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互联网+农业”模式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范文 李海
摘 要:当前,农业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核心领域之一。鼓励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等互联网龙头企业与农产品的电子商务网络的建立,构建整个“互联网+”的农产品在冷链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网络化运营体系中,进一步提高“互联网+农业”模式下农产品在跨境电商中的飞猛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进出口;影响
就李克强总理在近期的工作陈述中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得到了地区政府的高度响应,为了进一步孕育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景 ,更是形成一批具有超强引领、支撑作用的新样貌、新领域。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还是以出售农产品,稳固我国农民的收入也是稳固我国经济增长主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2008年后,国际金融危机也是悄然的渗入到我国,在国际金融下滑的作用下,各国关注的点就集中到国际贸易的保护中去,尤其是对影响力较大的农产品部分。整个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理想,同样也是影响了我国大环境下农产品产业经济收入,但是农产品贸易依然还是我国需要继续扩张的一个增长点,不论环境变的多么复杂,我国的贸易规模不能削减,还要尽可能的使其成为贸易大国、贸易强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产品的流通不出任何问题。
1.农产品进出口现状分析
1.1传统方式下农产品进出口情况
中国地形地貌多变,有很多地区例如山区、丘陵地带类似这样的地区很难发展农业的产业规模化,除了农业产业地区的差异,还有就是整个产业链的不衔接,能够起到带头作用的企业较少,这是目前我国农产品滞销和市场经济不够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也阻碍了进入市场的发展前景。
全球经济一体化这是一个趋势,在这个趋势的发展前景下必然就要求每个企业不光只做单一的规划和格局,还要把眼光放的更远、更广阔,把企业在生产、存储、销售等各个环节做好衔接,提升自我的强化从而找到一个最利于本企业发展的竞争力。
1.2互联网+农业模式农产品进出口情况
“互联网+农业”是指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完美的结合,实现了农业在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方式。对于“互联网+农业”来说,O2O必然会成为未来农业的一个有利的发展趋势,而O2O的最大价值就在于他摒弃了中介化的这个过程,让消费者更直接的了解和对接,从而缩短了更多的流通环节,也减少了运营成本,这种运营的模式对于农产品的贸易来说也是非常明智的。
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让其在农业的各个环节中得到充分的融合,利用互连网技术去改变生产环节中的不足,进而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也可以更好的监控整个产业的经营过程,在确保产品品质的同时还能提高产业产能,对产品的营销获得更多、更好的创新理念,将传统的农业模式各个产业环节融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完美的产业链。
这其中还蕴含了以下三点优势:(1)利用互联网优势实现实时监测,利用大數据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有效的预测,进一步实现精准农业,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产量。(2)结合互联网技术来推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中的信息化管理,更高效的实现产业化流程式运作,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也能更有利于先进模式化复制与推广(3)“互联网+农业”不仅能够准确的采集大数据以及信息平台的建设等技术支持。
2.互联网+农业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2.1什么是“互联网+农业”
“互联网+”是创新信息发展的一个新业态,它是信息社会创新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式。互联网是一个时代的大跨步成果,他提升了传统印象里生产力和劳动力的规模和模式,也是经济发展提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工程,加强了实体经济的活力,改变和创新了传统农业的耕作模式,带来的成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为农业走上一个更好的信息平台提供养分。
当农业现代化遇见“互联网+”可以说我国农业生产又走向的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互联网+”是一个跨世纪的时代,它所改变的不仅仅是互联网本身,更是把互联网做了一个升华。
农业产品的销售问题,一直都是一个热门话题,在农业经济区域乡镇、农村地区,因信息较为闭塞、交通不够便利,从而导致农产品物流的滞后,生产的农产品集中上市后出现的产品积压,产品没有很好的销售渠道,这样的生产模式非常打击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现代通讯的发展、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互联网的介入,这些诸多的有利条件从而把农产品的销售带入另一个纬度,也可以说是为农产品的进出口和经济发展注入了一个崭新的活力,生产的产品不在是单一的内销,也不在是因为闭塞的信息和物流导致产品的价格贱卖。中小企业也能从互联网的模式下对接到更多的国际买家,利用跨境电商平台真正实现O2O对接,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互联网功不可没。
2.2 进出口模式的影响
对于推广和维系外贸电子商务平台相对于国内的推广难度系数更大,更棘手,或是因为历史文化、各自的认知、思维方式等诸多的差异,进而影响了各平台的推广效果,一个企业想要占领国外市场,想要在海外市场站稳、推广电商平台。
一方面要分析掌握每个国家的现状,包括该国消费群体的结构、消费习惯、发展状况、做好数据分析、建设好信息平台,为进入国际市场做好战略分析和选择。
另一方面还要细致的分析该国信息流量的出处,关注和了解该国消费群体和消费者消费途径。需要加大对电商平台信息推广的力度,应当选择适合自身产品的推广渠道,首先是找准搜索引擎的推广、特定论坛的营销,找对产品的定位,这样更有利于在电商平台上的推广。其次外贸企业在进行海外的营销推广时,应当采取多种营销手段组合的方法,在不同的推广阶段采取的营销模式也要根据推广平台的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最后还要利用移动电子设备网络,开拓和带动微营销模式。如何更好的适应当前市场的发展需求是企业的主要发展方针,还要充分的应用目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电商”等行业的较为领先的发展模式和技术发展思维,竭力让更多的用户体验、搜索、浏览,这样更加便捷的购买和分享产品。
2.3物流运输影响
高效快捷的物流运输体系对于农业产品的保鲜以及送达时效的影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需要长时效保鲜的农产品,还需要做冷链运输处理,因某些农产品的不耐储存,从采摘到上市的过程中,产品自身的生理呼吸功能比较强还有环境、空气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都会加速产品的衰败期,从而降低农产品的新鲜度。为了维持这一新鲜度,冷链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农产品新鲜度的一个重要手段,费用占比也是相当高的一部分。
农业进出口很大一部分依赖的还是物流运输的高效快捷,从田间到集散地,从集散地到出口港,再从装船到目的地,这是一段较长的运输道路,不管产品本身还是外在的物理条件,每个环节都会对产品本身的自然品质做成影响,且整个物流过程中如有造成损坏的责任无法准确的划分。损失的主要利益还是以出口商为主,这是一个不利于长期运营的模式,互联网的盛行,大大的改变了这一形态,越来越多的贸易商选择更为完善的海陆一体化的多模式联运以减少对保险类产品的耗损。随着物流模式的改变与物流环境的改善,更多的出口商也在利用互联网科技的手段实时全程监控产品的物流动向。
3.跨境电商大规模发展
我国自电子商务兴起后,跨境电商就迅猛崛起,发展的趋势锐不可当,阿里巴巴的表现尤为突出,此后的十几年来飞速发展 ,最近几年淘宝、天猫、京东等诸多平台齐头并进,信息化时代到来改变了本土文化和模式的形式,自2009年开始的第一波跨境电商热潮中,跨境电商以商家对商家零售的 这种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2015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5.3万亿元,同比增长32%;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交易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19.4%。
从2015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模式来看,目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B2B交易额占比90.4%,跨境电子商务B2B优势明显,且跨境电子商务B2B交易量大,未来B2B跨境电子商务仍是行业的主流。随着我国对电子商务重视和诸多利好政策以及对市场的开放,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业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增长点。不论是从形势还是自身的特征上来看,以零售为主的跨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的一个主力军,而就市场目标来说,跨境电子商务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了海外市场,再有就是商品种类的广泛,电子商务也是更好的细化了行业标准。
此外,随着全球网上购物的浪潮,消费人群的年龄跨度更大,消费习惯改变,需求日益强烈,诸多支付机构也通过与海外互联网企业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涉足跨境支付业务,满足跨境支付业务的需求。另外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机构自2013年以来也连续发布了一系列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动作,从“转方式、调结构”的角度出发,迫切的需要把跨境电商纳入规模化、信息化、便捷化的阶段,从而让跨境电商迎来政策支持的黄金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农业”的飞猛发展不但带动了国内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额,也正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结合,创新了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与此同时,更是进一步带动了跨境电商对一些闭塞农产品的销路,让它有了一個更好、更快捷的交流平台,努力打造一个更高效、更安全、更信息化的平台,这样一来最终带领我国进出口贸易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夏志捷.移动互联时代我国农业发展新模式探析[J].当代经济,2014(16).
[2]柳彩莲.论“互联网+农业”的新经营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5(19).
[3]杜修立,王维国.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变迁[J].经济研究,2007(7):137-15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