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对高校图书馆馆员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 |
范文 | 张志群 苗艳丽 方青 马丽 摘 要:对图书馆馆员的人文关怀跟图书馆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而要实现对馆员的关怀,在物质有限的情况下,就需要从其他方面多作努力,让馆员有拥有健康阳光的心态。本文从制度建设和领导个人作用两方面论述了图书馆馆员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馆员 人文关怀 制度 领导 众所周知,人文关怀即“以人为本”,是所有的公司、机关和社会团体员工工作的内在驱动力。“其核心是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承认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支配地位”[1],它要求尊重和关心人的各方面的需求。著名的电商企业家马云说过,员工离职,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钱包受委屈了,二是心受委屈了。联系到我们图书馆,馆员除了管理的职责外,更多地肩负了服务的工作,且工作比较单一,经济收入相对不高,社会地位也相对低下,钱包已经有点“委屈”,也许各方面条件有限而无法有效弥补,可是心的“委屈”是可以是有机会挽救弥补或者说可以避免的。馆员是“联系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关乎读者服务工作的成败” [1],所以我们在强调“服务第一”和“读者至上”的同时,注重和加强对馆员的人文关怀是非常有必要的。 人文关怀主要从精神层面来理解。我们实施人文关怀的就是为了通過调节馆员的心理使之积极活跃从而实现整个图书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图书馆工作的弹性比较大,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馆员的内心,所以工作单调、重复、繁杂、寂寞的馆员拥有健康积极阳光的工作心态非常重要。我们很有必要抚慰馆员的心灵,让其充满活力和热情。对高校馆员的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在哪里呢?下面我们从制度建设和领导个人的作用两个方面来谈谈具体实施。 一、健全相关组织和制度,满足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多层次个性化需求 图书馆内部已经有一些刚性制度,最起码的如职能划分,这是有必要的。但是同时可以制定一些柔性制度,目的不是为了更加严格地管理掌控馆员,而是为了尊重馆员个性差异、激发馆员个性潜能,从而更好地实现对馆员的人文关怀。比如,组织非正式群众组织(这是相对于按部门划分的正式群体组织而言的) ,这些社团自主负责一切自身相关事务,作为官方的图书馆上层不加以干涉,类似学校社团,可以按兴趣和特长甚至是家庭背景分,形成摄影组、音乐团、辣妈队、运动群等各种小团体,大家自由进出,一人可以加入多个团体,也可以自创团体“招兵买马”。这些小团体的成员往往跨越了正式的群体组织,有利于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馆员之间增加了解增进感情,其实也就增加了图书馆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里没有铁的纪律,没有领导和下属之分,只有“好朋友”之间的倾心交流、愉悦沟通和良好互动。馆员之间和谐,图书馆的工作氛围就温馨,在这里的环境下,工作心态当然健康积极,自然就能做好工作。特别注意要把非正式群里组织和拉帮结派区分开来。小团体里的人不得做出针对团体外的人的破坏团结友谊的事。除了设立小团体制度外,另外可以设立多种形式的馆员论坛,关注生活为主,学术权威为辅。这里可以让大家畅所欲言、一抒胸怀。工作中生活中,谁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压力,而“说出来”(或者“写出来”、“打出来”)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而且“众人拾柴火焰高”,难题被解决的几率大大提高。一个幸福经过分享就变成两个幸福,一个痛苦经过分担就变成半个痛苦。另外如果有好的工作经验或者先进的知识也不妨分享出来,比如有人得到了培训学习的机会,学习之后把自己的所学所感分享出来,大家共同进步,这对于图书馆给来说也是是个整体素质提高的机会。 二、领导个人在人文关怀中的作用 我国有句古话叫“为将之道,当先治心”,这里的“将”就是“治心”的主体,就是领导。良好的合作团体需要一个善于组织善于团结所有人的领导。领导的关怀是可以转化为人文关怀的。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好的图书馆领导,首先要做到尽可能地了解所有员工的“底细”(也许人员太多流动性太大或工作太多做不到,所以这个只能说是尽力而为),除了简历上那些标准化的部分外,更要关心馆员目前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情况,知根知底,关注馆员的心理健康,遇到需要帮助的馆员,馆领导个人或者整个班子甚至整个图书馆所有馆员可以一起想办法应对。我相信在这样处理的过程中,不只是被关怀者获得温情,关怀者同样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共进退中,馆员之间,馆领导和馆员之间的“革命友谊”得到增强,自然而然,联系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纽带更加结实牢靠。其次,领导在工作范围内待人处事需得公平公正。如果管理过程中出现不公正待遇,会让人口服心不服。只有全部馆员发自内心地认可领导,才会团结在其身边共谋事业共同发展。赏罚需要公平公正,职称评比需要公平公正,还有学习进修机会、工作效率和工资比例等等,切不可因为私交出现偏袒。再次,馆领导须得有自己的魅力,包括人格魅力、学识魅力等。馆员需要一个值得敬佩的领导。夸张点说,让一个三观不正的人当领导,下面的人谁会服?作为领导,要随时保持进步的姿态,保持积极的工作和人生态度,保持健康的身心和生活作风,努力成为馆员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大家因为他(她)值得追随而追随,团结在其身边,形成巨大的向心力。最后,馆领导一定要以身作则。培训馆员时要求馆员做到“读者至上”,因为“正人先正己”,那么自己在直面读者的时候,同样要奉行这一原则,而不能因为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作出不同的解读。集体劳动或者活动时,馆领导应该身先士卒做表率,这会在馆员中达到的效果就是:领导都身体力行了,我怎么好意思不做?只有以上几点都做到了,才能实现“治心”成为优秀的将帅。 在高校,图书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图书馆的高校是让人不可思议的;而在图书馆,馆员则起着连接图书馆和读者纽带的作用。所以在一定意义上,馆员的工作对整个高校的质量是有重要影响的。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也为了整个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对图书馆馆员实行全方位的人文关怀非常必要,光是以上两点肯定不够,但是这两点应该且必须包含在其中。只有做好了对馆员的人文关怀,馆员才会以积极上向上的健康心态投入工作, “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强劲的内驱动力” [2] ,迎来事业和生活的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丁玲.重视人文关怀 保障图书馆员权益 图书情报 超星.期刊 [2]王喜明.人文关怀视域下“馆员论坛”的价值重现与升华.河北科技图苑第27卷第3期 2014年5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