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优化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 |
范文 | 阿孜古丽·帕孜 摘 要:纵观现阶段我国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实际状况,时刻遗留工作人员认知和实践相互脱节、地方文献资源收集整合和开发服务体制不健全,以及内容重心失衡等弊端现象。基于此,我们必须保证针对这类图书馆进行完善性顶层设计基础上,积极贯彻地方文献全方位收集整理的原则,争取透过机制、内容、工作方式等层面上提升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有效性。本文便是在强调地方文献的现实存在意义,理清我国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讨日后地方文献优化建设的妥善性措施。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问题;优化措施 在县级图书馆日常工作体系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的莫过于地方文献资源,其有助于更好地反映出特定区域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发展背景,以及现状。因此,作为县级图书馆,务必要保证在全面迎合新形势的基础上,细致性收集、开发、应用有关地方的文献资料,确保适当融合本地文化特色之后,适应持续变动的社会环境。至于现代县级图书馆究竟怎样进行地方文献建设优化,有关处理要点会在后续中阐述。 一、地方文献的现实存在意义 地方文献属于一类地区的重要财富。地方史志层面,能够清晰化映射出当地历史变革的轨迹、富有特色的风土民情和经济文化现状,以及科学发展动态;家谱族谱层面,可以集中性表现出特定民族中的家庭、婚姻、人口族源情况。归结来讲,地方文献是我国极为关键的文化遗产,其涉及内容着实丰富多元,可以作为各类科研活动的指导性依据,又能够引领社会大众熟悉不同区域社会生活方式与自然、人文特色。不过因为一些历史或是现实因素作用,使得部分县区图书馆在地方史料文献存储上过度匮乏,所以,确保第一时间内做好不同县区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整合、开发应用等工作,对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事业发展,将发挥出直接性的推动功效,务必要予以全面重视。 二、现阶段我国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实际状况 尽管说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县区开始加强对自身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重视力度,并且逐步展开这类文献的系统化挖掘、整合、开发应用等活动项目,但是和我国地方文献工作规范标准和其余优秀县级图书馆工作水平相互对比,还是存在较大的落差迹象。 (一)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基础过于薄弱 因为诸多历史和现实原因作用,使得我国部分县级图书馆时刻遗留建设时间较短、地方文献资源基础不佳等隐患,特殊状况下一些县级图书馆只存储将近1000多册和600多种的地方文献资源,并且还时刻遗留藏书结构比例紊乱,以及文献载体类型过于单一等弊端状况。如地方文献当中涉及社会科学领域的资料过多,至于有关最新的自然科学和科研论著等内容则十分有限。须知在高科技和出版行业不断进步期间,包括各类创新式载体亦或是文献资源接连衍生,而一些县级图书馆虽然说文献储存总量有一定的增加趋势,但是却始终无法满足国家提出的完整级与研究级等基础性规范要求,证明这部分资源收藏水平还是十分之低的。 (二)地方文献建设工作模式不够丰富多元 最近阶段,我国部分县级图书馆开始集中关注于地方文献建设的现实意义,但是与之相互矛盾的是,在地方文献建设工作上,却始终停滞在传统的思路和方法之上。具体就是长期凭借政府机构赠送这类被动路径进行单一品类的地方文献资料征集,致使有关学术研究、课题开发类的资料过少;与此同时,利用其余途径征集到的地方文献,不管是在数量亦或是质量方面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尤其是在某些县级图书馆文献查阅不便的条件影响下,使得读者熟悉和开发应用地方文献的效率变得更为不理想。 三、日后进行我国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优化的妥善措施 (一)建立起面向社会全方位征集和共享地方文献的机制 负责进行地方文献收藏的机构包含基层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档案馆、文史博物和文化馆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社会成员或是民间机构亦会基于兴趣爱好进行搜索保留。县级图书馆想要持续优化地方文献建设工作,就必须要尽快和这些部门、个人进行联系与合作,力求借助征集、购置、共享交换等途径,尽量地令本地文献收藏类型和数量得以增加,进一步形成面向社会全范围的地方文献资源共建与共享机制。与此同时,在县域范畴之内,作为县级图书馆要发挥好自身的核心引领作用,即定期组织适当规模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类宣传活动,和多个机构合作共同创建文献收藏、展示、研究、开发应用等中心平台。如针对特定县区不同社会阶层代表性人物进行调查访问,确保利用摄影与录音等途径,将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和见闻见识,以及本县域富有文化价值的街道、村落、建筑、遗迹等,一一清晰和完整性地记录重组起来,使得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一手资料的建设效率和水平就此大幅度提升。 还有便是依照地方既有文献记载内容进行重复挖掘拓展。即要求县级图书馆将不同途径收集到的地方文献资料整合并进行明确性地类型划分,之后提取那些记录本地区文化、历史、政治状况的信息,并结合实际进行重复性校验分析和拓展,争取为当地综合性和特色性建设发展提供更多珍贵性的指导依据。如尽快着手创建富有地方特色的专题数据库和资源库,基于这部分地方文献价值和功用,培养出一批素质、业务能力高超的地方文献收集团队,确保赋予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和可持续经营发展更多的支持服务动力。 (二)开发设计丰富且高效的地方文献收集方法 以往县级图书馆主要借助订购、征集、交换、捐赠等单一化途径进行地方文献资源获取,因为效率低下,使得这部分资源长期缺乏应有的系统性与完善性。面对此类状况,可以考虑透过以下方式予以改进。 第一,建立呈缴本体制。就是要求地方政府借助规章体制和法令等途径,树立起严格性的地方文献呈缴体制,使得县级图书馆至此拥有稳定的地方文献获取来源。 第二,要求行政机构发文。就是督促政府借助报纸、微信、電视等传播媒介,公开地方文献的征集函,使得特定县域各类机构部门、个体充分予以响应,自主性地向县级图书馆捐赠重要的地方文献资料。 第三,县级图书馆需要及时颁发捐赠证书、开展地方文献专题类展览和座谈交流会等实践活动,确保吸引社会各类领域人员形成良性互动结果之后,引领他们深入性地挖掘、整理、捐赠一些不被熟知的地方文献资源。 第四,县级图书馆须透过网络持续细致性挖掘、明确性筛选、深入性整理与加工有关地方文献信息,确保将一些长期流动的丰富性信息资源重组过后,提升本馆地方文献建设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状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县级图书馆进行地方文献资源系统化建设,原本就是一类漫长和艰巨的历程,想要真正将其作为馆藏特色进行可持续性运营发展,还必须要图书馆各类工作人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长此以往,令县级图书馆切实地在新形势下锁定生存、发展的全新空间,顺势发挥自身地方文献资源的优势作用并释放各类主体潜力,确保扩大服务范畴之后,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更多富有特色性与科学性的指导建议。 参考文献 [1]邬琴棋.对县级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服务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1(06):114-123. [2]王灿荣.公共图书馆基于“城市记忆”的地方文献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16(01):74-89. [3]贾永东.深化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之我见[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33(09):155-163. [4]樊淑玉.深化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策略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2(11):141-147.技术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