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当地居民互动关系研究
范文

    刘童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风景名胜区逐步成为了大多数旅游者的首选目的地。因此,进入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日益增多,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关系问题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论述当地居民在风景名胜区保护过程中的作用,参考了我国风景名胜区与当地居民和谐发展的一些模式,提出了一些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当地居民和谐发展的方法,以便更好的保护我国的风景名胜区。

    一、引 言

    学术界对风景名胜区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30年代。国务院于2006年9月19日公布了《风景名胜区条例》并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历来方法较多,但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方法是依托当地居民进行保护,因为当地居民对风景名胜区最为熟悉,是风景名胜区产生、发展的见证者,是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

    二、当地居民在风景名胜区保护过程中的作用

    风景名胜区原居民多几代居住于此,文化具有可贵的平民性和连续性,并且至今仍然保持着一种特殊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品味,这个特色是不可替代的旅游吸引物。

    我国风景名胜区在评审的过程中很重视当地居民,可评审之后,就忽视了当地居民对风景名胜区保护的作用,这是很可惜的事情。当地居民是风景名胜区的文化价值的见证者与传承者,他们对自己所在的地域更多的是一份发自内心的热爱,他们在这个地方生活、生产,不仅了解风景名胜区的景观,更知晓景观背后的故事。风景名胜区的价值不仅仅是我们表面看到的单体建筑、山水风光,更大的价值是风景名胜区景观里面隐藏的价值,这部分的价值得从当地居民那里去获取,更需要当地居民去传承,也只有当地居民才会更好的传承。如果在风景名胜区保护的过程中忽视了当地居民的作用、不注重发挥当地居民的积极性,那么“多克西”现象就无法避免。

    三、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当地居民和谐发展的方法

    关于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当地居民和谐发展的方法,近些年来,一些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较有影响力的是王淑芳,她在深入分析风景名胜区居民现状的前提下,阐述了风景名胜区与原居民之间存在的共生型、共存型和冲突型三种关系,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风景名胜区与原居民和谐发展的三种模式,即外迁型、内聚型和控制型。而笔者在参照了王淑芳的风景名胜区与原居民和谐发展的三种模式及其他学者的一些观点的基础上,从增强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当地居民互动关系以扩大当地居民自主权的角度提出了以下四种方法:

    (一)明晰土地归属,整合土地资源

    土地问题历来是备受关注的问题。首先,土地问题关系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问题;其次,土地问题是进行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开发的基础和前提;第三,土地是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当地居民和谐发展的利益结合点。在这一过程中,明晰土地归属,整合土地资源是理顺风景名胜区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风景名胜区与当地居民和谐发展的重中之重,政府必须以合同、协议等法律效力极高的手段明晰景区与居民点在土地问题上的权利与义务,避免由于土地关系模糊而导致的经济纠纷,这样不仅维护了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更为景村的安定团结、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二)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培训,重视利益分配

    很多居民世代生活在风景名胜区的周围,对风景名胜区的变化、发展非常熟悉,但很少有居民真正懂得如何利用自己附近的风景名胜区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当地居民缺乏意识,缺少相关的培训;另一个方面是当地风景名胜区的主管部门给予当地居民参与风景名胜区保护与规划的机会太少,当地主管部门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这其实是当地主管部门的一个失误,也是当地政府的一大损失。

    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培训,让当地居民知道自己身边的风景名胜区的价值、自己身上、自己家中的资源所具有的价值;引导当地居民积极寻找自身及周围的价值;以经济利益为先导、用文化交流来做旗帜,共同商定利益分配方式,激发当地居民展示自身文化价值的积极性。

    (三)让当地居民自己经营管理风景名胜区,政府部门选派专家做顾问

    让当地居民自己经营管理风景名胜区,政府部门选派专家做顾问好处多多:第一,大大节约了经营管理风景名胜区的成本;第二,极大地促进了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当地居民和谐发展;第三,为政府减轻了就业、生态文明建设、风景名胜区维护与运营等多方面的压力。

    在让当地居民自己经营管理风景名胜区的时候,先要对当地居民区做详细的调查,了解当地居民区形成的过程、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等信息,因为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当地居民和谐发展的条件是:风景名胜区内有适当的比较成型的居民聚居区或成熟社区;当地居民在该地方居住历史较长,原居民与风景名胜区内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已很好地融合;当地居民曾经通过该风景名胜区获得了较多的利益,对该风景名胜区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当地居民愿意接待外来人员,愿意与外来人员分享自己的生活生产经验。

    对当地居民区有了深入的了解,透彻的分析了让当地居民自己经营管理风景名胜区的可行性之后,先规划一个时间段进行试验,寻找其中的问题,逐步调整、逐步改进,待其“硬朗”了再选择放手。

    (四)风景名胜区周围严禁修建星级酒店,鼓励民宿业的发展

    一些旅游开发商通过修建星级酒店,自己的收入提高了,可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并未得到实际的改善,大多数当地居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自己又没有什么技术,只好到外来人员修建的酒店里去做保安、服务员,眼睛看着自己人世代生活的土地,逐步的不再属于自己了,而自己并未从这一转换的过程中得到实惠,当地居民的心里面是不痛快的。

    在风景名胜区的周围出现了一些跟风景名胜区的格调不一样的事物,既损害了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形象又影响了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生态价值的有效展现。因此,最好是用民宿取代高星级酒店。

    在进行民宿建设的过程中要宏观与微观并重:民居建设要与风景名胜区的格调一致,与大自然相融合;室内设施要以简单、美观、大方、富有特色为主,民宿的入住标准要通过协商决定等。

    四、结语

    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当地居民互动关系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一些专家、学者更注重的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风景名胜区进行社会方面的建设,不能很好的放大其社会功能。这样做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不会持续、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当地居民的和谐也只能是短期的。在进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过程中要注重旅游的社会功能,逐步让旅游的社会功能强大起来。旅游的社会功能强大了,当地居民与风景名胜区之间就更愿意互动了,其关系也就逐步的和谐了。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5: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