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如何提高公路运输管理工作质量 |
范文 | 包伟 摘 要:道路运输的快速发展与道路运输的管理是息息相关,只有道路运输管理的好、管理到位,才能保证道路运输市场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论述了道路的,就目前道路运输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道路运输管理概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責、道路运输管理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道路运输;管理;发展 目前,道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道路运输结构明显改善,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由“走得了”向“走得好”加快转变。道路运输的快速发展与道路运输的管理是息息相关,只有道路运输管理的好、管理到位,才能保证道路运输市场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1 道路运输管理概论 1.1 道路运输管理概念 道路运输管理,是道路运输管理的简称,是指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代表各级主管部门行使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的活动。与之相适应,在管理手段上,应以经济、管理手段为主,并辅以行政管理手段。 1.2 道路运输管理的范围、任务、特点及基本方法 一是道路运输管理的范围。道路运输管理的范围取决于道路运输的范围。根据国务院对交通部“三定”方案的职责规定,道路运输管理的范围是:道路旅客运输、道路货物运输、道路搬运装卸、车辆维修、运输辅助服务等5个方面。二是道路运输管理的任务。道路运输管理的任务是由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基本目标和职能决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是政府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其基本任务是对道路运输的发展、经济关系、经营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发挥政府管行业、管市场的行政功能。道路运输管理的特点。三是道路运输管理的基本方法。在道路运输管理实践中,常见的有三种管理手段、三种管理方法,即经济手段、手段、行政手段,源头管理法、过程管理法和目标管理法。 ①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采用价格、财政、、利润等与价值范畴相联系的经济杠杆来管理道路运输事务的方法。 ②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指依据国家颁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通过法律监督和法律诉讼来调控道路运输经营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处理经济矛盾,解决经济纠纷,维护运输生产和经营秩序,保障道路运输经济正常运行的一种方法。道路运输经营者在进行运输生产经营活动时,除应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以外,还必须遵守行政管理法规、规章。 ③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指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采取行政许可、行政认定、行政监督检查的管理方法,依法对管理对象所作的行政决定具有强制力。 源头管理法是指道路运输管理要从当地管起,以管好当地道路运输经营者和在籍车辆为主的管理方法。在实践管理工作中,要切实有效地运用源头管理法,必须使其与过程管理法有机结合,以源头管理为主,过程管理为辅。所谓过程管理法,是指在道路运输生产、作业过程,也就是在道路运输经营活动过程中,履行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管理职能的工作方法。对道路运输企业来说,检查项目大致可分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建立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管理制度与落实情况;安全保障与监督情况;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开展情况;驾驶员管理情况;营运车辆管理情况等。对汽车客运站来说,检查项目一般包括:安全管理机构人员设置情况;安全管理制度与落实情况;安全生产设施设备情况;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执行情况等。安全检查内容广泛,每次检查前都应具有针对性。 所谓目标管理法是相对过程管理法而言的,即当确定了管理要达到的目标之后,我们可以严格验证经营者是否合格、达标,而不要过多地去关注或干预经营者采取何种方式(当然是合法的)来达到这一目标。这不仅是进一步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和政企分开的需要,而且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的需要。道路运输管理既要综合运用三种手段,又要注意与三种管理方法相结合。 1.3 道路运输管理的规范化 一是规范化管理的涵义与基本特征。道路运输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就是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方法、标准、规范对道路运输经营者和管理者以及对他们的经营行为和管理行为进行组织、监督与协调,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取得最好的管理效果。道路运输市场管理规范有以下基本特征:程序化、标准化、统一化、定量化。二是规范化管理的内容。道路运输管理规范化的内容主要有:经营资格规范、市场行为规范、经营服务质量规范、运输价格规范、运输证、照、牌、单规范、规费缴纳规范、商务活动规范、监督处理规范。三是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工作。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信息化工作、规章制度、业务培训、监督检查、应用与管理等。 2 完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与职责 道路运输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设置体系、行政职责的职能体系和制度规范运作体系的总称。它关系到能否实现有效的分工协作以取得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良好绩效等问题,其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在内的管理四大环节。 2.1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设置 当前我国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设置在交通部1987年发布的《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工作》基础上,根据《国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参照各省、自治区的有关《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按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盟、州)、县(市、旗、区)、乡(镇)五级管理层次设置的组织机构。 2.2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职能划分 道路运输管理的五级机构、三个层次以及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职能及有关工作制度,构成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基本体系。根据国务院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的“三定”方案和交通部《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工作条例》,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确定的职责、任务和职权,规定了各层次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具体职能。 3 加强道路运输管理队伍建设 道路运输管理人员代表国家行使执法权力和从事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对道路运输管理的效果,而且关系到国家工作人员的形象。因此要建立一支素质高、政策水平高、懂业务、会管理、作风硬、适应道路运输管理需要的队伍,就必须加强道路运输管理队伍的建设,从队伍的素质培养和职业建设人手。其具体作法是以下几方面。 1.加强道路运输管理人员素质培养。道路运输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几个方面。 2.提高道路运输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提高道路运输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有:从严把关、加强培训、严格行政执法监督、加强队伍作风建设。 3.强化道路运输管理?员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是对从事一定职业者的一种道德要求,也是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 道路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道路运输管理存在体制不顺、职责不清、行政效率低、办事不公平、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一是道路运输管理政出多门、分工不明确。道路运输管理涉及到、、税务、公安、城建等很多部门。从实际工作上讲,这并不完全错。而现实工作中的不合理是由部门利益的存在和宏观制度上的不协调,所产生的政出多门、分工不明确的问题。二是道路运输管理职责不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行业提出以来,对道路运输管理的职责进行了较大改变。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人们对新形势下道路运输管理的职责依然认识不清,由此造成了许多问题。三是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内部不健全。四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运作缺乏效率。 总之,21世纪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纪,当今世界将迎来道路运输现代管理,道路运输业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由于看好具有潜力的中国运输市场,国外的许多运输业进人中国运输市场,随着国外企业的进入,国内运输业发展的进一步加速,竞争分化的局面将逐步形成,道路运输的管理能否跟得上市场的发展关键在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管理,在“保护期”内要逐步完善道路运输的管理工作,迎接新的挑战,保障道路运输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