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时期高校安全保卫队伍建设研究
范文 刘浩
摘 要:安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活动中永恒的主题,也是当今乃至未来人类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高校作为培养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其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既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全体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和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做好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培养一支精强能干的高校安全保卫队伍,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过程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命题。本文在对高校安全保卫队伍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新形势下高校安全保卫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安全保卫队伍;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面临着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职能转变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产业开发于一体的教育模式。高校作为“象牙塔”的时代已不复存在,而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随之带来的各种突发事件等深层次问题时有发生,且类型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社会上激起了强烈反响,给校园的和谐、稳定带来了影响。社会转型与高等教育改革交织在一起,使高校保卫工作面临更多难题,进而给高校安全保卫队伍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
1 新时期高校安全保卫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互联网对高校安全保卫队伍建设的挑战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到来,网络像一把“双刃剑”,逐渐普及。作为一种新生且极具生命力的事物,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同时也为各种犯罪活动提供了高科技手段。互联网在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便利、使他们开阔视野的同时,网上有害的信息、自由的言论、虚拟的世界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鼠标轻轻一点就能了解世界各个角落的信息,信息高速公路把全世界融为一体,多元化的思想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生着冲撞。大学生多半还处于不太成熟阶段,自控力比较薄弱,分辨能力差,政治意识淡薄,容易依赖网络,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严重干扰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网络成为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载体。此外,网络信息覆盖面广,传播迅速,召集容易,一旦出事,容易引起连锁反应,事态不易控制,在这种形势下,校园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更容易受网络的影响,传统的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模式也势必受到挑战。
(二)高校自身盲目发展给保卫队伍建设带来的挑战
许多大学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扩招、无序升格,将中专升格为专科,专科升格为本科,学院升格为大学,竞相申报硕士点学位或博士点学位等,贪大求全合并,一校多址、跨区办学或扩建等现象尤为突出。一方面,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使在校生群体膨胀,学生素质、年龄参差不齐,打架闹事的频率上升,安全设施不足引发的火灾隐患增加,学生就业压力、心理健康等问题引发的事件增多。
另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国家对高校的教育投入却没有同比例的增加,高校经费的增长明显不能满足学生人数增长的需求,高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愈来愈紧缺。与之相对应的是,必须与学生生活、学习配套的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均未能较快、较好地落实,即教育资源配置相对缺乏,基础管理工作略显滞后,造成部分学校不断提高学费,使得家境贫寒的学生不得不选择出去打工,从而面临更多的诱惑和不安全因素。
(三)校园周边治安复杂
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校园周边环境日益复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一些经营者瞄准了高校强大的消费市场,各种餐饮、超市、网吧、歌厅等娱乐休闲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在高校周边迅速发展。导致社会治安问题异常突出,常有闲杂人员抢劫学生钱物,甚至危及师生人身安全。当前学生到网吧上网已非常普遍,有的学生常常是彻夜不归,有的还上网浏览、下载不健康的信息内容,有的学生思想单纯,在网上结识并轻易相信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给犯罪分子以可趁之机;由于高校周围各种文化娱乐业发展过猛、过快,部分从业人员唯利是图,为了争夺顾客,时常出现不法竞争的现象,一些黑心老板甚至在学校周边经营旅店、迪吧、发廊、休闲屋、游戏机室等“毒、赌、黄”生意;也有一些小旅馆和出租房违反规定随意留宿学生,有的甚至是男女同宿,引发了不良后果,败坏学校风气,对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及其不利。学生涉足此地,和社会上“三教九流”的人员混杂在一起,因语言不和发生纠纷或口角,引发学生和社会人员之间、学生和业主之间的治安纠纷不断增多。同时学校附近的交通安全日益成为师生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现在许多学校规模扩大,公路穿越校园,有的校门口设有公共汽车站,有些学校正在边建设边教学,施工车辆进出频繁,营运中巴、无证“残疾车”也看准了这一商机,云集校园周边,超载、超速行驶,这都给师生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校园周边开放无序的环境,学校内部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高校安全保卫队伍人防、技防措施的不到位,都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
2 完善高校安全保卫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充分认识和分析新时期高校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是我们探索和制定适应高校改革发展中安全保卫队伍建设对策的客观依据。为加强高校保卫队伍的建设,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进行探讨。
(一)优化高校安全保卫队伍的机构设置
根据学校事业的发展和保卫工作业务日益扩大的需要,高校保卫部门应理顺机构设置。当前的局面是一个保卫部门几乎统管各项安全工作,一个保卫队员身兼保卫全职,同一个人,既是户籍管理员,又是治安员,可能还同时兼着门卫和政保等多项工作。因此,高校应增加安全保卫机构,分设治安科、消防科、户籍科、政保科等科室,明确管理职责,做到学校责任到部门,部门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留空白,消除盲区。加大部门内部共同监督、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力度,进一步强化保卫队伍预防发案、打击犯罪的治安管理职能,扩大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辐射面。同时,要建立健全高校保卫队伍机构体系,可按“校级——院级——班级”三级模式,在优化传统的校级保卫队伍的基础上,在各学院培养一批兼职的基层安全保卫人员,再由学院保卫人员在各班级选出各方面条件都合适的学生安保员,使学生内部的一些安全隐患能及时得到发现和控制,从上而下,细化分工,分级管理。
(二)形成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构建保卫队伍综合业务能力测评体系和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建立科学的目标绩效管理机制,为保卫人员确立适当的服务指标、经济指标、绩效指标,诱发他们的动机和行为,以达到调动保卫人員积极性的目的。针对保卫工作的艰巨性、危险性以及各岗位职责任务的差别,根据保卫队伍的工作特点,需要制定较为细致、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在考核过程中,详细记录每个保卫人员的工作、学习情况,秉承“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采取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个人评价、专家评价、学院评价、职能部门评价与师生评价相结合,以保卫队伍人员考绩为主,辅之以德、能、勤、体,以及师生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全面综合考核。将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级,考核结果要记入保卫人员的管理档案。对考核优秀的同志予以表彰和奖励,或者按有关政策给予定职、晋级,对临界不称职的进行诫勉谈话,对不称职的予以辞退;对文化层次低,工作能力差、不热爱保卫工作的人员坚决调离出保卫队伍;对不安心本职工作的,要尽快分流,切勿强制留用,以免贻误工作;对违纪违法,给工作造成严重损失的人员决不姑息迁就,坚决予以严厉处罚。可以将考评考核的结果作为选拔、提升人才的依据,不搞论资排辈,实行能者上、不能者下的原则,迫使保卫队员有危机感,最终取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章世虹.最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手册(上、中、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年
[2]胡晓辉.国内安全保卫概论[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7.09
[3]王有洪主编“平安和谐”高校论坛[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0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