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和发展研究 |
范文 | 摘 要:当前国有企业的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保障党组织的先进性。因此对于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和发展的研究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论文主要对于国有企业创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从组织、领导和工作职能与工作制度和机制两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和发展 创新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服务质量的基础。当前我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国有企业参与全球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多。要想在国际竞争当中增加优势,就需要对企业自身不断的加强,创新党建工作内容,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全力全意为企业服务。 一、国有企业党组织创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完善,国有企业想要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就需要修炼内功,与时俱进,用党的政策方针做为其工作目标,把握时代发展的情况,来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从而促使国有企业的发展。国有企业需要认清党建工作的重点和发展目标,保障企业员工的利益,另外还需要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和要求不断创新党建工作形式,从而在提高企业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力的同时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国有企业组织、领导和工作职能上的创新 在国有企业当中,应该实现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能的创新,以“三个融入”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国企改革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作为公司制企业的党组织,只有按照新型经济组织的运行特点,才能彻底的融入到企业当中,才能发挥党组织的优势。 (一)坚持实现领导体制党政共同对企业的发展负责 从2008年以来,天然气公司实施专业化管理为目标,对企业资产、人员进行了专业化重组,形成了集团公司、专业化公司和三级公司的新体制。为了适应管理体制的变化,需要进行对公司党委成员与公司各级法人实行交叉任职的决定。以保障党组织对于公司的全面领导。在公司中,党委书记与董事长由一人担任;各公司的正副总经理都进入党委。三级公司党委(总支)正副书记除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入法人治理结构。在党的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能方面,也融入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从集团公司到各单位,党委和纪委各部门都与行政部门合署办公,承担党务和行政工作的管理职责,把党的工作与行政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以党的政治优势去促进和保证行政工作。由于自上而下地采取了这种体制,不仅把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与支持法人治理结构依法行使权力一致起来,而且在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中形成了合力。 (二)把党的活动融入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 在新形势下企业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就必须改变“只有党内活动才是党的活动”的思维模式,将党组织所开展、所参与、所支持的活动都纳入党的活动的范畴,自觉地把党的活动融入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从思想、组织、机制上,引导、推动、保证改革发展措施的落实到位。党政班子对年度、季度的重点工作一起研究和部署;对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工作,都是共同组成领导小组,分工负责地推动发展目标的落实。比如按照專业化管理的原则,对已有50余年历史的企业组织结构、资产结构、管理体制实施了重大改革。公司党委不但提出思路,组织制定方案,而且超前开展思想教育,对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提出纪律要求,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拿出解决的原则,保证了这一涉及从机关到基层几十个单位的改革平稳实施。另外引导大家进一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更加自觉地从自我封闭、自我循环转变为全方位、宽领域开放,合作互动,共同发展;从单纯依赖自然资源转变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自身潜力,借势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单纯注重产业、产品转变为企业全面进步和人的素质全面提高。新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思路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做好思想工作才能放下心中的包袱,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三)把党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融入企业改革发展之中 近年来通过制度建设,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党的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先后制定了《党组织工作规则》、《关于专业化公司党工委工作的意见》、《各类单位党支部工作职责》、《党支部工作考评办法实施细则》、《党员考核评价实施细则》,形成了从集团公司、专业化公司、三级单位、基层支部到每个党员,比较完善的工作行为规则和考核评价体系。并将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行为规则与生产经营指标有机结合起来。如对基层党委的考核上,不但考核他们党委会、生活会,组织、宣传、纪检、 三、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制度和机制创新 (一)建立民主、开放的决策机制 在国家企业当中,必须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建立民主和开放的工作机制,需要做到以下“三先”。一是在班子谋划、研究事关企业改革、发展与稳定的重大问题前,班子成员先深入到基层开展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为此建立了领导班子成员基层联系点制度。二是在党政班子进行讨论,形成初步的意见后,先通过厂务公开和职代会,听取职工或者职工代表的意见。三是在决定进行重大改革之前,坚持从职工的实践中总结企业改革发展的经验,先进行试点,使每一步改革都有现实依据和群众基础。 (二)建立开放的人事管理和人才培养机制 在选人用人方面,从高级到一般管理岗位,凡是组织任免的,都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对于适合公开招聘的岗位,都按照制度进行公开招聘,并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2007年对10个中级管理岗位进行了公开招聘,收到了较好效果。在人才培养方面,按照企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着眼于建立一个开发、激励和提升人才层次的开放系统,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组织一些专业到公司做相应的专题讲座,并选送部分优秀人才到国内外的大学进行培训和锻炼,当前公司的中高层干部当中,40岁以下的占80%以上,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的占95%以上。 (三)建立开放的党的工作机制 企业应该建立反映党员意愿的民主制度,包括向党员通报改革发展等重大事项制度、公开推荐党支部书记候选人制度、自下而上评选先进制度、发展党员公示制度等,以制度来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履行权利和义务。在党员教育和学习中,传统的“三会一课”与电视教育、网络教育等新的信息传输媒介结合起来,并利用微信、微薄等新媒体平台来做为企业党组织的宣传阵地,增加了学习的教育的效果。另外还把相关的企业党组织活动带入到社区中去,争取人民群众对于企业工作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杨超.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路探索[J]. 现代国企研究,2016(22):238. [2]孟飞,徐媛媛.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路径思考[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40(02):109-113. [3]梁军.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措施分析[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9):168. [4]田海燕.论国企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J]. 新西部(理论版),2016(14):74-75. [5]徐洪琦.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3):102-104. 作者简介 闫针利(1989-)女,山西运城人,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助理政工师,从事纪检监察工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