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校图书馆可行性图书定位分类排架方法基础研究 |
范文 | 摘 要:针对图书馆馆藏图书量大,图书馆大流通开放式借阅,读者自助查找图书借阅,对图书分类排架不明确的问题。研究提出适合我馆的图书定位方法,方便读者在书海中,快捷查找目标图书。本文在研究结合相关图书定位方法理论,结合现行排架方法,为图书所在书架格档提出编码定位,以实现读者在OPAC系统中明确图书位置,结合实际实现适合我馆的图书定位排架方法。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定位;编码 在提倡人性化管理、服务的今天,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效率,是图书馆一直以来面临的问题。查找发现自己需要的图书是图书借阅其不可缺少的一步。图书馆藏书量庞大,找到目标图书难度大。如何利用定位排架和传统分类结合,找到适合我校图书馆图书定位分类的方法。使读者更快捷效率的检索查找到所需图书,也同时更效率的管理图书,降低管理图书人力成本,节省读者时间。笔者在研究相关文献后,在多种图书定位研究中,结合我馆实际出发提出适合我馆的一种定位方法。 1 图书分类与定位的方法 图书定位根本还是在基础分类之上进行处理。图书的分类,还是依据《中图法》分类。《中图法》是使用字母与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其主要供大型图书馆图书分类使用。是现在传统并且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我馆应用的方法。 目前一些技术定位方法: 1.1 RFID技术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射频,一般是微波,1-100GHz,适用于短距离识别通信。RFID读写器也分移动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 为每本图书粘贴一个RFID标签,通过无线射频读取图书RFID标签信息,定位图书位置。 1.2 GPS定位 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建立的一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是卫星通信技术在导航领域的应用典范,它极大地提高了地球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基于卫星通信的GPS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定位技术,具有良好稳定的定位性能。其局限性在于需要与卫星保持视线可视条件,在室内或建筑环境中无法定位。 可见RFID还是市场中定位主流产品,也是我馆未来采用的可能方向。 2 我校图书馆现行图书排架管理 找到适合我校图书馆图书定位分类的方法,首先要了解我馆现行排架方法和布局,具体分析,结合实际,找到合适的方法。 2.1我馆现行分类排架方法 我校图书馆目前是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排架的。 中图法共分为五大部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综合类图书。这些部类之下又分为22个大类,以英文字母顺序排列,没有L、M、W、Y类,这些大类下又分很多的小类。 图书馆按照中图法对每一种图书进行分类,给出索书号,并给每本书一个唯一的条码号,我馆图书排架时要按照索书号顺序排架。索书号是我管现行图书排架的唯一依据。索书号贴在每本书的书脊上面。每个科室门旁都有标牌指示本库藏书的学科大类范围。 2.2我馆科室分布与馆藏布局 2007年新校区图书馆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为四万平方米,外形呈环状,酷似航空发动机,是学校标志性建筑。 2016年我馆正式实行大流通开放式借阅,图书馆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现在阶段一共开放科室12个,截至笔者撰文我校图书馆的书库分布如下: 2.3图书定位意义和需求 我馆建筑共九层,其中一至五层,共十二个外借图书科室,现 “大流通,持卡进馆,一卡通行”,对读者自行查找所需图书,如大海捞针。查找方式还是通过计算机检索,得到目标索书号,自行查找目标图書。由于科室藏书较多,读者不了解图书分类法,难到目标图书,也不能一目了然图书所在位置。 2.4图书定位排架可行性方法 2.4.1分析结合我馆现状研究定位方法 中图法给每本书一个分类编号,但这个分类编号无法直观确定图书处于我馆的所在位置,RFID可以通过书架射频设备,读取图书所在位置。但需要新设备更新,增加经费投入,现阶段基于多方面考虑无法投入资金购买使用。 所以笔者出于管理工作需要,大胆结合我馆现状,参考国内图书定位研究文献,提出一套适合我馆图书定位方法,希望今后在我馆图书定位中给与支持。 2.4.2书架格档定位编号 图书定位首先为图书提供一个唯一对应位置编码,这个位置编码的设定要直观、简明体现出图书位置。笔者认为为图书提供编码,不如为书架上的每个格档编码,而在同一个档的图书都为同一格档编码。读者只要根据编码,找到图书应在的格档即可缩小查找图书的范围。格档编码即图书定位编码。 结合我馆建筑环形形态、馆藏格局(见图1),将图书定位编号分为若干的区段。初步设计,分为楼层区段、环形识别区段、书架区段、。由于我馆格局,各楼层有3个科室,故将楼层区段设计为科室号。科室内书架环形陈列,为使读者进入科室时,更快区分图书所在区域,可设置一个内外环识别码(内环为N、外环为W)。 书架区段分为三段:书架编号、正反识别码、书架格档号。首先为内环、外环书架分别排序编号。其次由于书架有正反面,可再为书架分为正反识别码,设置科室正门为正方向, Z代表书架正面、F代表书架反面。最后为每个格档编号。将区段号排列,得到每个格档内图书的一个定位编号,此编号可在我馆OPAC系统中检索图书时查询得到,读者即可根据编号定位查找图书。 示例:检索一本书其定位编码如:201-W-05-F-10,根据编码得到其图书的具体位置在,科室201室,外环,第05书架,反面,第10节格档内。 九位定位编码:前三位为科室号,四位为内外环识别码号,五、六位为书架编号,七位为正反面识别码、后两位为从左到右,从上至下格档节数。 2.4.3图书位置显示 为在OPAC系统中更直观显示图书位置,可标记每个书架的起止定位编码号。当读者在OPAC系统中检索图书输入索书号,在后台检索系统中得到图书的定位编码。后期可通过FLASH结合数据库等技术,在OPAC系统页面给出书架所在位置显示图,直观方便读者了解图书位置。 3 图书编码排架存在的问题: 当然,这种定位方法也面临的问题。 问题一,前期图书的正确的在架,以及后期图书回架的及时和准确性。 问题二,人工定位编码,大量系统数据库处理。 问题三,今后存在的藏书剔除、回溯、倒架工作,定位编码的重新编码与录入。 问题处理方法:1)前期图书回架主要还是依照分类索书号回架。得力于我馆馆员细心工作整理,我馆自行检查错架率低于千分之三,如此这样笔者相信前期图书的正确的在架,以及后期图书回架不是问题。 2)图书的定位编码为每个格档编码,问题二的处理,可以为每个书架格档标记起止索书号,在系统数据库里通过计算机计算归类比较索书号范围,就可以给出这个格档图书的定位编码。 3)结合我馆在实行大流通前期已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就现阶段发展,我馆藏书新增书存放空间充裕,科室图书重新分配、藏书剔除、回溯、倒架工作在一段时期内不會进行。如果图书架位变更,可如问题二方法解决。 笔者认为这种图书定位的方法对于我馆经费,人力都在可实施范围内。 4 结论 终上所述,笔者在结合我馆现状,分析提出的图书定位排架方法理论上可以符合我馆自身的需求及读者的需要,理论上提高图书馆图书查找效率。从图书定位排架在图书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出发,重点结合我校图书馆实际情况研究得出图书定位方法及其对图书排架管理的影响及其优缺点。在目前传统的图书分类排架基础上实现适合我馆的图书定位理论方法,望对我校图书馆非RFID定位技术进行图书管理起到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晓玲,杨明华.RFID图书管理系统中图书定位排架方式探析[J].图书馆论坛, 2012(5) [2]随秀芝.高校图书馆引进 RFID 技术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7) [3]姜美玉.基于模糊排架的图书分类排架查询系统设计[J].河北工业科技,2008(7) [4]黄媛媛.高校图书馆图书在架准确定位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致富向导 ,2014(5) [5]赵翀,孙维.图书馆图书定位排架方法及导航系统探析——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 作者简介 王磊(1983- )、男、辽宁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助理工程师、学士。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