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走进央企看创新 央企是创新主力军 |
范文 |
在国务院国资委媒体通气会上,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张喜武表示,今年以来,中央企业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搭建“双创”平台。坚持把深化改革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以资本为纽带,发挥集聚创新、协同互联作用,大力搭建“双创”平台,瞄准“互联网+”、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生物等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和孵化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已推动航天科工“航天云网”、中航工业“爱创客”、中国中车集团“云链金融”等平台的建设。其中航天科工鼓励跨单位联合“双创”,对内培育创客团队和创客空间,对外服务全社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中国石化推进“互联网+”,建成运营国内最大的工业品电子商务平台“易派客”。 截止目前,中央企业已搭建各类双创平台247个,牵头国家及地方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59个,较去年增加100多个。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打造新兴产业孵化器。 二是建立产业基金。推动基金运作和结构调整融合联动,设立国协、国同、国创、国新4支引导基金,这四家基金的第二个字连起来就是协同创新,分别由航天科技、招商局集团、中国国新和国家开发银行下属的国开金融牵头设立,基金总规模达4300亿元,首期规模超过1500亿元。目前中央企业发起和参与的基金超过200支,總规模超过6000亿元。 三是注入国有资本。通过加大国有资本投入,力挺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中央企业发展。中国商飞成立时注册资本金190亿元,“十二五”期间新增52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各项科研投入和资金支持超过200亿元,C919大型客机成功实现总装下线,ARJ21新支线飞机完成首航并投入运营。 今年新成立的中国航发,以资本金预算投入和国有企业入股形式注资350亿元,加快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自主研发和制造生产。对核电、核心军工、重要基础设施等行业领域,也持续加大国有资本支持力度,推动这些领域重大技术攻关,尽快出技术、出成果、出效益。 张喜武表示,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既是央企的责任,也是央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央企须做到“顶天”,即努力突破和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立地”,即打通科研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通道。 航天科工:改造“传统人”,培育“现代人” 创新的核心在于人。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局长卢卫东表示,以国企员工为代表的创新人才和“大国工匠”们,凭借不懈的研究试验和丰富的实践积累,不断推进技术进步和革新,牵头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攻坚项目。 如何为“大国工匠”营造创新的制度环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党群部副部长苏庆元介绍,2011-2015年航天科工集团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例为11.5%,集团还特别设立了自主创新基金,支持各类有独到之处的技术创新概念先导性研究。 此外,航天科工集团还组织开展了“五保”劳动竞赛、“员工创意大赛”、岗位创新竞赛、职业技能竞赛、合理化建议等技术攻关、技术革新活动。设立青年创新奖,大力推进青年五小成果、青年创新基金、青年突击队、青年文明号等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引导员工的创新行为,推进创新日常化、岗位化。 航天科工集团开展的这些创新活动和资金投入,实际上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苏庆元认为,航天科工集团采取新措施,挖掘各类人才潜能,激发创新活力,目的就在于改造“传统人”、培育“现代人”。按照苏庆元的理解,“传统人”指的是敌视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思想观念,害怕、恐惧革新与社会变革的人,而“现代人”则是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熟悉现代生产方式与最新技术,敢于提出挑战性目标的人。 “现代化的制度、管理方式、先进工艺等在 传统人 手中只是废纸一堆。”苏庆元表示,通过不断开展文化活动和文化熏陶,通过不懈努力将“传统人”改造为“现代人”,航天科工集团建立和完善了保障“三创新”的制度体系。 据苏庆元透露,目前航天科工集团45岁以下的重点项目总指挥、总设计师、总研究师占比超过30%,还建立了1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中国建材:混改中的“三盘牛肉” 过去,在国企内开展创新往往有种种约束,活力不够、转型太慢等问题也饱受诟病。但是,也有一些在充分竞争领域的国企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了一条以文化创新带动转型、引领发展的新路。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材)从2003年开始成为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中国建材集团办公室主任张继武介绍集团引领创新工作的实践经验时提到,集团创造性提出并践行了“央企市营”模式。据张继武介绍,中国建材遵循的是“规范运作、互利共赢、互相尊重、长期合作”十六字“混合”原则,和“央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的融合公式,探索出一条以“国民共进”方式进行市场化改革和行业结构调整的新路。 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典型企业,中国建材也在思考如何发挥民间资本的活力,并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为此,在与民营企业重组的过程中,中国建材端出了“三盘牛肉”。据张继武介绍,这“三盘牛肉”一是聘请专业中介机构进行市场评估,在定价公允透明的基础上让创业者原始投资获得合理回报;二是留给创业者30%的股份,使其有机会分享整合后的效益;三是稳定管理团队,让那些有能力、有业绩、有职业操守的创业者成为职业经理人,为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提供实现个人价值和回馈国家的事业平台。 虽然是一家底子薄、资本金少的央企,中国建材通过10多年来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吸纳了近千家民营企业,用220亿元国有资产控制了660亿元净资产,进而带动了3600亿元总资产。 中冶:改革创新助力企业快速脱困 巨大的拱形设计浸没在一束束蓝色激光中,穹顶之下,人们正体验着一番惊心动魄的飞车竞赛,3D画面从眼前闪过,激情澎湃的音乐刺激着他们的神经。这是上海迪斯尼主题公园中的招牌 “创极速光轮”游乐项目,被誉为全球最快、最长、最刺激的过山车,也是迪士尼园区内最受年轻人喜爱的项目之一。 作为世界知名的主题公园品牌,上海迪斯尼园区中的“明日世界”和“探险岛”两大最具技术难度的模块均由中冶集团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承建。作为老牌的冶金建设央企,中冶集团从1948年投身“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鞍钢的建设,到建设武钢、包钢、太钢、攀钢、宝钢等,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内几乎所有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要生产设施的规划、勘察、设计和建设工程。 2012年,中冶集团受全球经济减速、钢铁行业深度调整,以及处理2006-2008年盲目兼并重组中冶恒通、中冶纸业、葫芦岛有色等诸多因素影响,企业亏损额高达73.6亿元,带息负债1700多亿,应收账款和存货高达2100多亿,连续三年被国资委列入债务风险特别监管企业、连续两年被评为D级企业,企业生存发展步履维艰。 四年来,中冶集团在以国文清董事长为首的中冶领导班子带领下,攻坚克难,爬坡过坎,一路逆势攀升、活力倍增,经营业绩连续三年刷新纪录,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至2015年底,中冶集团已实现利润68.6亿元,增长13.8%,利润年均增幅24.8%,企业改革脱困成效显著,进入稳中提速、稳中提质、稳中提效的匀加速发展阶段。 为何以冶金建设为主业的传统央企能迅速转型升级、改革脱困?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集中精力搞好主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才是成功实现“逆袭”的秘方。 2012年,面对整个冶金行业的不景气和企业巨亏,以国文清董事长为首的中冶领导班子及时制定了“聚焦主业、做优做强、适度多元、稳健发展”的战略目标,决定专注于做有能力做、擅长做和最熟悉、最拿手的业务,围绕冶金建设核心主业,聚焦主业,适度多元,扎扎实实打基础巩固基础。 “按照钢铁冶金的8大部位、19个业务单元,明确了设计类子企业第一、第二梯队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施工类子企业,形成了冶金建设国家队的基本阵形与核心团队,确保了中冶既有充分的力量做好冶金主业,又有充分的力量转型发展,” 中冶集团内部相关人士告诉北京周报记者。 同时,中冶集团还着手开始剥离非核心业务,奋力自救。为了不让危险和风险集中爆发,不让问题久拖不决,中冶集团采取一系列“削山”、“控险”、“填沟”措施,快速出手、集中力量加速创造条件“卸包袱”、“啃骨头”,集中力量解决压在中冶集团头顶上的“三座大山”。 通过多方沟通谈判,中冶集团在2012年底完成中冶恒通移交港中旅的工作;2013年初,中冶纸业以央企内部资源整合方式整体并入诚通集团;2013年12月31日,葫芦岛有色集团经中国证监会、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并报国务院国资委批准进入破产重整程序;2014年8月6日,葫芦岛有色集团下属锌业股份重整后在深交所恢复上市,以混合所有制形式重整后的锌业股份开始盈利。 與此同时,依托钢铁冶金的核心竞争优势,中冶集团在合理的“作战半径”内大展作为,大举向民建、市政交通、体育场馆、节能环保、特色文化产业等非冶金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 “作为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中冶集团近年在不断转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四梁八柱‘为主体的综合业务体系,城市基础设施、主题公园、城市综合管廊、大型综合场馆及标志性建筑、环境工程等业务成为中冶集团新的优势和强项,”中冶建研院文化产业工程分公司副总经理雷鸣说。 近年来,中冶集团先后承建了新加坡圣淘沙环球影城、上海迪士尼乐园、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淮安西游记主题公园等一批典范工程,在大型主题公园领域独步天下,成为业界翘楚。 面对主题公园的广阔机遇,中冶集团坚定走高技术领先型发展道路,成立了主题公园技术研究院,快速把冶金工业领域对水电气的工业建设技术优势向主题公园延展,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形成了中冶进军主题公园市场的新引擎新动能。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十三五”期间国家继续从供需两侧发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城市基建将作为需求的“倍增器”和“加速器”,其中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将开启万亿投资的巨大盛宴。 作为“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中冶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践行“长期坚持走高技术发展之路”的战略要求,先入为主,抢占先机,充分利用传统冶金业务中的管线、管廊的基础优势,于2015年率先成立国内首个专业化综合管廊技术研究院--中冶管廊研究院。 中冶京诚管线与管廊工程技术所总经理崔海龙告诉记者,从“管廊建设的传统建造阶段”向“管廊生产的工业化阶段”转变,已成为我国管廊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是未来管廊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它将大大减少管廊建设对现代城市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建设质量、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管网安全系数。 继2015年被住建部及业内评价为综合管廊建设“总里程第一,单项里程第一”后,截至2016年上半年,中冶管廊项目已遍布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服务10个国家综合管廊试点城市。 中国能建:打造高端能源智库助力“世界一流” 日前,从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获悉,中国能建所属单位申报的183个项目荣获“2016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其中一等奖43项,二等奖58项,三等奖82项,占全部获奖总数376项的近1/2。这些奖项表明,中国能建在电力行业规划研究和全过程咨询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中国能建(ENERGY CHINA)”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 此次评奖范围包括火电工程、新能源工程、水电工程、电力系统规划、送变电工程、通讯和自动化、节能安全维稳评估、环境评价、技经工程、勘测工程、供配电工程、配网规划等12大类别。中国能建获奖项目覆盖了其中10个评奖类别,彰显出强大的资源优势、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标志着中国能建精心打造服务于国家能源战略、行业管理和企业发展的“能源智囊、国家智库”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多年来,中国能建始终坚持“行业领先,世界一流”的战略愿景,认真践行“共赢致和 行稳致远”的企业精神,充分发挥电力规划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引领作用,有效运用电力能源工程领域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优势,以着力开展高端咨询和规划业务为引领,为客户提供电力全面解决方案,不断提高智库咨询成果供给量,为政府能源决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随着国家“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能源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能建作为电力和能源建设领域的国家队,牢记“世界能源,中国能建”的组织使命,遵循“能者善为 建则善成”的核心价值观,明确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公司”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行国际化战略及国际业务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电力规划“走出去”。围绕国际能源行业最新热点和国家能源战略发展需求,积极参与政府顶层设计,紧跟规划,高端切入,所属企业同心同向,共赢共进,找准市场,协同开拓,凝聚合力,做实做强。在助推能源行业发展,努力打造国家级高端能源咨询机构及专业智库的同时,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国际市场叫响了“中国能建(ENERGY CHINA)”品牌。 据悉,电力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评比,每两年举行一次,代表全国电力行业工程咨询成果先进水平,主要针对电力行业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和方法先进性,影响重大决策,可操作性强,应用范围广,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的重大工程咨询成果。 中国交建:让创新成为企业发展和国家力量的支撑 在50米海底、数万吨水压下,由33根180米长、重7.4万吨巨龙般的沉管组成的海底隧道,与东西两座海上人工岛,沟通起这个世界最大的跨海集群工程。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交建”)通过自主创新世界领先的沉管隧道技术让被誉为“超级工程”的港珠澳大桥变成现实。 在长江入海口,之前零零碎碎的群岛变成了中国最大的现代化集装箱港上海港洋山港区;在海河入海口,一望无际的滩涂变成了陆域面积326平方公里、气势磅礴的天津新港。正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成套技术,托起了这一颗颗璀璨的海上明珠。中国交建的离岸深水港技术让中国有实力在世界任何地方建港,为南海岛礁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 在高寒高海拔的青藏高原上,面对永久冻土地层基础处理的世界级难题,中国交建依靠对高原冻土40余年的科研积累,在确保原有生态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建成了青藏公路,这也为青藏铁路的成功修建提供了冻土地基处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中国交建目前正在积极规划设计“青藏高速公路”,即将一举改变西藏在国家高速公路网中“孤岛”的尴尬现实,中国的“冻土高速梦”也将实现。 不仅如此,中国交建从单一的“承建商”,向总揽全局的“承包商”、“投資商”、“发展商”、“集成商”转型;从单纯的工程施工,向设计施工总承包、技术研发、采购、物流等完整产业链升级;从低层次、低附加值的施工作业,向高端、高附加值的工程产品升级;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举转变升级。 让这些成为现实的中国交建,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中央企业,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装备制造、房地产及城市综合开发等。中国交建在港口、公路与桥梁设计建设、航道疏浚与围海造地、集装箱起重机制造、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设计方面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是中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公司、设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高速公路投资商,拥有中国最大的民用船队。 如今,在“五商中交”战略的指引下,中国交建成长为一个具有世界一流经营管理水平的“世界500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管理运营的一体化业务。同时也为中央企业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贡献。 作为中国交建董事长,刘起涛清楚地意识到: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努力做自主创新的“领头羊”。 每一项颠覆性的技术背后,是中交人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践行着大国工匠精神的故事。 东接香港,西连珠海、澳门的港珠澳大桥总长近55公里。从建设规模、技术难度及质量标准来看,港珠澳大桥都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工程”。而长6.7公里的海底隧道,则恰似明珠般镶嵌其上。 这是我国首条外海沉管隧道。建设港珠澳大桥前,中国在此领域的技术积累几乎为空白。建设者需要在松软地基上建成当今世上最长、埋深最大的海底沉管隧道,并在水深10余米且软土层厚达几十米的海中建造两个离岸人工岛,实现海中桥隧转换衔接。 在机器轰鸣的施工现场仔细检查工程质量的,是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林鸣。他表情严肃,目光如炬,因为他知道,国外公司给出的建设周期至少10年,但留给林鸣团队的时间只有6年。 “创新,才是唯一出路。”林鸣率领团队,开始登攀世界土木工程技术高地。林鸣团队自主研发了全新的深插圆筒设计计算方法、施工设备及工法用于建设人工岛。最终,他们仅用221天就建成两个海上人工岛,使“当年开工、当年成岛”的构思提前实现。 外海沉管隧道施工是挡在林鸣团队面前的又一只“拦路虎”。 要在水深近50米的伶仃洋主航道海底、数万吨水压、复杂海流工况下进行沉管对接,是世界级难题,只有极少数专业公司具备相关能力。2011年,林鸣与一家外国公司商谈技术合作,对方开出1.5亿欧元咨询费。林鸣问道,3亿元人民币能提供什么服务?对方揶揄,够给你们唱首祈祷歌吧,并当面断言:“我不相信你们做得了这件事。” 面对羞辱,林鸣感慨:核心技术买不回也求不来,“只能靠自己!” 林鸣鼓励团队:“即使我们的起步是零,我们往前走一步就会变成1。”他把自己和团队成员关进小屋子,在历经两年多艰难攻关,度过上百个不眠之夜后,团队编写出《外海沉管隧道施工成套技术》,实现了我国相关技术“零”的突破。 截至目前,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已获批专利100余项。林鸣说:“到项目竣工时,我希望我们不仅建设好了世界级工程,更培养起一支世界顶级队伍。有了这样的队伍,我们就能再创辉煌。而这样的队伍多了,我们国家就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深海沉管技术的故事,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让依赖外国技术的被动变成自己掌握核心技术的主动,这体现的是中交人在压力下勇于承担和突破的能力。 围绕打造“五商中交”战略,中国交建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港珠澳大桥、洋山深水港、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远海岛礁建设等国家重特大工程项目,统筹部署重大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在离岸深水港建设、水下隧道、大跨径桥梁、大型挖泥船建造、全自动智能绿色集装箱码头、BIM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方面,取得了一批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为国家“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国交建被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三部门联合命名为创新型企业,连年获得中央企业负责人任期业绩考核“科技创新企业奖”。“十二五”期间,中国交建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29项,获国家专利2880项(其中发明专利541项),获国家专利金奖2项。 是什么让中国交建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因为中交人清楚地知道,一定要坚持依靠自主创新推动企业发展提质增效,倾力打造创新型国有企业,实现传统国有企业脱胎换骨的发展。刘起涛提到,“中交经验”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让一线技术人员静下心来搞创新。为把自主创新落到实处,中国交建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的新机制。特别是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实行重奖,同时设立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等奖项,全方位鼓励技术创新。公司重视人才在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著力创造条件让他们心无旁骛搞创新。近年来,中国交建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技术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例如,围绕港口建设研发出新一代港口集装箱起重机关键技术,围绕苏通大桥建设研发出千米级斜拉桥结构体系、设计及施工控制关键技术,针对青藏公路建设研发出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工程成套技术等。依靠自主创新,中国交建在许多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摆脱了跟在别人后面跑的被动局面,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 二是建立持续稳定有效的创新投入机制。中国交建在不断加大自主科技投入的同时,建立起以政府资金为引导、总部资金为支持、二级企业资金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及总部科技投入的杠杆效应。同时,总部将科技投入作为考核二级企业一把手年度业绩的主要指标之一,并按一定比例作为企业考核的利润计算,保障了科技投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十二五”期间,中国交建的科技总投入达到 231亿元。自主创新为中国交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中国交建营业收入突破600亿美元大关,世界500强排名110位,连续11年获评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连续三个中央企业考核任期获“创新企业奖”。 三是善于借助产学研融合发展之力。企业要掌握核心技术,建立自己的人才团队是基础,但也要借助外部科研力量,形成自主创新的合力。现代科学技术的一大特点是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各种技术相互融合影响,从中孕育一系列的新技术。在改革发展实践中,中国交建始终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协同优化配置各类外部创新资源,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工程化,有效实现了科技创新的产业化。 总结中国交建发展的经验,探索未来如何发展的道路,刘起涛有着自己的思考。 他认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国有企业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面对全球竞争,国有企业要实现“凤凰涅”,就必须把自主创新摆在首要位置,深入持久地加以推进。国有企业最大的责任担当,就是坚持创新发展,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迎头赶上,将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抢占技术制高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更要把自主创新时刻抓在手上,努力实现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交建紧紧围绕打造“五商中交”,力争成为全球知名工程承包商、城市综合体开发运营商、特色房地产商、基础设施综合投资商、海洋重工与港口机械制造集成商,以具备一流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主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加强特色鲜明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由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构成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着力打造开展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化和产业化的创新活动基地,力争在基础性、前瞻性、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多出成果,实现“弯道超车”。 实行多重人才激励,着力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目前,虽然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规模大、科技人力投入增长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科技人力投入强度不高,科技人才队伍质量不高,严重缺乏创新型人才仍是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突出瓶颈。中国交建紧紧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工程项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高端创新平台,以创新投入为牵引,有针对性地培育核心创新团队和拔尖人才,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高端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加快推进科研体制改革,探索完善科技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加快形成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制度。 加强科技创新协调,重视借助“外脑”谋创新。 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是中国交建自主创新实践的重要经验。目前,中国交建与国内外30多家知名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建立了开放式技术创新联盟。中国交建继续拓展开放式创新联盟的合作空间,紧紧围绕企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强化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通过重大建设项目支持大学和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积极参与企业创新活动,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中国交建高度重视国有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针对一些共性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促进科研资源的共用共享,降低自主创新成本,努力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贡献力量。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十三五”时期,中国交建结合公司业务整合,探索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企业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加强总部和所属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协同性,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以“互联网+”构建统一的运营管理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以促进管理模式创新为重点,推动各项管理运营活动提质增效。中国交建积极推动企业制度变革,不断完善鼓励技术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努力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更好地促进市场机会与技术机会的有效结合,提高企业创新活力和效率。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竞争力,要以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为目标,建立并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有效开展科技成果的工程化试验和产业化推广,及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中国华融:创新驱动华丽转型 2016年,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入选中国企业500强,总资产突破1万亿,成为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实现利润最多、股权回报最好、总市值最高、金融牌照齐全、品牌价值响亮”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从单一的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到如今可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团,回顾17年发展历程,中国华融华丽转型背后,是一条创新之路。 中国华融受命于危难之际。1999年,为完成支持国有银行改制上市、服务国有企业改革脱困、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性使命,中国华融诞生。任务完成后,公司经营面临着从“给米做饭”到“找米下锅”的转变,中国华融由此开启了商业化转型的艰难探索。 战略决定成败,创新引领发展。2009年,中国华融确立了“五年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实施大客户战略,坚持走市场化路子;第二步推进战略转型,组建金融控股集团,走现代金融企业发展路子;第三步通过改制、引进战略伙伴,助推企业上市。在此蓝图规划下,2009—2012年,中国华融连续四年利润大幅翻番,取得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12—2015年,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中国华融依然保持稳健快速、可持续增长。2015年10月30日,中国华融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至此“三步走”战略完美收官。 “中国华融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品牌響亮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团,最重要的法宝是‘创新+稳健。”中国华融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说:“通过推进思想观念、发展模式、体制机制、业务平台、产品服务、管理方式、企业文化、队伍建设的‘八大创新,中国华融正在实现由华融传统向华融创新、华融速度向华融效益、华融产品向华融品牌的转变。” 专业的资产经营管理者、优秀的综合金融服务商,是中国华融不懈的追求。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赖小民说:“中国华融将继续创新业务发展模式,一方面做大做优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夯实行业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把握国家重大经济战略和产业优化重组市场的机遇,加强集团业务协同,运用综合化金融手段,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中核集团:核工业须立足自主创新 与其他行业相比,核工业具有一些显著特征:作为国家战略性高科技产业,无论从政治、军事、外交层面,还是从核技术、核安全层面,都极端敏感;核工业的产业链长、领域宽,且上下游密切关联,涉及多学科高精尖技术,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核工业的核心技术必须立足自主创新。 60年来,中核集团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拥有独有的优势:技术创新和全产业链的优势。核工业的创新发展能够带动机械、电气、控制、材料等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中核集团致力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在中核集团,创新已成为核心品牌和“走出去”的核心战略。由中核集团自主设计的华龙一号,是目前国内唯一具备完整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海内外华龙一号共有6台核电机组开工建设,进展顺利。华龙一号的海外项目开发不断取得突破,除了巴基斯坦外,目前已与阿根廷、英国、埃及、巴西、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苏丹、加纳、马来西亚等近20个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 目前,全世界有超过70个国家已经和正在计划发展核电,到2030年计划新建机组将超过200台。初步计算,每出口1台核电机组,需要8万余台套设备,200余家企业参与制造和建设,可创造约15万个就业机会,单台机组投资约300亿元,相当于30万辆汽车的出口价值。考虑到天然铀、核燃料、运维、退役等全产业链的贡献,单台机组全寿期直接带动约1000亿元人民币产值。 中核集团已成功向7个国家出口了7台核电机组、8座核研究堆或核动力装置,与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经贸关系,正与世界近20个国家商谈核电及铀资源、核燃料、核技术应用及研发等核工业全产业链合作。 华龙一号已经成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国家名片。“十三五”期间,中核集团将继续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核电“走出去”为牵引,带动整个核工业产业链“走出去”,打造中国高新技术和装备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努力为“大国工匠”们营造创新环境 据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局长卢卫东透露,中央企业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研发投入超过全国研发投入总额的四分之一。 研发投入的多少往往可以反映企业对待科技创新的基本态度。从卢卫东所透露的信息来看,央企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不可谓不大。许多央企还创新了内部管理理念,努力为“大国工匠”们营造适合创新、敢于创新、能够创新的制度环境。 近年来,中央企业不断加强对科技研发的投入。 之前,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副局长袁雷峰说,我国央企的科技研发投入从2011年270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500亿元,且2014年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了1.41。 随着科技研发投入的增多与研发能力的提升,成果也在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到2014年,中央企业累计拥有的有效专利和发明专利,每年增长30%。截至2014年,中央企业累计拥有的有效专利达到了23万项左右,发明专利达到10万项左右。 卢卫东提到,我国目前已在高铁、核电、特高压及智能电网、大型水电站等领域占领了国际科技制高点,获得了世界技术发展趋势的引领地位;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获得了一定的领先优势。 但是,中国企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内地有94家企业进入《财富》500强,这94家企业的研发强度为1.24%,与世界500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5%的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央企的科研投入逐年增加,专利和成果也不断涌现,为何大多数中国企业仍然大而不强?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尹援平认为,创新驱动发展,但如果没有与创新体系相匹配的创新文化,企业的创新就会受到影响。 尹援平强调,当前,创新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她建议积极建设创新文化,弘扬工匠精神,构筑良好外部环境,建立创新激励机制等,以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建设创新型企业。 本刊编辑部/综合报道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