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隋、唐时期的“千碉”地望初探 |
范文 | 陈学义 陈卓玲
千碉是隋代一羌人部落的称谓,唐初称其为千碉国。千碉之名始见于《北史》、《隋书》两书中,《隋书﹒附国传》记载附国“其东北连山,绵亘数千里,接于党项。往往有羌:大、小左封、昔卫、葛延、白狗、向人、望族、林台、舂桑、利豆、迷桑、婢药、大硤、白兰、叱利摸徒、那鄂、当迷、渠步、桑悟、千碉,並在深山穷谷,无大君长”① 。《北史﹒附国传》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另外在《隋书﹒崔仲方传》中记载崔仲方任会州总管时,讨平了紫祖、四邻、望方、涉题、千碉、小铁围山、白男王、弱水等诸羌部②,千碉位列其中。史籍记载说明隋唐之际,中原史家已经了解到党项与附国之间的深山河谷之间的诸羌部落中,存在一支居碉楼、碉房称为千碉的羌人部落。 隋代的千碉唐代的千碉国究竟位于何处?史籍已有记载,《北史》、《隋书》附国传云“其东北连山,绵亘数千里,接于党项” 。此句明确记载了千碉的大致方位。唐贞观初年阎立本作唐画《西域图》中所记的“又党项之西,千碉国也③” 。句与《北史》、《隋书》相同。附国的中心区域在今四川甘孜州的道孚、炉霍、甘孜和新龙县一带。唐初党项位于青海东南、甘肃西南、四川西北的三省交界处,其中心在今四川阿坝州松潘一带。松潘一带位于附国的东北。而千碉与大小左封、昔卫等众多羌部,同位于附国东北与党项之间的深山河谷之间。从地理来看,中国的西南地区指西与南之间的方向,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及重庆市。中国的西部指广义的西部,包括中国的西南、西北地区,涵盖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广西等地。古人对方位的描述大抵如此,西部包括西南与西北地区。松潘一带的西北方向的青海、甘肃一带牧区除使用帐蓬外,牧区、农区及农牧交接地带还居土坯墙房屋。居石砌碉楼、碉房的千碉羌 显然不在西北方向。“党项之西,千碉国也。”出自于唐阎立本作《西域图》,画的是唐贞观初年向唐王朝进贡的诸国国王及侍从,千碉的国王及侍从也在其中。图中每一个国家的人物都有称为“初唐四大楷书家之一”的褚遂良写引首,引首记载了千碉国的方位,即“又党项之西,千碉国也。”④这一方位应该说是比较准确的,阎立本画的这幅画是写实作品,褚遂良极有可能当面询问千碉国国王后记载了千碉国的大致方位。《北史》、《隋书》谓千碉位于附国东北接于党项,唐人云“党项之西,千碉国也。”皆定位了千碉国的方位,即唐人所称的千碉国位于附国东北党项的西南。 位于附国东北党项西南的河谷有大渡河上游支流大、小金川,行政区划有今四川省阿坝州的马尔康、金川、小金县,甘孜州的丹巴县。石硕、杨嘉铭先生等著《青藏高原碉楼研究》考证“千碉”之名最早出现于文献《隋书·崔仲方传》,并具体点明隋代“千碉”的地理位置,“千碉可能即指丹巴地区” ④⑤。《隋书崔仲方传》记载崔仲方讨平的诸羌部落中小铁围山列千碉之后,小金川位于夹金山北面,小铁围山位于夹金山南面的今宝兴县,两地相距不远。最早的千碉羌极有可能居住在小金川下游的大小金川相汇处的今丹巴县中路一带。郭声波先生在《唐弱水西山羁縻部族探考》一文中考证千碉羌“是大左封、敛才、特浪诸羌部的统称” ⑥。 并在《唐弱水西山羁縻州及保宁都护府考》文中考证:“探那州,‘探那与‘特浪音近,当为一支特浪羌部落,推测可能在今丹巴县东部,靠近小金县汗牛区处” ⑦。小金川下游有今甘孜州丹巴县的太平桥、半扇门、岳扎、中路四乡,及位于大、小金川汇流处的梭坡乡及格宗乡等六乡,均靠近今小金县的汗牛区。可知特浪羌部亦分布在小金川下游,小金川下游亦为千碉羌居地。 千碉羌得名于居地多碉楼、碉房。碉楼是高大的石砌建筑,是在石砌房屋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筑,可以说没有精湛、成熟的石砌建筑技术就不可能产生碉楼。故照此推理隋代的千碉、唐代的千碉国早已掌握高度发达的石砌建筑技术,在建造石砌房屋的基础上修建了体现石砌建筑的最高成就的成果——碉楼。千碉国的石砌建筑技术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丹巴县中路乡罕额依遗址。中路乡位于小金川下游大、小金川交汇处。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宜于农耕。中路乡传统民居称为碉房的藏式平房,山坡台地遍布碉房、碉楼,仅古代遗留下来的碉楼就有88座。 据《丹巴县中路乡罕额依遗址发掘简报》披露,罕额依遗址的地层有12层,除第一层耕土层外,几乎每层都揭露出石砌房屋。按照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规定,遗迹单位符号一般采用汉语拼音的第1个字母的大写声母表示,房屋用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声母“F”表示。据发掘简报“地层堆积”描述,遗址发掘中依发掘的先后顺序,所记录房屋基址的最终编号是F17。排除其他因素,罕额依遗址出土房屋的数量可能有10余座⑧。揭露出的房屋有的平地起建,呈長方形或近方的“回”字形石、木结构。东北—西南走向,以石块为主要建筑材料。由1~2层甚至多达4层片石层层平铺。从石墙房屋的整体面貌看,罕额依人已经掌握了片石砌墙技术,墙体砌筑过程中,注意墙体内外墙面的平整度和内外、上下左右石块之间的错缝叠压关系,石块之间的空隙处用小石块填充,用拌有草秆的泥浆粘接和敷内、外墙壁。还发现多处含料礓石的黄土硬面,结构紧密,推测应为经过处理的房屋居住面。保存下来的房屋多不甚高,一般在0.7~1.5米左右,仅第2号房屋F2高约2.5米。墙体有的内外侧面平齐;有的内侧面平齐,外侧面凹凸不平;有的内侧面凹凸不平,外侧面平齐,墙角端直,与现代砌筑的石墙几乎一模一样,石砌建筑技术达到极高水平。 罕额依遗址中的房屋F14不只有石墙,屋内还发现柱洞及火塘。推测遗址早期可能出现石墙与木柱承重的单层平顶房屋。房屋F2室内外有部分掉落的石块,分析残墙高度并不是石墙的原始高度,石墙厚度达40厘米,砌筑水平相当高,能承受二层荷载。可能出现两层平顶房屋。应该说这就是藏族古代建筑的“碉房”。F17建于遗址中最早的地层第12层,罕额依遗址第一期的年代是从房屋F15、F17中采集的碳素标本测定的,大致距今5000-4500年之间⑨。考古发现证实,距今50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小金川下游大小金川相汇处的今丹巴县中路乡罕额依,已经出现石砌房屋及石砌建筑技术。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