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让梧州旅游产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路径探索 |
范文 | 张廷杰 摘要:本文基于“东融”战略背景,对梧州市发展旅游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作出分析研究,以期进一步促进梧州旅游业发展,同时为梧州旅游业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东融”;旅游业;梧州市 引言 2018年6月,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在梧州市调研时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东融”,全面对接大湾区,深度融入珠三角,提升珠西经济带,建好广西东大门。东融”就是要把广西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践证明,主动融入发达经济体是欠发达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有效途径。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发达地区有先进的商业理念、广阔的市场和大量的高端人才,梧州市作为欠发达地区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双方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效益。一个区域的发展关键在产业,产业的发展关键在市场,离开市场去谈“优势”无异于纸上谈兵,让梧州旅游产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将是梧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一、梧州旅游产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及意义 从泛珠三角区域发展合作到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再到现在提出的“东融”战略,广西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改变,把“东融”战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赋予其新的使命和内涵,对广西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数据显示,2017年广东省全年接待国内过夜游客4.07亿人次,增长12.5%;国内旅游收入10667.02亿元,增长15.9%。香港旅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访港的内地旅客4444.53万人次,同比增长3.9%;非内地旅客1402.69万人次,同比增长1.1%。从澳门旅游局的数据来看,去年赴澳门的内地旅客超过2000万人次,同比上升8.5%;而国际旅客人数也同比上升6.2%,占整体旅客近一成,创下历史新高。 梧州是广西东大门,地处“三圈一带”(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西江经济带)交汇节点,是实施“东融”战略的前沿阵地。通过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学习其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思路路径,谋求与粤港澳大湾区更深层面、更宽领域的开放合作与互联互通,吸引更多资本、技术、产业等汇聚梧州,进一步促进梧州旅游业发展。因此如何让梧州旅游产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促进区域间旅游文化交流与合作,努力成为“东融”战略的先行者和旅游发展示范区,战略意义重大。 二、梧州旅游产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 (一)梧州具有良好的旅游发展条件 (1)梧州市自然资源丰富 旅游产业的稀缺性依托的是特色资源的自然禀赋,特定环境生成的资源稀缺性使特色产品具有独特性。梧州市物产资源富集,森林覆盖率达75.6%;耕地面积8.92万公顷,是广西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林业用地面积95.44万公顷,是国内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和松脂生产基地之一;矿产资源有钛、金、铜等30余种;河流集水面积32.7万平方公里,水力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109.98万千瓦。2002年2月,梧州市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11年,荣获“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2013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客观上构成了旅游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 (2)梧州区位优势明显 梧州市区位优势明显,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浔江、桂江汇于市区为西江,三江交汇,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水路距广州341公里、距香港436公里、距澳门384公里,2000吨级船舶可从梧州直达粤港澳。梧州至广州高速公路的通车营运,缩短了与粤港澳的距离,进入“广州2小时经济圈”;梧州机场开通深圳、广州、珠海等多条航线,立体交通格局形成;2014年,南广铁路的开通使梧州迎来“高铁时代”,紧密了梧州与沿线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加速了旅游各要素的流动,为梧州旅游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3)梧州自然人文景观多姿多彩 梧州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四季宜人,山在城中,水绕城过。自宋代起就形成了梧州八景:桂江春泛、云岭晴岚、龙洲砥峙、鹤冈返照、金牛仙渡、鳄池漾月、火山夕焰、冰井泉香。把丰富而多元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业发展的“金字招牌”,这是梧州多年来以旅游业为平台加快融合发展的自觉行动。 (二)梧州旅游发展迅速,旅游体系逐渐完善 梧州市大力推动梧州旅游从观光旅游到休闲养生度假旅游转变,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迈进,努力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梧州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势头迅猛,旅游各项数据再创新高。2017年,梧州市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2059.32万人次,同比增长17.8%;全年旅游总消费244.07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数20.68万人次,同比增长2%;国际旅游(外汇)消费7917.4万美元,同比增长5%;接待国内游客人数2038.64万人次,同比增长18%;国内旅游消费238.92亿元,同比增长24%。旅游业逐渐成为梧州市又一大经济增长点,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助推梧州GDP增长。 (三)“东融”战略为梧州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新机遇 近年来,广西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的全方位开放发展格局,更好地盘活开放这一盘棋。在“东融”方面,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加快推进两广经济深度融合,积极主动服务大湾区建设。旅游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旅游业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确定性作用。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在自治区年中工作会议暨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推进大会上指出,广西要发展新经濟中培育新动能,必须大力发展旅游与运动休闲、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以开放为引领,进一步做大做优养生健康、旅游休闲、生态保护等特色产业。近几年来,梧州以独特的地域文化、产业文化吸引着国内外的目光,以“休闲旅游”为主的多元化景点成为面向粤港澳地区的旅游目的地。 通过“东融”对标粤港澳,学习其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谋求与粤港澳更深层面、更宽领域的开放合作与互联互通,吸引更多资本、技术、产业等,进一步促进梧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梧州市要利用旅游资源优势,着力以“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路径+创新技术”与各领域各产业各行业平台的高度融合,实现旅游产业各要素融合发展,形成自己强大的内生动力,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优势,建立优势产业(高地),成为资本投资热土(洼地),并向发达经济体的大区域旅游市场拓展(天地),实现跨越发展。 三、让梧州旅游产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对策及建议 资源优势要转化为产业优势,梧州不乏旅游资源,桂林山水风景、北部湾滨海风光早已家喻户晓,但梧州不少“藏在深闺”的原生态景色和旅游产业仍待开发。近几年,国内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国家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梧州市要以此为契机,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从制约本地旅游发展的住宿、餐饮、出行入手,以旅游业为核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景区道路、停车场、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建设一批星级旅游饭店,逐步完善旅游产业发展体系。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成面向珠三角的花园城市,建设梧州休闲度假游区,建成粤港澳“后花园”。 (一)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提升岭南风情旅游品牌 梧州旅游需要突出本地区特色,根据“东融”战略的要求完善旅游产业体系,为旅游发展提供有效的机制保障。第一,旅游业向休闲、度假、观光复合型转型,重点提升旅游功能提升已,满足游客不断升级的需求,开发旅游综合性供给市场。第二,除了推进骑楼城景区提升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旅游大项目外,还要强化与农业、工业等一二产业融合发展,在休闲度假区周边地区范围内,扩大特色民宿试点。 同时要突出主题,彰显岭南风情文化特色,打造“原味岭南·休闲梧州”的文化旅游品牌。围绕“休闲主题”,进一步完善制定梧州休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构建以“嶺南风情”为主题的“休闲旅游”体系,培育岭南水乡特色生态休闲旅游、六堡茶文化体验乡村生态旅游、骑楼城历史文化体验旅游三大主题,推出多条“休闲主题”的精品路线,打造梧州休闲旅游资源优势。把梧州的旅游资源优势和粤港澳及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市场和研发优势结合起来,形成若干条“旅游产业链”。 (二)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开发粤港澳市场 梧州市就目前来说,在全区、全国范围内旅游知名度不高,在全区范围来看,北部有桂林山水游,南部有北部湾滨海游。梧州要加快休闲旅游建设,加强旅游宣传力度,借助粤港澳网络新媒体、商业峰会、举办旅游节庆活动等,设计“绿城水都,魅力梧州”等特色宣传标语,开拓粤港澳地区旅游市场,增加梧州旅游吸引力,形成梧州的休闲度假游旅游区。 基于梧州旅游景区在粤港澳市场知名度的实际情况,可以在《羊城晚报》、《香港商报》、《澳门日报》等粤港澳媒体投放广告,在粤港澳市民常用的网络社交媒体QQ、微信、Facebook上专页发布梧州旅游相关贴文,并在广州百姓网、香港中旅网等旅游信息发布网站打造梧州旅游专页,详细介绍梧州旅游景区的特色风光,增进消费者对梧州旅游产品线路的了解。 在旅游产品设计层面,可以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广大消费者出行需求,与粤港澳旅行社共同设计多条特色旅游线路,在广西桂林、阳朔等主题团、常规线路团的基础上,加插梧州过夜游览项目。 (三)打造“智慧旅游”,提升梧州休闲旅游形象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轻松愉快的旅游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说走就走的旅行”,广西旅游业也逐渐从粗放密集型向集约智能化发展。 “智慧旅游”为游客提供了更便捷、智能化的旅游体验,利用云计算、物联网新技术,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和旅游计划,这种方便快捷智能的体验逐渐被人们认可,顺应了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 梧州旅游可以实施智慧景区项目,为游客打造了一个不出家门,亦可全面了解梧州旅游信息,预订产品并支付,旅游过程中也可以动态地了解所需信息并发出救援及接受帮助信息。对景区而言,智慧景区节约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通过目标定位、数据统计、安全和反馈等系统,全面了解游客需求、投诉建议等内容,帮助实现科学决策和管理。 加大智慧景区建设力度,建设景区监控系统、指挥中心、票务系统、车辆行驶记录及调度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等,实现了景区wifi全覆盖;建设特色的景区驿站,用于满足游客购物、休闲体验。 (四)加强区域旅游协作,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1)实施交通对接。主要是建设“东靠西连、南北贯通”的绿色大通道和粤港澳通往大西南内陆腹地的物流大通道,使梧州成为沟通西南和粤港澳区域性交通枢纽。利用好梧州交通运输网,加强公路、铁路、航空、水运联动作用,降低经梧州通往粤港澳货物运输成本。 (2)加强政策对接。委托有关机构编制《梧州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在旅游产业等各方面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在战略规划、政策衔接、产业协调、要素配置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行会协会、智库、企业等搭建多层次、常态化的开放合作平台。 (3)推进旅游产业对接。围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消费和产业转移的内在需求,实施旅游产业招商工程,重点深化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吸引优质旅游项目、资本落户梧州。同时,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巨大消费市场,以休闲旅游为主线,开发旅游产业对接,打造“原味岭南·休闲梧州”的文化旅游品牌。 (4)打造区域旅游路线。以“东融”战略为背景,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步伐,共同打造旅游品牌建设,重点打造三条区域旅游路线:深圳——广州——梧州——贵港——南宁;香港——广州——梧州——贺州——桂林;澳门——广州——梧州——玉林——北海。以梧州为中转点,辐射南宁、桂林、北海,形成广西旅游网络体系,让梧州旅游产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让梧州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旅游目的地。 参考文献: [1]党伟祺.智慧旅游背景下“山区小城”旅游业的发展策略——以广西梧州市为例[J].中国商论,2018(28):48-51. [2]甘霖.在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新格局中加快旅游业发展[N].广西日报,2018-09-28(0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