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目的论视角下浅析对外电视新闻翻译
范文 吴昊阳+许蕊
摘 要:对外电视翻译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外宣手段,而新闻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英语新闻的传播效果。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为电视新闻汉英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电视新闻翻译的目的性,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对原文进行重组、增删或改写,以符合外国观众的思维方式和收视习惯,从而获得良好的对外传播效果。
关键词:对外电视翻译;目的论;翻译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视广播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种重要的传媒方式,电视新闻也是人们获取最新信息的一种重要渠道。在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电视广播与纸质报刊、互联网传媒一样,在对外宣传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在中国当前的对外宣传媒介中,对外电视新闻播报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方式,并具有新闻宣传语篇的共性: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用词具体、确定,文句简洁,词义准确,可信性强,努力避免結构复杂的文句、陈词滥调、难懂的专门术语或含糊不清的语言。多用平白易懂的短字、短句,避免使用偏僻少用的长句、长字[1]。翻译是世界新闻传播的必经途径,新闻翻译在信息传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 德国功能主义的翻译目的论
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是 20 世纪 70 年代德国的一些翻译学者提出来的,其学派的代表人物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 他认为,翻译和人类其他行为一样,有其目的性。翻译不是简单的语码转换,原文的作用只是 “提供信息”,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目的论把翻译从原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它以翻译目的为总则,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都纳入研究范畴,从而呈现出更大的理论包容性[2]。
目的论对于电视新闻翻译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使整个翻译行为 “有据可依”,为译者指点迷津。在新闻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具体形式, 不用考虑做到完全对等,而是根据译文的具体交际目的,结合译文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对译文的期待、 敏感度或者交际需要等因素来决定翻译的具体策略与方法。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协调新闻原稿、译者和受众等多重关系,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而不是苛求绝对忠实于新闻原稿[3]。
2 英语新闻的受众与目的
根据目的论这一理论框架,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 “受众”,即具备特定文化环境下的社会知识的目的文本的接受者。目的论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同时也是文化的翻译,它涉及两种文化的比较[4]。受众对于译文的期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员翻译时所采用的策略。新闻的受众绝大多数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人士,他们大多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认识,但知之不多,因此,“我们不可低估外国读者或听众的能力,但也切勿高估一般外国人对我国的了解水平”[5]。
毋庸置疑,英语新闻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一种手段,要帮助当地政府和百姓塑造和维护良好的国际形象,正面宣传其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等硬件和软件优势,从而达到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译员并不是为新闻原文稿件的作者服务的,不需要也不可能和其保持完全对等。译员在翻译的过程中考虑的应是如何协调原文作者、译员和受众的多重关系,从而有效地为当地政府服务。英语电视新闻的翻译工作任务因而也就成为在尽量不损害原文作者的原意的前提下,让新闻受众易于乐于接受新闻中的文化与信息,努力帮助政府实现其预期的交际目的。
3 目的论视角下对新闻翻译的处理
(一)、新闻删减
原文:14 日是西方的情人节,记者走访时发现,虽然是星期一,但是情侣们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花店、商场、电影院到处都能看到甜蜜情侣们的身影。
改译:Even though the Valentine's Day fell on Monday this year,sweet lovers could be found everywhere,in flower shops,in shopping malls and cinemas.(2011 年 2 月 19 日播出)
改译时译员对原作进行了必要的删减,使其更加简练,符合电视新闻的要求。比如 “14 日是西方的情人节”这一小句不必翻译,毕竟大多受众是外籍人士,这个他们都清楚。记者在写新闻稿时,习惯性地站在了中国受众的立场上,而并没有考虑该新闻的外国受众的文化立场。
(二)、新闻转化
中国特色的形象表达所承载和传递的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信息,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心理体验和思维方式,具有极为丰富的民族人文内涵,几乎不可能照搬英语中的现成符号加以对应翻译。因此,译者在充分领会其真正含义的基础上,可以较为自由地打破原文的局限进行信息转化,以期适合译语的行文规范,既能令译语受众接受,又能准确地再现原文意义。如:肉夹馍英语为“Rougamo”,牛肉泡馍英语为“Pita Bread So awked in beef Soup”,羊肉泡馍英语为“Pita Bread So awked in lamp Soup”,荞面饸饹英语为“hele buckwheat noodles”,葫芦头英语为“hulutou”,biangbiang 面英语为“biangbiang noodles”。为使译语受众能够充分地理解相关意义,译者可以借用英语中固有的形象表达加以替代。再如,“菜篮子工程”是我国农业经济领域出现的新词语,英语中没有对应词,译者可采用意译法转化为:a program aimed to improve the supply of non-staple food。
(三)、新闻重组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不同语言的翻译或转换,是国际社会最看重的文化交流形式。电视新闻材料的翻译既要忠实地再现原文信息,规范地使用译语,避免机械地照搬汉语的语言结构,同时还要注意东西方的文化习俗差异,采取适当的方法与技巧以期取得宣传的最佳效果。
原文: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发生 7.8 级大地震之后,在义乌经商的许多外国商人也纷纷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将一笔笔爱心捐款送到义乌市慈善总会。据了解,这几位外国商人来自毛里塔尼亚,在义乌经商已有多年。在得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之后,200 余位毛里塔尼亚驻义乌商人立即聚集一起,纷纷慷慨解囊,捐了 20余万元人民币。
译文: Over the few days after the occurrence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on May the twelfth,many foreign traders in Yiwu contributed money to the earthquake victims.These Mauritanians who have done business in Yiwu for many years gathered to discuss how to help the earthquake -stricken people in Sichuan and their donation exceeded 200 thousand yuan in total.
文中提到伸出援助之手,將爱心捐款送到义乌市慈善总会等内容,这是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于中国人而言,新闻除了传递信息之外,还兼具赞扬和呼吁的功能。但是外国观众对这样的表达方式可能就难以理解,对于他们来说,清楚地告知中国汶川地震发生之后,许多在义乌经商的外国商人向灾区捐款这一事实会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所以文中改译为:Yiwu contributed money to the earthquake victims.
4 结语
通过对以上电视新闻汉英翻译具体实例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翻译的目的性,在保留新闻基本原意的情况下,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进行必要的阐释或变通,以期符合外国观众的思维方式和收视习惯,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对外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翟树耀.对外宣传报道与英语写作[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378.
[2]王墩田肖建壮.翻译实训教程[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3-4.
[3]颜志蓉.目的论视域下的地方电视新闻的汉英翻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8):61.
[4]于芳.目的论指导下的外事翻译策略与失误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8(02):72.
[5]段连城.怎样对外介绍中国[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12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7: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