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河南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
范文 | 马艳美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传统的旅游发展方式越来越体现出它的弊端,一方面它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因此,人们意识到要想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生态旅游。河南省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但目前生态旅游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本文就河南省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生态宣传,改变传统观念,打造专业团队,辅助生态发展,加强政府监管,做好科学规划,健全法律法规,规范旅游行为的对策。 一、前言 在现代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有越来越多的剩余时间和剩余财富,为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普遍认为,现代旅游业始于1841年托马斯.库克组织的一次禁酒集会,此后各种专业的旅游中介组织开始出现。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突破,人口的迅速增加,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旅游在世界各国广泛发展起来。但是,大众旅游的发展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如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荒漠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环境问题和诸如交通拥挤、文化破坏的社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人们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希望通过改变旅游方式,来缓和日益突出的人类与自然的矛盾。 二、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 生态旅游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传统的旅游方式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导致了旅游资源的价值丧失,影响了旅游者的旅游体验。面对这种现象,人们首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的概念最早由西方学者贺兹特提出,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到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提出生态旅游一词,并在1986年国际环境保护会议上得到确认,生态旅游一词才被大众接受并广泛传播。 目前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众说纷纭,我国学者卢云亭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为取向的能获得社会生态效益的又能促进环境保护的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 ,马勇认为,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舞台,以休闲娱乐为载体,旅游者参与的能够保护环境的健康的旅游活动体系;王尔康认为生态旅游就是人们在大自然中进行游览度假活动,只要人们进入自然界,就必然会影响自然界,所以教育他们保护生态环境,成为生态旅游者。 根据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和界定,笔者认为生态旅游是在生态学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文化区域为旅游对象,以保护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体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的一种旅游方式。 (二)生态旅游的特点 1、自然性。生态旅游的自然性有双重含义,首先是指生态旅游的旅游资源多数是独特的自然风光,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滞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低,使其原始风貌保存完好。其次是在旅游文化区内,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以特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展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不仅如此,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通过亲身参与,能够体验到与传统旅游不同的心理感受。 2、保护性。和传统的大众旅游模式相比,生态旅游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保护性。在旅游业兴起之初,旅游对环境的破坏还没有被人们意识到。随着旅游的快速发展,游客量的迅速增加,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因此,生态旅游要求无论是旅游管理部门还是旅游者都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组织各种旅游活动。 3、普及性。目前,生态旅游不仅仅被学术界广泛关注,更应普及到全社会的旅游参与者中。对于旅游者来说,无论因何种目的开展旅游活动,都必须将生态旅游的理念贯彻到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去。对于旅游开发者来说,在规划建设旅游景区时也必须自觉的以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为原则。 4、专业性。生态旅游是专业性较强的旅游。为了达到引导旅游者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在旅游景区和线路开发时,要求旅游产品设计者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对游客的性质、游客量以及旅游路线和活动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限制。 三、河南生态旅游发展的概况 (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北有太行山,南有伏牛山和大别山,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而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河南省的生态旅游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主,具有代表性的景区有焦作的云台山、嵩县的嵩山、洛阳的龙门山。同时还将我省自然资源与具有优势的人文旅游资源有机结合,使河南生态旅游的开发与保护更好的统一起来。近几年来,河南的许多生态景区通过大力的宣传与策划,大大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和曝光率,逐渐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效应。例如焦作的云台山,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着力打造南太行山水生态游基地,通过几年大力度的宣传,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并于2007年与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缔结为姐妹公园。除此之外,河南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中,正全而打造以伏牛山,南太行山的山水生态景观为依托的生态旅游项目,培养山水经典品牌。 (二)开发模式多元化 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河南的旅游发展突破了传统的开发模式而形成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进行多元化开发的趋势。 1、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也是河南的优势资源,将旅游与农业相结合,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不仅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而且能够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景观,最终实现“农游合一,共创效益”。 2、山区联合开发。河南省的西南部分布有大别山、桐柏山和伏牛山三座山脉,三山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曾一度成为进行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因此,整合三山的自然资源,联合进行开发是河南省发展山区生态旅游的关键。 3、湿地生态旅游开发。黄河湿地生态旅游连接了河南的焦作、济源和洛阳、三门峡等地,面积达6. 8万公顷。是河南省目前成功开发的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特殊,开发湿地生态旅游不仅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对湿地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四、河南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承载量的不确定 旅游环境承载量的科学监测是景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基本前提。但一些景区常常不能有效的控制旺季的客流量,从而给景区环境造成威胁,违背了生态旅游的核心理念。比如,云台山景区在旺季时,由于游客大量涌入,造成景区交通瘫痪,植被破坏以及五一期间九连山景区宣布免门票导致大量游客驾车前往,造成交通拥堵,难以通行。 (二)缺乏生态旅游的观念 生态旅游的开发者、管理者以及游客并不能真正的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原则。很多游客认为生态旅游无异于传统的游山玩水,因此,在旅游过程中仍然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出现。景区的管理者甚至以生态旅游为招牌来吸引游客,实则并不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因此,生态旅游的理念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仍需要进行大力宣传和普及。观念的转变是真正实现生态旅游发展的先决条件。 (三)缺乏科学的规划与开发 生态旅游要求旅游方式以保护环境,对环境负责为原则,它包括规划、建设、管理、监测等多种系统环节,其开发涉及农业、林业、环境、文化、建设、交通等各个部门,只有规划和监测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保护性开发才会落实。虽然河南省政府颁布了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但各个景区仍然处在各自为战的状态,由于各个景区缺乏合理的规划,导致景区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投资、管理混乱、生态破坏,忽视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旅游者的引导。同时,旅游者的娱乐活动也对当地居民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干扰。 (四)缺乏专业人才 生态学和旅游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但目前我省既缺乏生态学和旅游学的专业人才,又缺乏能够对景区进行科学管理的专业人才。发展生态旅游的目的主要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专业的人才团队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也是真正实现生态旅游的保障。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者需要具备多种学科的知识素养,才能够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合理的引导游客、有效的宣传生态理念,切实以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五、河南生态旅游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一)加强生态宣传,改变传统观念 河南省的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方对生态旅游的认识还有许多的误区,意识不到生态旅游的重要性。因此,河南省的旅游要想达到更高层次的发展水平,必须看重发展生态旅游的长远利益,加强教育与宣传,提高素质,彻底改变大众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确立科学的发展思路。 (二)打造专业团队,辅助生态发展 生态旅游具有专业化的特点,因此,培养专业的人才是极其关键的。目前河南省正处在对旅游企业的整理改革阶段,从有利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相关部门在生态旅游专业人才的任用上应标准合理、渠道广泛、不拘一格,既要招的来,又要留得住。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另一方而,要建立系统完善的专业人才培训制度,根据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分门类、有重点的进行培训,无论是各级管理者还是基层工作人员。另外,生态旅游景区可以与设有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积极进行人才交流和引进,打造一支专业化较强的团队,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加强政府监管,做好科学规划 政府对所在区域的生态旅游发展应当进行整体规划,对各旅游企业的行为严格监管,在进行规划时,首先应对当地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尽量降低旅游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损害,并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及时消除或减少污染源。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必须适度而有层次地进行开发,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损害生态环境的开发行为,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于破坏环境的旅游企业应当予以相应的处罚,以改变河南省旅游业当前的管理混乱局面。 (四)健全法律法规,规范旅游行为 日前我国已颁布了《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森林法》等与旅游业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但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具有潜在性和持续性,现有的法规存在着滞后的问题,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应加快对现有法律法规的完善,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借鉴借鉴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的经验,对生态旅游进行专门立法,对于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的破环环境的恶劣行为都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效的促进河南省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