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长吉图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
范文 | 张喜玥+李光洙![]() 摘 要:本文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吉林省和当下长吉图的发展和物流体系入手,通过SWOT分析法深入剖析长吉图地区物流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长吉图地区物流发展战略和措施。 关键词:一带一路;长吉图物流;克服劣势 基金项目: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暨第八届本科生科研项目 项目编号:ydbksky2016035 1 引言 长吉图地区总面积3.5万平方千米 ,占全省的1/5,人口770万,经济总量占全省的1/2。地处东北亚区域地理几何中心,与朝鲜、日本、蒙古东部、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腹地紧密相连,具有陆海联通、借港出海的基础,具有与东北亚国际合作的有利条件。尤其是在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后,长吉图地区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要抓住机遇,积极融入到这一重大战略构想中,发挥区域优势,促进现代物流和国际物流产业的发展,努力建成东北亚物流交易和国际贸易中心。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长吉图地区物流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2 长吉图区域物流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 1. 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建设。近年来,长吉图地区一直致力于贯穿中、俄、蒙、朝的国际大通道的建设,这条通道包括向西通往欧洲的陆路国际运输大通道,向东利用俄朝港口通往日本、韩国、欧洲北美的海上大通道。“建设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大通道”作为长吉图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切入点和核心载体,已成为目前长吉图地区物流发展的首要任务。 2. 交通运输路线广,方式多。在陆路交通方面,长吉图区域现有纵横发达的京哈、沈吉、吉黑、珲乌等高速公路,G102、G302 等国省干线,形成了连接东北、华北以及内蒙古地区,辐射周边的公路网络;在铁路交通方面,长吉图的铁路通道布局的总体架构为“一横三纵”。其中,“一横”指阿尔山-长春-吉林-珲春通道;“三纵”分别是哈尔滨-长春-北京的通道、哈尔滨-吉林-沈阳通道、佳木斯-图们-通化通道。在口岸建设方面,珲春现有连接俄罗斯和朝鮮的4个国家级口岸,其中有3个公路口岸和1个铁路口岸。交通优势让长吉图地区成为东西相连的经济带,进出口贸易的传送带。 3.长吉图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图们江和长白山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长白山地区空气质量绝佳,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对于地区优势资源市场需求高,可以和东北亚各国合作,优势互补。 4.珲春的迅速崛起。珲春作为东北亚开放的“窗口”,在近几年的建设下,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正加强与周边各国的合作,扩大城市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贸易区进行资源整合;加快国际商品交易市场、东北亚木材批发交易市场以及东北东部最大的海产品交易市场的建设;积极推进珲春大防川国际旅游合作示范区项目,打造图们江区域一体化黄金旅游圈,建设生态城市。珲春可依托铁路、航空和海港等区位优势,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使珲春成为东北亚重要的物流中转基地。 5. 国际物流园区的建设。2011年,长春原二道经济开发区已正式更名为长春国际物流经济开发区,项目将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成为长吉图物流战略发展的重要起步区。2014年正在建设的吉林市保税物流中心是全省首个 B型保税物流中心,计划于2016年建成,该项目不仅填补了我省东部在保税物流服务方面的空白,并且能够通过保税区延伸内陆港,打造出一条海陆联运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合作新通道,为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提供强大配套扶持。珲春与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韩国浦项集团合作建设的珲春浦项现代国际物流园区,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9月正式运营,目前正在建设二期工程,三期工程将于2017年初开工,计划于2019年底交付使用。项目全部建成后,珲春将成为图们江区域的物流中心,促进东北亚地区商贸物流业发展。 (二)劣势 1. 交通基础建设不完善。虽然图们江国际大通道已经打开,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国和俄罗斯铁路轨道不一致,也就是交通通道建设不等同,制约了区域合作、物流顺畅的发展;从蒙古乔巴山到中国阿尔山之间的铁路还没有修通;中国图们至朝鲜罗先、清津铁路也急需改善。 2. 物流成本相比其他地区高。由于在长吉图地区涉及跨境电子商务,致使物流产业链更长,物流成本更高;处于边境的延边州,受韩国文化的影响,劳动力输出数量庞大,只有一些中小型企业在当地投资,更是难以支付庞大的物流成本,导致延边地区跨境电子商务不能得以大的发展;长吉图地区缺少出海口,出口货物只能绕道而行,无形中又增加了国际物流运输时间,增加了物流成本。 3.高新技术和高端物流人才短缺。物流产业的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创新。近几年,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日趋增长,物流专业人才缺口高达60万。吉林省有许多重点高校,位于长春腹地的吉林大学设有物流管理专业,但据调查显示,该专业2010届至2013届跳槽率高达30%,所以说,如何通过高校聚集人才助力地区发展,建设健全的人才稳定和引进制度,是物流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4.物流企业专业性低,缺少系统的物流服务。截止2016年6月A级物流企业超过500家,其中5A级企业44家,4A级企业182家,吉林省物流企业不过20家。知名物流企业聚集不足,中介服务的专业市场不够完善,是阻碍长吉图地区物流发展的一大因素。 (三)机遇 1. “一带一路”向北移动的趋势。“一带一路”的北线之一,是从韩国出发,途径日本海、扎鲁比诺港、珲春、延吉、吉林、长春、蒙古国、俄罗斯、最后到达欧洲。其中珲春、延吉、长春正是长吉图地区所在地。2015年,长吉图地区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尤其是延边州,取得很大的发展和突破。全州新增境外投资企业22户,投资总额8.7亿美元,同比增长447.2%;贸易伙伴遍布133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商品品种达160多种。 2.国际铁路的合作。吉林省正计划建设 “珲春-海参崴”高铁,开通珲春-韩国釜山等陆海联运的航线。与此同时,吉林省应审时度势,积极参与到俄朝两国对朝鲜铁路的改造计划中,加大力度改造朝鲜南洋—罗津、南洋—青津铁路,加强中朝物流贸易往来。 3.长珲城际铁路的运营。长珲城际铁路开通之后,加速了地区人流运转,提升了物流增量,实现了与全国高铁网相连,让物流通道更加便利。而且,向东可与朝鲜、俄罗斯港口相连,向西可与蒙古国乔巴山、俄罗斯相连,构建成为新的欧亚大陆桥,形成物流成本和时间优势,能够将汽车等机械制造,农业等优势产业推向世界。 4.国家政策发展。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的“工业4.0”。长吉图地区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尤其是在机械制造业出口方面为国际物流物带来新的发展前景;“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提出了“吉林省长春为中蒙俄经济走廊节点城市、建设延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培育哈长城市群腹地支撑、推进吉林省对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等四项政策,为长吉图地区物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5.国际战略合作。2014年,韩国总统朴槿惠提出“欧亚倡议”这一经济外交构想,“欧亚倡议”是指通过欧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扩大韩国的对外贸易,带动朝鲜进行开放,消除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国际影响力的扩大,2015年,中韩两国签署了《关于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及欧亚倡议方面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相信在“一带一路”和“欧亚倡议”有机对接的基础上,中韩在物流畅通、政策畅通等领域的合作将取得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地发展。 (四)威胁 1. 经济下滑和进出口贸易紧张给物流业带来压力。“十二五”期间,我国劳动力成本每年增加10%以上,大部分企业都有较严重的用工难问题。据了解,过去的一年,重点企业进出口大幅下降,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降。2016年外贸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面临2016年中国经济继续下滑的压力,面临“十三五”规划供给侧改革的新要求,物流产业能否成功转型面临挑战。 2.朝鲜半岛局势不稳定。由于朝鲜半岛处于东北亚的核心区域,与长吉图地区隔江相望,是东北亚的重要物流通道,朝鲜半岛的局势将影响整个东北亚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环海地区的安全问题。近年来,朝鲜逐渐有核武器趋势,并宣布民族对决,朝韩两国关系持续紧张,朝鲜半岛政局不稳定,对中国周边地区进出口贸易经济和物流发展造成影响和威胁。 3 要素交叉因素分析 交叉分析结论 综合四个方面可以得出,内部劣势比较显著,对发展存在制约。建议首先依托自身存在的突出优势和现阶段存在的一定机遇,解决最具紧迫性问题,克服自身劣势。 4 根据SWOT分析提出长吉图地区物流发展战略 1. 加强口岸建设,促进国际大通道发展 在口岸地区通过简化通关手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来争取更多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加大与贸易伙伴国的交流、学习,增强双边的货物运输便利性和物流服务,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国际大项目在长吉图地区的顺利开展;加强与俄、朝对应口岸的衔接与配合,着力推进珲春海港,延吉空港,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海铁空多式联运,确保口岸双向物流畅通;加大对海外港口投资力度,引入大型企业参与陆海联运航线建设,发展环日本海的航线以及让“内贸外运”经俄罗斯扎鲁比诺港的航线,实现借港出海,联港出海,连线出境,为图们江通道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加强政策引导,打造物流规范化,降低物流成本 首先要制定健全的、科学化的国际物流体系,与周边国家法律法规进行接轨,建立合作机制、和协同机制,在政策上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其次,建议政府设立“一带一路”物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物流仓储业发展,给与物流企业融资,有效整合地方物流设施资源;可在日韩建立海外仓,大幅度降低中小型企业的物流成本,重新配置延边地区在日韩的劳动力,还能实现国际贸易仓储、分拣、包装、配送等一站式服务;同时优化劳动地区结构,促進就业。 3.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促进周边文化交流 “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有文化的碰撞和发展。政府应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吸引周边国家物流人才的交流和加盟;吉林省各大高校要加强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创建针对物流技术和管理创新、物流作业流程创新等研究方向的高水平科研和教学团队,打造健全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企业要健全物流运行管理制度,充分调动物流人才的能动性,合理设置培训机制。 目前,为落实省委省政府统筹推进“三化三动”战略,长春大学光华学院正计划与韩国湖南大学合作在珲春投资建设长春大学光华学院分院。这将为加快建设国际化窗口城市,为珲春的发展聚集人才、拓宽对外合作领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4.合理利用地区优势资源,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形成现代物流产业供应链 图们江地区包括长白山具有丰厚的自然资源,但由于产业滞后,敦化、安图等县市农产品、木制品等特色资源无法输出,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水平较低,但距离口岸运输路程短,交通设施便利。假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打造物流交易中心和外贸基地,必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将我省优势产业变为外贸产业,为长吉图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所以,打造以长春、吉林两大腹地物流园区支撑为起点、珲春图们港口为终点,敦化、龙井、安图等县市为长吉图地区国际物流产业基地和服务站的双向式的独具特色的长吉图物流产业链,联合国际物流大通道和南北贯彻的交通网络,促进整个物流供应体系稳步提升,对长吉图地区物流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 5. 加快物流企业建设与发展,打造物流信息综合平台,形成物流产业群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建立“物流信息大网络”刻不容缓。建设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打造覆盖全省、辐射东北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周边国家、地区的物流信息共享,形成物流联动发展格局。要整合各方资源,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工具,如云计算、物联网、RFID、智能分拣系统、物流优化等新兴信息技术和装备,创建智慧化仓储体系,整合区域内“零、小、散、杂”的物流企业,加快地区物流企业建设与发展,建设一个标志性的物流枢纽中心。 5 结束语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年,坚持长吉图地区物流产业改革创新,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保持长吉图地区经济在新常态下的稳步发展十分重要。要提升战略实施意识、抓住战略发展机遇,进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长吉图物流发展战略研究,剖析物流产业的现状和问题,主动发挥区域优势,创新改革,主动作为,引领东北地区和东北亚地区物流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威峰《“一带一路”背景下北部湾港口物流创新驱动发展现实性探究》,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12卷第1期; [2]张诗瑜《论“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国际经贸,2016-03-22; [3]张夏恒,《中国跨境电商物流困境及对策建议》,当代经济管理,2015年第35卷第5期; [4]金鑫,《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以吉林大学为例》,学理论·中旬刊,2015001期。 作者简介 张喜玥(1995-),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学生; 通讯作者 李光洙(1976-)男,朝鲜族,吉林延吉人,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创新创业管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