类体验项目

    即墨古城的特色不够明显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没有能让游客进行亲身体验的旅游项目上。现在的古城里,大大小小的景点不在少数,商业街也比较发达,但是客流量却始终提不上来,原因就是古城的旅游形式太过单一,只有简单的观光、购物。为了吸引到大量的游客前来游玩,开发出能让游客进行亲身体验的旅游项目是很有必要的。

    1.定期举办即墨古城文化主题展。活动内容是让大家穿上古代的衣服,打扮成古人的样子,进行展览、交流,这样不仅能展示出即墨古城的文化底蕴,也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游玩审美。

    2.添加景区导游服务。使游客能够有目的地在古城内进行旅游活动,通过导游的讲解,身临其境的感受浓厚的即墨古文化,持之以恒地打造即墨文化旅游IP。

    3.推出文旅新产品,更新旅游商业业态。在市场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政府发挥自身宏观调控的职能开展招商引资的工作, 积极引导即墨文化旅游商业业态焕然一新,形成与文化旅游品牌相适应的商业业态,推出与文化IP相呼应的特色产品、推广当地特色活动,使景区商业不再是单一的买卖物品。比如售卖即墨古城联名T恤、雨伞、背包等商品。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将文化融入节事节庆、民俗表演、传统工艺作坊中,丰富宣传推广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商业经济效益,也促进了旅游与商业完美的融合,使旅游与商业渐渐发展到一个和谐共存、互惠互利的状态。

    (三)创新节庆节事系列活动

    除了举办传统节日节庆节事活动,也可以利用即墨的商贸历史特点,创新策划大规模的财神节。其次,可以邀请专业团队,根据即墨的文化、历史等策划其他有显著特色的节庆节事活动。比如,可以考虑承办全国手工艺术节、民间艺术节,引进国内工艺大师的作品、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等,将部分特色展品进行展览和销售,以独特的节庆活动提高在国内外游客眼中的知名度。

    第三,适当增加古城夜晚的活动。现在的社会生活水平做来越高,人们特别是年轻群体开始对夜生活的需求逐渐变高,建议分析研究现代社会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下些功夫将古城作为一个发展平台,拉动即墨古城的夜经济增长,点亮即墨的不夜城,例如即墨古城已经在做的民谣艺术节。可以适当增加这种活动的举办次数,开发其他类似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冀剑蕾.青州古城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30(05):15-17.

    [2]李冬琪,向月波.古城镇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以灌县古城旅游规划为例[J].城市建筑,2019,16(16):153-155.

    [3]刘明文.锦屏县隆里古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19.

    作者简介:

    王爱鸟(1984—),女,汉族,温州市,山东协和学院,职称:工程师/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文化旅游。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