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媒体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创新实践
范文 摘 要:新时代,基于形势、课程、学生的需要,在思政课教学中,应有效运用新媒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新实效。可以通过建平台、重经营、强管理、建机制等手段,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三个转变”为培育实践寻找新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核心价值观;创新实践
基金项目:丽水市高层次人才项目“新媒体教学平台助推中高职思政课改实证研究”(2014RC33)
一、背景
(一)形势的需要
毛泽东有句名言:“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政课。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要积开展“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自媒体时代,占领高校意识形态网络新阵地,更要解决“桥”或“船”的问题。
(二)课程的需要
美国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效果最好”。新媒体教学平台一定程度上将思政课学习“被动”化为“主动”,内容的“开放”与丰富,强化了网络文化的教育引导;话语表达的平等与亲和,激发了交流的需要;关注与跟踪功能,提高了思想研判的时效。
(三)学生的需要
我们的观点:“学生在哪里,课堂就应该在哪里”。根据相关调研统计,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和从业者都是年轻人。当下,新媒体已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环境,工具尚可用可不用,而环境则意味着无法摆脱。
二、目标与思路
树立一种理念:以培育大学生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理念,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建设两个平台:思政课微信、微博平台。实现三全育人:全时空、全程与全方位育人。做到四个转变:第一,创新授课模式,由传统课堂教师结论灌输向“零距离”师生共同探讨解惑甚至因材施教转变;第二,创新授课内容,由规定单一教材教学向新媒体信息有益补充教材教学转变;第三,联动创新“第三课堂(虚拟社会)与第一、第二课堂的“教学做合一”;第四,由传统的“千人一卷”的考核方式向“知行合一”为目标的考评方式转变。培养五种职业品质:热爱祖国、奉献社会、艰苦创业、尽责感恩、遵纪守法。
三、主要做法
(一)建平台
首先,在完善传统媒体的基础上,重点构建具有一定规模效应和社会影响力的“思政课微信、微博教学平台”,把其作为思想引领、联系与服务学生的重要渠道。重点做好:一是建设好思政课官方微信、微博平台微空间(具备网站功能,包括资料上传、视频、音频播放;拓展“微访谈、微调查、微课堂”等新兴功能)二是开通班级微信群、微博;三是学校思政重点工作项目和品牌活动的名义开设专项工作微信、微博;四是“两课”教师骨干、辅导员、学生“意见领袖”等工作微信、微博,形成矩陣。利用移动互联,传播好声音,传播正能量,努力实现“时间无障碍”、“空间无阻碍”和“资讯无屏障”全方位覆盖。
(二)重经营
制定若干专题,有计划、有选择、有重点地谋篇布局、规划经营。一是有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进一步坚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重点引入、参考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官微的评论观点,运用思政理论课的政治原理和观点,开展时事政策教育。二是传播经典(国史、党史与传统文化),让科学理论在学生中入脑入心。三是紧密结合思政课实践教学。通过微观察、微直播、微访谈和“线上交流,线下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在第二、第三课堂的行为养成和思想动态,使其成为作业展示、实践分享、经验交流、信息共享的平台和窗口。四是及时研判学生思想动态,因材施教。通过新媒体的“关注”功能即时体察学生思想内心的丰富变化,通过“跟踪”功能即时把握学生每一时期、重要时刻的心理、行为变化,及时研判发展趋势和潜在影响,进行信息反馈和舆情监测,迅速地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也可以及时发现优点、树立典型。五是由传统的“千人一卷、千人一面”的考核方式向“知行合一”为目标的考评方式转变。六是紧密互动,突出舆论引导。适时理性发声、解疑释惑,与学生进行直接、平等地交流沟通,有效形成虚拟社会与现实课堂的良性互动,知行统一。
(三)强管理
强化“思政课”意识形态主阵地意识,规范新媒体安全管理。重点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平台账号管理制度。二是制定信息发布审批制度。明确信息发布、活动开展的基本原则,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三是强化新媒体教学平台的经营监管制度。此外,积极探索危机应对策略研究,建立快速处理与反馈机制,制定相关应急预案。
(四)建机制
新媒体教学平台在思政课中的应用实践贵在落实,难在坚持,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一是在业务过硬的思政教师和学生干部中组建队伍,担任新媒体顾问和校园舆情观察员。力求通过积极开设妥善经营,努力使这些政治素质过硬、新闻意识敏感、文字表达能力强的思政课教师成为“微天地”中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意见领袖、精神导师。二是要建立考评机制,选树优秀典型;把学习实践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政课教学的情况有机融入学生期末成绩考核中,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三是深入实施新媒体素养教育。成立新媒体研究会,开设《高职生媒介素养》,提升网络安全意识,最终实现学生运用新媒体教学平台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价值归依。
四、课堂教学实施方法
(一)注重课前预习的过程及效果-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
微空间内,提供思政课学习资料在线阅读、时政新闻评论、党史等题材影片在线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上数字展馆链接、学生活动视频展示等服务。在思政课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通过平台发布课前预习信息,如视频资料推荐观看、相关背景材料阅读、布置预习题目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寻找答案。其次,学生通过教学平台向教师反馈其见解、感受或疑虑;最后,教师根据反馈,一对一、一对多地交流,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修正教案设计,为课堂教学或翻转课堂做好充分准备,在过程中,学生可以成为主动收集、提供课堂教学相关信息资料的助手。
(二) 课堂教学强化对知识的深层挖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向形成性评价为主转变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思政课教育教学需要,甄别挑选,适时适当引用权威官微或知名学者、专家和大学生意见领袖等发布的资料和案例,通过播放简短音、视频辅助教学或展示学生的问题、资料、作业等,使学生从被动的课堂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人人积极参与,课堂集中展示、点评学生优秀作品。线上线下互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得益彰。
(三)课后学习注重知识学习的拓展延伸-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
首先是“新媒体作业”,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公开展示作业或者“私信”教师。教师批改后,学生不仅可以知晓自己的答题情况,而且还可以直接从线上知道其他同学的回答,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也一定程度避免了互相抄袭。与此同时,平台根据实际情况定期编辑、发布#思想的声音#、#时政热点#、#法律课堂#、等话题,组织开展“微调查、微访谈、微讨论”等活动,使之成为思政课的“传令兵”、“咨询室”、“交流地”和“资料库”,构筑全时空的育人环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曹正.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徐徐,女,浙江桐乡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