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景区—村庄”融合视角下的文化旅游型乡村振兴策略
范文

    刘慈萱 刘波

    为了进一步贯彻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开展铜川建设工作,铜川市政府将黄堡东塬片区作为重点示范片区进行规划创建,建立文化体验基地和文化旅游胜地,使其成为王益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并加大文化产业培育力度,构筑孟姜女文化旅游品牌,以完善旅游产业,以期实现全域旅游。引言

    近年来,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实现井喷式发展,部分依托知名旅游景区发展的乡村开始重新审视与旅游景区的关系。旅游依托型乡村抓住机遇构建景村融合发展体系成为其发展的突破点。

    本文所研究的“景区—村庄”融合,景是指孟姜女故里旅游区,村是指孟姜源村,以期帮助人们实现孟姜源村与孟姜女故里旅游区两者在文化、空间、产业等方面的融合。一、项目认知

    (一)区位

    黄堡东塬片区位于铜川市王益区的东南部,是铜川北市区经济、文化中心,距镇政府仅2 km,属黄土高原台塬地区。肩挑新老2个铜川,勾连西安延安。

    (二)基地现状

    孟姜源村中北部地势高,且较为平坦,为村民主要聚集地,用地类型为居住及农田耕地。南侧为典型的台塬地貌,种植有桃和杂果经济树种,其中分布窑洞若干。

    (三)旅游发展现状

    孟姜女故里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说地”,被铜川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因此当地长期以来没有很好地对此加以利用,只是近年在宣传孟姜塬村仙桃和举办桃花节时冠以孟姜女故里之名。村庄范围及现状见图1。

    

二、特色資源

    (一)文化底蕴深厚

    孟姜塬村有着省级非物质遗产孟姜女的故事传说,且是孟姜女故里,迄今留存着孟姜女故宅、香炉台、天地庙等相关的历史文化遗址,现存于山海关孟姜女祠的明嘉靖碑刻记载:“孟姜女者,陕西同官人氏”,可见,她的故里就在今王益区黄堡镇孟姜塬村。目前,孟姜塬村已被铜川市划为孟姜女故里遗址保护区,有较高的文化和旅游价值。

    (二)地貌景观独特

    片区位于在黄土台塬腹地,具有典型的黄土“喀斯特”地貌,区内矗立着各种形态的土峰,在自然作用和人工开垦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旱地梯田”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三)自然生态幽静

    孟姜塬村地形北高南低,村南部是沟壑,沟较深,平时没有水。沟东西宽约五、六百米,南北长约200 m,沟内树木茂密,花草铺地,绿绿葱葱,风景诱人。

    (四)神秘窑洞群落

    窑洞群和窑居生活是孟姜塬村原有村风民情的主要表现和特征,是人们对乡愁的主要记忆。在发展乡村旅游,体验过往农村生活中,一定规模的窑洞群落是极为珍贵、难得的资源。三、规划策略

    (一)文化融合: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景区主题

    孟姜女传说的社会背景是秦代,这里既然是孟姜女故里,是孟姜女前半生成长和生活的地方,那么旅游区文化打造和展示的重点应该是孟姜女文化,重点展示传说中具体、鲜活、生动和感人的场景和事例。所以当地应根据历史资料和传说,真实还原当时的孟宅和姜宅,并通过一些艺术化的手段全面展示孟姜女的生活环境,透过这些场景和事例让人们深入的了解孟姜女其人、其家、其邻和其村。此外,当地还可在此基础上,融入白蛇传、牛郎织女、梁祝文化,形成中国四大爱情神话文化体验专区,从而进行系统的文化展示。

    (二)利益融合:旅游区和新社区的融合发展

    旅游区和新社区的融合发展要求当地既要在孟姜塬村建设新社区,又要在孟姜塬村建设孟姜女故里旅游区。而要做到这一点,当地必然要在城乡统筹的前提下将二者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和打造。在空间布局上,旅游区包含有社区以及社区农民所拥有的桃园等园区,社区农民还可兼营农家旅游接待。在利益关系上,二者要相互支持、互利共赢,这样既可使旅游区增加旅游产品类型,又可使农民具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原住民与商户共存共生。

    (三)空间融合:建立紧密的圈层关系网络

    1.旅游景区。孟姜女故里是整个景区的灵魂所在,所以设计者应在保护古迹的基础上进行真实还原,并艺术化低展示相关文化。该区整体设计应从外向里由疏到密,使道路呈放射状、不规则形态,这样既可满足游客吃购娱的游赏需求,也可再现秦人集市的热闹纷呈(见图2)。

    2.紧密关联区。在景区建设需要安置的新社区方面,除居民住房和相关公共设施外,还要单独安排一定数量的旅游经营性的建筑物,包括农舍式的旅馆、餐馆、售品部和简易游乐厅等,以满足游客的多样性、个性化的需要。各种旅游设施应以民宿为主,为游客提供了解体验秦风秦俗的特色空间。

    3.一般关联区。恰似景区入口处的留白,通过砾石铺地、草垛等小品体现粗犷质朴的秦地特征。

    

    4.外围景观区。台塬景观绿化区则是整个景区的背景,将通过植物种植的大地景观化形成整个景区的尾声。同时“野化”土地,补栽本地的乡土树种和作物。规划区山坡、沟壑、院落和路边等要构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色背景,营造森林景观、桃园景观、杏园景观、柿园景观和草地景观等。

    (四)产业融合:发展特色林果与乡村休闲旅游业

    产业融合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要求,孟姜塬村现有桃园、杏园和柿园等果园产业和现代设施农业,旅游区的建立将推动商业、服务业、娱乐业的发展,使各产业相互依存,相互融合,从而共同推动形成“旅游+”的发展格局。

    (五)建筑融合:特色风貌的挖潜,突出地域特色

    1.商业建筑。当地应以孟姜女文化为基础,参考史料重塑秦朝民居风格,铺装以青石为主,整体营造古朴的景观氛围。商业街建筑参考史料重塑秦朝民居风格,铺装以青石为主,整体营造古朴的景观氛围。整个区域内业态包含有酒肆、私塾、宗祠、戏台和瞭望台等,这样既可满足游客吃购娱的游赏需求,也可再现秦人集市的热闹纷呈。

    2.改造窑洞。凡是能修复的窑洞全部修复、加固,内部均要用砖圈箍,用砖铺地,修复后要基本上保持窑洞的原形原貌。

    3.新建社区。当地应坚持“村在园中”的发展理念,在桃树种植比较集中的村庄建设桃花山庄;依照美丽乡村建设要求高标准建设安置区,在满足住宅的同时植树入乡村旅游新功能;注重绿化、美化;在散居庄院密植桃果、花木,使房舍隱现在大绿大美之中,从而营造“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村野景象。景村互融下孟姜源村效果图见图3。

    

四、实施保障

    (一)制度保障:系统科学的开发运营顶层设计

    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保底;设计开放股权投资及商业合作模式,引入各行各业优秀团队;构建旅游服务、商业开发与农业产业三位一体的产业组合;投资人既是出资者,又是使用权所有者,又是规划主体,亲身参与建设,亲身参与管理,五位一体,确保各种想法能够贯彻到位。

    (二)资金保障:投资、众筹、招商于一体的资本策略

    当地可以通过股权众筹、产权众筹、旅游消费众筹和技术众筹4种方式从社会中“有闲情、有闲暇、有闲钱”的三闲中产人群中获得长效稳定的投入。众筹模式分析见表1。

    (三)管理保障:建立管理机构

    当地应成立由区、镇和社区组成的旅游管理委员会,按照“所有权不变,管理权统一”的原则,在管委会统一领导、协调下,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开发建设整个社区旅游。在运作机制上,建议采用合作社形式进行运作,走产业带动型的道路,与相关产业实行链式发展,以拓展孟姜女文化旅游,提升现代农业、果业等产业的内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五、结语

    在整个王益区、铜川市区域整体发展中,人们应深入贯彻落实孟姜塬“景村融合”的发展思路,最终使景村发展模式成为铜川乃至全省的典范模式。

    (作者单位: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