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秦皇岛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
范文 | 崔惠 孙杨 刘黎明 摘? ? ? ? ? ? ? ? ? ? ? ? 要:本文从农产品冷链物流概述开始,首先对秦皇岛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秦皇岛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在发展中遇到的信息技术、设备设施、管理服务方式以及冷链物流人才等方面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秦皇岛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对策 基金项目:秦皇岛市社科联2019年度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产业强市”战略下秦皇岛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编号:2019136) 一、引言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果蔬、肉类、水产品、蛋禽、牛奶等产物在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配送、消费等各环节中自始至终在需要的低温环境,用来保障农产品质量、减少农产品损耗的供给管理手段。其中加工、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均需按实际,保障产品质量,已达到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有效运行的目的。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越来越重要,从国家层面出台多个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相关政策就可以看出,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保障食品民生安全的重要性,现已深度融合到各个产业链核心环节中,整个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价值地位愈发显现。如2010 年,国家发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20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强调“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统筹规划、分级布局和标准制定。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 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没停下的就有农产品冷链物流,全国各地的瓜果蔬菜等农产品依靠冷链物流运输,源源不断地驰援湖北,农产品冷链物流在其中发挥出了重大作用,农产品冷链物流处于质变时期。 二、秦皇岛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秦皇岛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秦皇岛位居河北省东部,处于京津冀城市圈、环渤海经济圈及东北亚经济圈连接部,是我国东北西北及华北的重要出海通道。拥有国家能源输出大港秦皇岛港,北戴河机场,五条国铁线路,公路通车总里程1万公里左右。 秦皇岛市农产品资源丰富。秦皇岛市耕地286万亩,打捞渔场1万平方公里。畜牧业为农业第一主导产业。秦皇岛作为国家水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和河北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加工基地,水产品加工出口量多年位居河北省首位。秦皇岛还是周边地区绿色有机蔬菜供应基地和“中国酿酒葡萄之乡”“中国大樱桃之乡”“中国苹果之乡”,昌黎葡萄酒、京东板栗、石门核桃、卢龙粉丝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依托国家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大力支持和秦皇岛市得天独厚的农产品资源,秦皇岛市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运输、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化等方面正在快速成长。秦皇岛市临港物流园区正在加快建设当中; 进口香蕉集散地已经形成,航线由菲律宾达沃港直达秦皇岛港,中途中转天津、上海、雅加达等多个城市;《秦皇岛市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意见》《秦皇岛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项目规划》等政策相继出台并实施,营造了良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然而,秦皇岛市农产品冷链物流毕竟发展较晚,还处于粗放发展型,在农产品冷链物流方面还有不足。 1.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水平需与时俱进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秦皇岛市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时效性特点,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相对比较滞后,没有跟上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在网络技术、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冷藏车跟踪定位系统、射频识别技术、农产品追溯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应用方面,应用面较窄,另外有些应用中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不符合相应的冷链物流标准,并且缺乏拓展性,一旦业务做大后,很难在现有信息化手段基础上进行对应的更新升级。 2.农产品冷链物流设备设施不健全且水平较为落后 秦皇岛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设备设施主要以冷藏车和冷库为主,农产品在冷藏车和冷库外还缺少有效的温控手段,容易造成农产品损耗,导致成本增加;农产品冷藏车和冷库数量有限,大型或自动化程度高的冷藏车和冷库数量更为有限,不能满足秦皇岛市农产品市场对冷藏车和冷库的需求;冷冻库和保鲜库比例不合理,经营型冷库和加工型冷库比例不合理,冷库库内布局不够合理;在环保节能方面,农产品冷链物流设备设施还需要加强。 3.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农产品行业的特点,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粗放,秦皇岛市有些农产品产业仍以家庭经营、手工劳动为主,管理服务水平落后;秦皇岛农产品冷链物流设备设施在海产品、肉类等附加值高的领域应用较多,而在瓜果蔬菜等附加值低的领域应用较少;农产品冷链物流领域标准不够健全,导致秦皇岛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业务运作不够协调,市场监管困难;此外,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服务创新性不足。 4.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欠缺 鉴于秦皇岛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相当多的从业人员,学历水平不高,专业知识薄弱,好多从业人员都是被动进入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凭借自身农产品冷链物流能力水平主动进入这个行业的比较少,特别是中基层从业人员,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缺乏必要的认知,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新技术、新设备、新管理方式等方面缺乏了解。 三、秦皇岛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1.提升农產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水平 信息就好比是整个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大脑”,控制协调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所有运作。全面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水平,包括客户关系管理、仓储调度和统计、运输配送过程设计和管理、统计决策分析等信息化平台系统,以及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冷藏车定位跟踪系统,射频识别系统、农产品追溯系统等,根据秦皇岛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可以采用成熟的已经验证行之有效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从而可以大幅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由于初期进行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需要较大投入,可以政府指导,标杆企业主导,示范带动,以点带面,逐步实施。 2.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设备设施更新换代 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设备设施,引进专业高端、自动化程度高的冷藏车、冷库等农产品冷链物流设备设施,对冷库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并且保证农产品在冷藏车、冷库以及其他所有环节可以无缝对接,达到产地到销地百分百的冷链物流一体化。以此为基础,可以合理并且最大化的处理信息,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劳动力投入,同时还增加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业的准确性。此外,在当今大力发展绿色物流的背景下,还需考虑节能因素,例如冷库,耗电量是非常可观的,因此在推进设备设施更新换代时,需要尽力推广绿色建材,采取自然采光,绿色照明和保温设计,节约水电,争取达到最大节能效果。 3.注重互联网产业概念,创新管理服务方式 农产品冷鏈物流是一项比常温物流更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注重互联网产业概念,发展智慧冷链物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对秦皇岛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进行精准分析,合理分配调度冷链物流设备设施,优化资源配置;并结合秦皇岛农产品资源的优势,打造秦皇岛农产品概念,创新管理服务方式,建立秦皇岛市特色农产品直销到酒店卖场新模式,农产品到卖场终端从一天一次逐步发展到一天多次,以及“最后一公里”问题。 4.大力培养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 由于冷链物流行业不同于常温物流,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秦皇岛市冷链物流人才之所以大量缺乏,主要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围绕秦皇岛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需要,可以在秦皇岛市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建立一套秦皇岛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开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在职培训,培训分为高层培训、中层培训和基层培训,培训内容可分为职业素养、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务运作、农产品冷链物流常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方面,所有农产品冷链物流从业人员均须接受职业培训,才可以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工作。 结论 在秦皇岛市“产业强市”战略下,通过对秦皇岛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期为建立一个快捷高效、功能完善、具备专业化水平的秦皇岛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提供帮助,促进秦皇岛市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提高秦皇岛市物流竞争力,并希望对其他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关畅,张玥.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物流商论,2019(08):13-14. [2]王凤丽,王家敏,毕然,姜滨.企业制度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用方法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07):28-30. 作者简介: 崔惠(1982.9-? ),男,汉族,管理学硕士,副教授,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系,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 孙杨(1981.11-? ),女,汉族,管理学硕士,副教授,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系,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刘黎明(1981.11-? ),男,汉族,管理学硕士,讲师,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系,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