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新形势下西部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发展
范文 摘 要: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西部高校图书馆服务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在服务管理、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上积极探索新思路,只有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创新,才能实现西部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西部;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
当今,全球范围的多种庞大的数字网络资源已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而我们的读者在获取信息方面也有了多种选择,这给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如何适应新信息环境的需求,改变西部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这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在服务管理、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上积极探索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新思路。只有服务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和新任务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从而实现西部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1 服务管理创新
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西部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服务质量不高、效益不好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管理不到位,服务不到家,我们缺乏的是精益求精的管理服务。
1、对图书馆馆员的重新定位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服务过程中知识和技术含量加大,这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具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还要通晓知识产权保护和网络安全维护知识,并能针对不同的读者,提供各种优质的信息服务[1]。一方面,高校应转变过去对图书馆人员配置的种种错误认识,重视对学校图书馆馆员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应不断加强对图书馆馆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努力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知识与技能。
2、实现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人性化管理
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每个馆员的使用价值。一是从馆员的实际能力,知识水平,合理安排工作岗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知人善用,各得其所,使其潜在能量以尽可能地释放。二是实现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储备。由于现代社会知识的生产、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无论是馆藏资源还是馆员的知识结构都需要不断的更新。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充分考虑到每个馆员的个人因素,即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提供信息、咨询、轮岗、培训、弹性的时间和工作方式,从而持久地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服务理念的创新
随着社会网络化的日益普及,阅读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图书馆的服务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树立新的服务理念已成必然。而先进的服务理念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想基础。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一切都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图书馆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围绕着人而展开的,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以读者为本和以馆员为本,二者缺一不可。“以人为本”应当贯穿图书馆服务的全过程,其核心是“读者第一”,其终极目的是读者的需要,其实现的过程是尽最大可能地为读者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尊重、平等地对待每一位读者。而过去,图书馆服务“以书为主体”,都把藏书作为“立身”之本,追求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的数量,却忽略了服务的质量,未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而今,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管理已成为图书馆的主要特征。只有新的服务理念才能带来实践的创新思维,带来更好的服务效益。
3 服务内容、方式的创新
图书馆信息技术网络化对封闭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提出了挑战,如果不思改革、进取、创新,就会失去图书馆发展的良机。优质的服务可以激发读者的求知欲和满意度。因此,图书馆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服务体系,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才能实现图书馆的价值。
1、提倡个性化的服务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知识需求的日益增长。图书馆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还应该提倡个性化服务,逐步扩大读者的借阅权限,树立多服务、少限制的理念。一是服务时间的开放性。图书网络化、数字化以后,服务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图书馆可24小时为用户开展知识信息服务,广泛提供资源、咨询与图书沙龙等服务。 二是服务方式的开放性,也就是加强传统服务的网络化和信息化,通过网络读者可以在网上查询个人借阅状况、自动预约和续借;读者也可以通过网上的“新书导读”栏目了解图书馆近期新书的采购和内容介绍;三是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勇于创新,建立自己的数据库,让这些丰富的资料成为网上资源,使之转换成新的知识产品,为广大读者服务。个性化服务适应人们的个性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对特定知识信息的需求[2]。
2、定期举办读者服务月活动
图书馆具有教育职能,在高校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图书馆要满足教育、信息、文化或审美、娱乐和研究等各种需求。西部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高校图书馆面对的读者存在多元化的特点,可以定期的为读者举办读书服务月活动。通过这些读书交流活动的开展,图书馆可以从中了解读者的阅读需要与倾向,这样就会在无形中拉近馆员和读者的距离,由此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利于图书馆服务工作更好地开展。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人脉优势,搭建交流平台,创造与读者之间的交流空间,举办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讲座、阅读推介、报告会、辅导班、各種展览等形式,吸引众多读者共同参与,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3、拓宽服务领域,提高办馆效益
随着高新技术为图书馆发展提供日益先进的技术支撑,社会网络化将各级各类图书馆联合为一个资源的共同体,图书馆读者服务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3]。
首先,为了拓宽服务领域,作为一所高校图书馆,一定要加强与其它高校及社会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的联系与合作。一方面可以尝试实现一部分文本资源的互借流通;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特色馆藏,然后借助网络,实现馆藏资源共享,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和社会效益。
其次,作为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对象都定位在校本部,为了改变长期以来西部高校图书馆资源不足的问题,不妨拓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可以实行开放式的服务方式,周末也可以面向社会开放,开展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增进与社会的交流,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实现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从而改善西部高校图书馆的现状。
4、服务环境的创新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为读者提供优良的借阅和读书环境,是高校图书馆优质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建筑格局、设施布局、室内装饰、景观绿化、光环境、声环境等方面都要有所創新。[4]增加个性化服务设施,建立有品味的电子阅览室、同声影像视听室,以满足读者网上冲浪、视听欣赏等自娱自乐的要求。期刊阅览室更应注重人性化的设计,努力为读者提供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让读者喜欢到馆逛一逛、坐一坐、读一读,使读书成为一种赏心悦目的活动,真正把图书馆当成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我校在这方面就做了些新的尝试,.学校图书馆专门设置了一个小型的流动“图书馆”,周末的冬天,把流动的“图书馆”拉到阳光充足的草地上,让同学们可以晒着太阳翻阅自己喜欢的书。到了夏天,又可以把流动的“图书馆”拉到校园的小树林里,让同学们在绿荫下惬意的阅读。阅读在校园里无处不在,思想交流的火花在文本与师生间闪烁。这种流动的服务模式,受到了学校师生们的欢迎。
总之,高校图书馆只有把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作为最高宗旨,一切工作、服务都围绕着读者需求而展开,把优质服务看作自己的生命线。在读者、用户双向互动的环境中,随着当代信息发布于交流技术环境的不断更新,并随时更新设备和系统,利用最新技术在文献信息资源利用领域上实现“与读者同行”[5]。西部高校图书馆应在服务管理、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上积极探索新思路,才能与时代同步,实现西部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熊丽.数字时代的图书馆管理[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10.P46
[2]刘兹恒,徐建华,张久珍.现代图书馆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6.P170.
[3]蔡冰.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艺术[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4.P5.
[4]赵文广,谭昆.论图书馆服务创新与构建和谐社会[J]. 云南图书馆2009(1).
[5]邹香菊,谢咏芬.技术创新性学科服务[J].图书馆杂志,2013.8.P58.
作者简介
刘广(1968-),男(汉族),云南保山人,本科。近年来主要从事高校图书馆研究及管理工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9: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