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的几点建议
范文 张娜
摘要:目前全国正处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增速放缓的新常态时期,在依法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之际,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是财税体制改革的三大任务之首。本文主要对目前在部门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字:部门预算;编制方法;预算公开
预算编制问题,是我国财政管理中的通病,可谓由来已久,在县级及其以下政府财政预算管理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究其根由,有其历史延革的计划体制尾巴,也有基层政府经济匮乏的财力制约,甚至更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紧密相连,严重影响了预算管理的公平公正性和科学合理性。
1当前部门预算编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编制方法单一。目前我国在进行财政预算编制时所采用的方法为基数预算,即以上一年的支出为基数,适当考虑一定增长比例分配资金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实质上就是将本年度的预算与上一年度挂钩,变相引发“年底突击花钱”、“分配不合理”等一系列的问题与现象。同时基数中还包含了过去分配不合理的因素,以此为基础,这种不合理将越来越突出,不利于财政资金结构的优化。
(二)预算编制不完整。预算法规定财政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大块,要求所有收入全部列入预算,不得隐瞒、少列。有些基层政府只编到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两大块,造成预算编制不全,大类缺失。
(三)预算缺乏约束性。财政预算存在调整、追加频繁的现象,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不能严格执行年度预算,预算约束力不强。主要是有些预算单位和预算部门预算法定性意识较差,随意性大,致使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编制数偏差较大,失去了预算应有的作用。
(四)公用经费等定额标准不完善。现行公用经费支出标准定额的测算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准确测定经费需求量,也不能真实反映出各单位的实际支出情况,还存在单位之间、部门之间的财力分布失衡问题。而且定额标准一经确定,几年才能调整一次,与物价水平不匹配,部分单位公用经费定额标准难以满足实际需要,项目支出挤占公用经费现象突出。
(五)预算项目缺乏科学合理的立项和分类标准,项目数量多但重点不突出。预算编制中有不少专项资金项目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和详细的依据,例如:部分专项经费安排依据不明确,或是部分项目实际为一次性工作,或是需经费保障的任务已结束,但仍按以前年度惯例予以安排。究其原因,一方面属于人情预算,另一方面反映出预算缺乏强有力的审批、监督环节。
(六)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与政府宏观政策联系不紧密,缺少前瞻性;与部门职能衔接不够,存在交叉重叠现象;缺乏科学合理的立项和分类标准,项目数量多但重点不突出;预算决策机制不完善,重分轻管現象较为普遍;项目库建设滞后,在预算编制中的作用发挥不充分;绩效管理和预算评审需要加强,预算透明度有待提高等。
2对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的思考与建议
(一)改进和完善预算管理法规。尽管新预算法已出台,但是并未对预算编制作出细化规定,编制方法也未改进,在预算编制、细化部门预算和问责等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规范。
(二)提高预算编制完整性。按照新预算法规定,为提高预算编制完整性,解决大类缺失的问题,我区从2015年起对全区国有公司启动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同时按照新预算法规定,进一步加强了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衔接力度。
(三)硬化预算约束。一是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完善项目生成机制,将国家宏观政策和部门、行业发展规划落实到具体项目,提高政策和规划的可实施性。部门、行业规划确定的项目与中期财政规划相衔接,合理安排项目实施节奏和力度,促进政策与预算相结合,提高预算的前瞻性。二是严格执行区人大审议通过的预算,减少和规范预算变更事项,除救灾等应急支出通过预备费解决外,原则上不追加支出预算。三是设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根据预算法要求,对两年以上的结转资金转为结余资金以及当年实现的超收全部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纳入下一年度预算统筹安排。
(四)完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提高基本支出保障水平。结合经济发展水平、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养老保险和公务车制度改革,调整完善人员经费核定项目和标准。一是2015年我区调整了日常公用经费定额、交通费支出定额标准。二是按照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调整后的新标准,相应调增基数和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工会经费缴费基数和标准。
(五)编细编实项目支出预算。一是开展项目库建设和管理。为进一步细化项目预算内容及资金需求,我区从2016年起,要求各部门设立项目储备库,凡要申请纳入预算编制的项目,必须先进入项目储备库,列入预算安排的项目都要从项目库中选取。对纳入预算编制的项目应有充分的依据、任务内容、执行期限、实施计划、预算需求和绩效目标等基本信息。项目内容结合政府施政目标、部门主要职责和发展规划,避免与公用经费及其它项目交叉重复。纳入项目库的项目实行全周期滚动管理,推进全过程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开展绩效监控,实施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的运用。二是统筹安排项目预算。认真分析和清理历年常年性运转类项目,取消一次性、已到期项目,滚动保留属于政府支出范围、部门职能相适应、管理规范、绩效较好的项目。三是加强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坚持树立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促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有机融合,逐步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在执行监管环节,着重对区级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和跟踪管理,并选择部分项目开展集中评议。加强绩效结果应用,以适当的方式披露评价结果,并将其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和安排预算的参考。
(六)主动预算公开。一是预算经费公开。预决算公开既是新《预算法》的新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区财政局按照区人大和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细化公开内容,对区级预算收支总体情况全部进行细化并向区人代会和社会公众公开。同时,为了方便社会各界理解,对各部门的项目支出预算也作了进一步细化和说明,将各部门预算的项目支出按功能科目明细列报改为直接用具体项目反映,增加了预算公开的可读性。二是接受人大询问。三是主动报告执行情况。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