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任务驱动法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范文 摘 要:从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出发,在分析“任务驱动法”的内涵、特点与意义的基础上,提出该教学法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结合了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及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中取得的良好学习效果,对于任务驱动法的实际应用做出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法
1 前言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教和学的关系多数是脱节的,缺乏有机的结合,教师自教;学生呢,如听天书,茫然如坠云里雾中,不知老师所云者何。学期末老师给个范围,划个重点,学生们临阵磨枪,苦读默念,死记硬背,记个大概,似懂非懂,考个60分,蒙混过关。最后混个文凭,毕业了,万事大吉。改变老师80分钟唱独角戏,“一言堂”、“满堂灌”的状况,做法很多,如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参与式的、师生互动的、目标激励的、项目导向的教学方式。本人在长期的教学中对任务驱动法使用较多,感受较深,在此笔者结合《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的教学作一些介绍。
2 任务驱动法
2.1 任务驱动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具体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完成任务或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这种教学法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获取、加工和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意义的建构[1]。它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积累的老套路,不再按照教学内容的从易到难的顺序,而是以完成一个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老师通过不断的激励和挑战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与学习状态[2]。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局面,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方式。
2.2 任务驱动法的特点
1.任务为主线。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的设计处于核心位置,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任务是课堂教学的主线,教师首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然后,教师通过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再针对各种情况指导学生探索完成任务的途径;最后随着任务的完成,进行课堂小结,归纳出结果,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2.教师为主导。建构主义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法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角色,其作用从传统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导师。教师不仅要在学习内容上引导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而且要在学习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方面指导学生。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第一,任务的设计者: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分析教材,制定出任务。第二,任务情境的创设者: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情境的创设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应努力创设有利于完成任务的情境。第三,完成任务的指导者: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教师要随时加以指导,及时给学生提供帮助,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第四,任务完成的评价者: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需要教师予以评价。第五,课堂的监控者:课堂是动态的,教师通过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引导学生向正確的方向努力。
3.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面。任务驱动法将学生置于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形象化。这些生动直观的形象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从而利于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新知识。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真实的学习情境、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学生主动地探索和发现,完成有关知识的建构,从而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表现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面。任务驱动法使学生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建构知识和掌握技能。任务驱动法摒弃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传递———接受”模式,不再简单告诉学生每步怎么做,而是发展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最后,表现在培养学生团体协作能力的方面。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既有独立的任务,又有协作完成的任务,所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要与教师交流,还要与同学交流,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学生与他人交换意见,调整完善自己的观点,大家在相互交流过程中不断增长知识技能,促进了同学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2.3 任务驱动法的意义
1)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驱动法是老师进行任务设计,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原则完成任务。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只不过变成了一项任务,因此可以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什么困难或者问题,学生们只需通过各种渠道将问题解决,即完成了学习过程。解决问题的渠道也不仅限于老师的讲解和指导,而是可以通过网络检索、小组调查等多种形式来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老师的引导只是辅助工具的一种。只有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独立思考和探究,才能拓展思维空间、交流空间和体验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优化了教学内容。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都很多的课程。而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只有同时掌握两种类型的知识点,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因此这种方法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整合,内容更加感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掌握两种类型的知识要点。
3)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讲究团队合作的社会,个人的合作意识从学生时代就要开始培养。任务驱动法强调师生同步、团队协作和平等交流的精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离不开队友的互助和沟通,必须整个团队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因此任务驱动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达到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和互相启发的学习效果。
4)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是一门很适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而任务驱动法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通过科学的任务设计,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启发,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启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设计出来的作品独特新颖,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3 任务驱动法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设计是以土力学规律和现行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为主要内容,以现实工程项目为媒介,从上部主体构件传力到基础受力的基础设计和地基复核渐进演化为主要活动形成团队设计计算、施工图绘制、文字表达等能力的交流情境最终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任务的设计。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任务的设计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任务的设计要建立在学习目标的框架上,确定完成任务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总目标,然后再将总目标细化为一个个小任务,通过小任务的完成来实现总目标。教师在确定任务时要考虑到学生对任务完成程度的能力,任务太大,学生很难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太小,很难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如在学习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的章节,以扩展基础为例,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要完成扩展独立基础设计要做哪些工作,要用哪些知识和资料,将总目标细化为一些小任务:确定独立基础形式,基础底部平面尺寸,基础高度,配筋计算,地基承载力复核,绘制基础施工图。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基础设计概念和设计思路,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进行基础计算、绘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2)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生动直观的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和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新知识。教师根据设计好的任务,创设任务环境。具体做法为:采用多媒体播放一栋建筑物从基础到上部主体结构的施工流程,多种基础包括扩展独立基础的形式、设计要求、构造要求、施工工艺流程等基本知识,带领学生去建筑工地参观独立基础施工工艺流程,模板的制作安装、材料的选用、钢筋的布置、钢筋下料、钢筋的绑扎、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等,通过真实的工作情境使学生融人现实,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
3)自主探究、团队协作,实施任务。指导教师提出设计任务后首先学生按照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激励互补原则,将4-6人组成一个小组并选定小组长。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对任务包含的内容、知识点、难点、方法、步骤和涉及的规范等做出正确规划。最后学生开始动手、动脑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动态监督检查关键点,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进行个别指导,对于存在的共性问题给予重点纠正与点拨。
4)任务完成,汇报成果。任務完成后,指导教师给予每一组平等展示成果的机会,制作PPT,借助多媒体,要求学生展示每个任务的具体设计思想、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及设计成果,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解决的方法等细节。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记录小组的汇报成果情况,并作为总结评价的依据之一,通过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从其他组学生的任务汇报中得到不同类型的知识,进一步拓宽学习知识面,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髙。
5)反馈评价,认识升华。为保证工作任务的顺利实施,评价方式很重要,对学生认识升华、工程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形成意义重大。显然,仅仅根据最终的计算书和绘制的基础施工图及平时粗略印象进行评价,往往缺乏科学性。考核评价应考虑多方面因素从学习态度、任务完成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采取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方式进行考核。
4 结语
如何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不仅是高职院校和教育领域所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所关注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行不通,“一言堂”、“满堂灌”的做法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了主体和核心,真正把课堂给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任务驱动法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中展现了良好的适用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素娥.任务驱动法教学中的任务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21.
[2]刘卿.基于任务驱动法的信息技术课探究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0(23):246.
作者简介
张海昆(1987-),男,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开发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结构工程。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