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兴国山歌与旅游演艺发展创新 |
范文 | 陈柳翠 文章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兴国山歌起源与衍播,探讨了其传承与保护,提出了促进兴国山歌旅游演艺业的发展战略,以期为提升江西旅游演艺业竞争力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兴国山歌的起源与衍播 兴国山歌在长逾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也将山歌之火燎于兴国这个钟灵毓秀的好地方。兴国山歌和其他形式的民歌一样,来源于劳动人民口头即兴创作,且以口传心授作为传播方式。相传兴国山歌起源于秦末兴国上洛山中为造阿房宫而伐木的木客之歌。 客家人民无论在劳动或劳动间隙中都热衷于唱山歌,以此消除疲劳、增加乐趣、联络感情。它有散歌、长歌、情歌、民俗歌、杂歌等多种形式,“哎呦嘞”、“同志咯”是兴国山歌所特有两个乐句。起兴句“哎呦嘞”是号子,是山歌的引子,是源于生活中的感叹语,相当于打个招呼来引起别人注意,“哎呦嘞”几乎成了兴国山歌代名词。结束句“同志咯”有礼有节、亲切淳朴,也预示着歌曲的结束。 二、兴国山歌的传承与保护 兴国山歌传统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家族影响、师徒传承、竞赛刺激。客家人具有强烈的宗族意识,客家小孩从小耳濡目染长辈们的山歌活动,逐渐经过大人的教唱掌握了山歌的精髓,随着长大成人阅历的丰富,对山歌有了自己的理解,在传唱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山歌的形式和内容。这就是通过家族的影响使兴国山歌得到传承与发展;唱山歌在当地是一种荣耀,在兴国很多优秀的山歌手之间都存在师徒关系,兴国县广泛存在的山歌俱乐部、山歌社等民间组织,就是学习山歌、传唱山歌的场所,是山歌手的摇篮;山歌竞赛是兴国一项传统活动,在兴国山歌历史中,就存在山歌竞赛记载。有歌为证:“会唱山歌歌驳歌,不怕朝廷礼节多。罗隐秀才抄歌本,风流才子早登科。” 随着时代的发展,兴国山歌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如何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兴国山歌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此我提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人才是关键,培养优秀的传承人 音乐学家在《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一书中讲到:“音乐如果排除人的作用和影响而孤立地研究,就不能充分地理解音乐的本质。因为音乐既是为人而创造的,也是为人所创造的,它的每一个细胞无不渗透着人的因子。”可见人才在传承和保护山歌中的重要性。 (二)要改革创新,兴国山歌与时俱进 兴国山歌是采用依腔传字的演唱方法,显得比较单调,所以在曲调上应该把传统的单音节改成双音节,融入流行歌曲、通俗乐曲的元素,让山歌迈入时尚的舞台;歌词要贴近现代生活,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山歌的歌词也要求更加内涵丰富、与时俱进;形式上要丰富多彩,扩展内涵。传统兴国山歌的独唱、对唱等休闲娱乐的演唱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所以在表演形式上要求更加丰富,比如制作成卡拉OK的形式等让人们在家里、KTV自娱自乐。 三、兴国山歌在旅游演艺业中的发展创新 (一)兴国山歌开发的意义 1、促进兴国山歌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兴国山歌作为一种旅游开发产品,可以推动兴国山歌知识的普及,培养更多更优质的山歌传人。兴国山歌旅游产品开发出来以后,将被更多的人关注,从而推动其不断发展创新。 2、扩宽兴国山歌旅游业的发展空间。 山歌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旅游演艺相结合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兴国山歌与旅游演艺业相结合,有助于赣州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空间,使游客对兴国山歌的印象从一种文化形态演变成一种旅游经济形态。 (二)兴国山歌旅游演艺开发设想 1、以传统节庆活动发展兴国山歌旅游演艺业。 大型的节庆旅游誉为“旅游业皇冠上的明珠”,兴国山歌旅游节庆开发模式应以兴国山歌旅游为主题,以兴国山歌的活动为主线,以旅游节庆为媒介,吸引旅游者参与的大型旅游演艺活动。在开发兴国山歌节庆旅游时,要深入挖掘兴国山歌的深刻内涵,定期举办兴国山歌艺术节,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到兴国山歌文化旅游演艺活动之中。 2、以游客的参与体验模式发展兴国山歌旅游演艺业。 体验经济环境下,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加,希望以当地居民的身份进行活动,参与有关节目,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为了契合现代旅游者普遍诉求,兴国山歌旅游演艺产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要求突出其参与性、体验性、教育性、趣味性等。支持和鼓励游客走上兴国山歌的表演舞台,使游客真正体验到演唱和欣赏兴国山歌的乐趣。 3、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发展兴国山歌旅游演艺业。 兴国山歌古以有之,但真正走出大山、享誉天下则与共产党人的大力提倡密不可分。在苏区时期,创作了很多体现红军与百姓奋起抗争的兴国山歌,对革命胜利起到了积极的功效。要发展兴国山歌旅游演艺业就非常有必要与红色旅游相结合,以更加立体、全面的方式体现兴国山歌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