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如何提高纪念馆馆藏陈列中的文物保护意识
范文

    苏琴

    文物作为一座纪念馆的生存基础,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对推行纪念馆进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该份工作也是每位文物管理前线人员的社会责任。当前阶段,全国各地纪念馆分别进行了文物保护工作探索,鉴于此,本文对如何提高纪念馆馆藏陈列中的文物保护意识进行探究,此次研究的目的是更好地帮助纪念馆馆藏人员提升文物保护意识。

    引言

    纪念馆中珍藏的文物,对现代人类的思想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全国范围内发生大量由于陈列、保管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文物损坏事件,所损坏的文物很多都不能够被修复如初。该种事件的出现,对国家和纪念馆来讲,是一项巨大的损失,并使纪念馆管理工作的难度被进一步提升。基于此,针对馆藏陈列文物管理者群体的保护意识进行有效培养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博物馆馆藏陈列中因缺少文保意识而出现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因缺少文保意识而导致文物保护工作出现问题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文物保管工作标准不合格。在多数基层纪念馆中,由于建筑面积限制,所以会将大部分馆藏文物统一存放在库房中。但该类库房大多面积狭小、内部设施陈旧,无法达到有效保护文物的标准。曾有新闻报道指出,某地纪念馆直接将文物放置在灰尘遍布的桌面上,四周墙皮掉落、室内潮湿。第二,文物馆藏陈列保护工作开展不合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增长,多家纪念馆进行了馆体翻新,加大保护设施投入资金,但对于馆内温度、照明、湿度等环境条件的控制依旧存在不足。第三,文物保护相关先进技术应用与时代脱节。由于文保科技的研究不属于主流科学研究对象,所以出现规模大、资金雄厚的纪念馆应用先进科学技术,而基层纪念馆因为缺少资金等原因,只能利用白灰吸潮等传统、落后手段开展文物保护工作。

    二、提高纪念馆馆藏陈列中文物保护意识的对策

    (一)主动转变文物陈列保护方式

    从某个角度来讲,文物如同生命体一样,也存在自然而缓慢的衰老过程,但与生命体不同的是,一旦文物患病,很难恢复如初。随着人类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加,多数馆所都进行了保护手段革新,从原有的倡导转向主动预控。因此,应该在预防方式上着手,自主做好相关保护措施,加强对解决普通文物的腐蚀、损坏问题的自我认知培养,从根源上阻碍文物损坏加重,积极借鉴国外文物保护经验,根据所在纪念馆实际情况,制订实用的文物修复方案,提升保护工作效率。另外,还要通过预控方式进行文物保护,利用物联网技术,针对馆内陈列展示中的文物进行实时监控。与此同时,应该事先进行文物检测实验,根据实验参数将文物保护方案编撰出来,坚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道路。

    (二)重点改善馆藏文物现场环境以及保存条件

    文物库房是开展文物保障工作的重要场所,所以相应的设计点必须从全局考虑。改善馆藏文物现场环境时,应该先从选址开始。举例来讲,当广东地区的纪念馆进行馆体改建时,应该将馆体建筑在高处,保证排水工作顺利进行,然后再考虑建筑标准要求,最大程度地为后期纪念藏品陈列展示预留出有效的空间。在设计文物库房的功能和布局时,必须将现代化功能融入其中。例如:在进行设计防水、隔热功能时,最好将所有管道安置点集中于库房一楼周边,便于后期保养工作顺利开展。另外,还应该加大对诸如空调、温度调控、消防器材等设备的资金投入,为文物的安全保存创造优良的保存条件。

    (三)加大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引用力度

    首先,积极将前卫的环境监测等技术应用到馆藏文物保管、陈列工作中,在纪念馆的文物展厅中,根据文物的材质不同,分别设计出不同的调节方式。以广州地区为例,该地区几乎全年高温,极易造成馆内文物生銹、脱彩,此时就需要将文物防潮工作做到位,严格控制展厅温度、湿度以及空气污染物指数。另外,作为馆内陈列人员,应该不断丰富自身对文物保护存放环境的经验,掌握适宜文物陈列的温度、湿度,谨记馆内文物保存的自然条件要求,例如:在进行诸如青铜器等金属性质文物的陈列时,应该将其陈列于干燥环境中,纸质文物应该陈列于能够实时更改室内温度、湿度的展厅中,预防虫害、虫咬等问题。在文物的陈列展柜前,最好应用具有感应功能红外线调光系统,使光线强度伴随参观情况自动实时调整。

    三、结语

    本文从博物馆馆藏陈列中因缺少文保意识而出现的几点问题着手,提出了主动转变文物陈列保护方式、重点改善馆藏文物现场环境,以及保存条件、加大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引用力度等几点提高文物保护意识的建议。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国民对历史的探究兴趣愈加浓厚,作为历史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的文物纪念馆,此时应该积极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在养成文化保护意识的同时,面向社会正面输出历史信息价值,为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凉州区百塔寺管理处)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9: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