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履带式工程机械履带脱轨原因和修复策略
范文 徐轲 邓莉 张传斌
摘 要:一台履带式工程机械在被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其中右边的履带链轨侧护轨板在连接螺栓的时候就会发生断裂的情况。与此同时,右边的是一直支重轮的外侧边缘都会出现前赴后继的脫轨现象。并且严重的时候,支重轮的边缘处可能就会发生断裂现象。尤其是以右边的链轨接外侧的端部出现的现象最为严重,而且其中左侧的履带、支重轮等磨损的程度一切正常。
关键词:履带式工程机械 脱轨原因 故障排查 修复方法
1 履带工程机械脱轨的关键性因素
1.1 急剧回转
履带拖拉机往往在进行推土作业的时候总是会推土回转,履带在进行运作的同时,往往会在里面夹杂着一些类似于泥土沙子之类东西以便更好的支撑起履带的运作。与此同时,支重轮也会因为悬空的因素而最终导致脱轨,尤其是在靠近导向轮的那一组支重轮,往往是最容易出现这类状况的。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如果说不能够更好地进行有效控制,在车位偏移的过程中不进行及时恢复的话,尤其是在操作不当的情况下,甚至会发生更加严重的单边大脱轨事故。
1.2 侧倾作业
在推土机相比较而言,更加侧倾的情况的下进行作业的同时,两侧的履带中所承受的压力大小也不尽相同。这就主要表现在,低的那一侧受力作用比较大,履带向内部移动的过程中,同时还夹杂着泥土或者是沙子石子碎屑。支重轮这个时候就会发生严重的脱轨事故。而在高的一侧,则是体现在受力较小的情况下,再加上履带之间的相互振动,支重轮这时候就很容易随即发生向下滑动移位或者是脱轨现象。其实不管是哪边脱轨,都应该在出事的那一刹那紧急采用刹车装置,这样才能够使得履带恢复到正常的位置后在进行相关作业才行。如果是因为操作不当所造成的事故,那就极大程度上容易发生严重的双边履带大脱轨。
1.3 履带过于松弛
由于履带的下垂量过大之后,在进行高速转弯或者是转急弯。倒车以及路面整体坑洼不平整的情况下,都容易影响车体的整体平衡,容易造成极大程度上的脱轨现象。所以说,为了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要时刻保持履带的下垂量稳定在30-50MM。而且在时刻保持两侧的下垂量处于相同的重量上,当它们整体相同时,就必须要选取其中的最小值,最好是以接近30MM为主。
1.4 零件容易遭受到磨损、变形等突发情况
驱动轮整体翘曲变形,导向轮螺母过于松弛,轮缘极度变形,轴套磨损严重的各个方面情况的影响下,如果说不能够及时的对里面出问题的零件进行更换和调试,反而还继续使用的话。在这种情况下,那么就极易造成各轴之间的相互不平衡,履带也会因为不能够正确均匀的卷绕而最终导致脱轨的惨剧。
1.5 履带板销孔以及履带本体磨损严重
履带板销孔在受到一定的磨损程度后,就会变成椭圆形。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履带销在磨损成曲轴形后,不仅使得整条履带之间的节点距离有了明显的加长,甚至在有的时候还会造成脱轨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有相对应的检查,以便在发现问题的情况后针对已经磨损超限过使用期限的,履带销要立刻及时的进行更换,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再次出现其他意外状况。
1.6 引导轮有问题,驱动轮的安装位置出现了偏差
因为引导轮在发生滑轨不在水平制定线上的情况,它们之间减磨板之间空隙的调整不当,从而就造成了引导轮的倾斜,从而出现支重轮的严重问题的产生。还有驱动轮安装位置的不规范,会引起链轨从一定程度上的向外偏移,这样就就会导致该机在驱动轮安装的时候。减速的输出轴上,而行走减速器在安装行走架上的时候,如果说行走减速器与行走家的安装位置相对整体发生一些偏移的化,就会很有可能造成整个驱动轮位置的偏移,极易出现极大程度的安全隐患[1]。
2 针对履带式工程机械的故障排查
通过检查发现,右侧的履带张紧度存在明显不足的情况,再把右侧的履带张紧度调整到一定固定值之后,再次进行实验的情况下,就能发现该只侧重论轮缘以及比较靠近轨道。在对右侧履带进行拆除后可以发现,行走架的结构并没有发生多大的扭曲现状,支重轮的定位止口相对抗来说也算是比较完好,轨道表面也没有明显摩擦的痕迹,但是能够明显看出来的是,驱动轮的安装位置比较原来,向外偏移了四厘米到六厘米之间的距离。所以就能够通过此得出这样的结果。引起驱动轮向外偏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减速器前行的过程中,行走架上的安装位置,同样向外偏移了四厘米到六厘米之间的距离[2]。
3 针对履带式工程机械在脱轨后如何进行修复
要知道,当履带受损情况严重时,尤其是当出现履带脱轨现象或者是这种情况及将要发生的时候,就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将履带从机械上拆除,立即进行完善修复或者是更换。相关人员会将已经破旧受损的履带和相关驱动轮完全进行拆除,废弃,然后再将新的驱动轮和履带给换上。但是这种做法过于的浪费,把已经查下来并且可以修复再次使用的履带和驱动轮全部都进行报废处理,这也就造成了极大程度上的铺张浪费现象。
从履带脱轨所造成的具体原因。具体分析中可以得出的是,将履带之间的间距修复并且缩小到小于脱轨时的实际距离的数值,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具体有效地避免脱轨现象的发生。修复后的节距值,以与原点最为接近最好。甚至如果说是有可能的话,能将已经磨损的履带修复到等于原始节距值这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假如说一旦要是发生脱轨现象,驱动轮节圆上的距离如果没有产生实际变化的话,就没有更换驱动轮的必要。等到驱动轮到齿轮折裂的时候再进行更换也不迟,这样的话也能够极大程度上的避免了铺张浪费现象。
所以说,综上所述,能够排除履带脱轨故障的主要方式,照目前来看只有以下几种。
3.1 当出现问题时要及时查明原因,更换销轴和套简。
在对于履带销轴孔的内部,原本就转动套简的,可以将已经受到磨损的销轴和套简一起换出来,然后再将新的换上。这样做的话,也能够将套简替换到原来的位置上,在安装完毕之后,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就能发现,新安装的履带会比原来的更加耐用,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延缓其使用寿命和更换次数。
3.2 对销轴进行更换。
对于履带销孔内没有套简的,就可以直接将履带轴从中取出,重新换上新的履带销轴。使用这种调换的方式,就能将链条磨损后的节点间距减小一半左右。而且履带的使用寿命也能够延长至少百分之五十左右。假如发现履带磨损严重而且没有任何再次利用的价值,这个时候就应该需要及时更换新的零件了。
4 积极提升加工工艺水平
1)在行走架进行焊接完成之后,首先要进行逐步的退火或者是振动时效的处理,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行走架在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外力,防止其变形。
2)在行走减速器承重座从原来的焊前加工变成事后处理,完成过程后在对引导轮和驱动轮等进行相关位置的安装检测
3)一定要切记将护轨板和链轨销轴之间的距离缩小到八厘米到十二厘米之间,切记,如果距离太小会导致加速链轨销轴的磨损程度,若是距离过大,又不能起到防止脱轨的作用。只有采取了以上相关措施后,才能对生产出来的履带式工程问题的安全性提供最大化的保障[3]。
总之,当履带式工程机械发生故障和问题时,应该第一时间让相关技术人员来进行查看检测和修复,通过找出其中的原因并且加以修正。要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做到万无一失,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工程中机械的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宋卫国.履带式工程机械行走装置故障分析及修复方法[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5﹝12﹞.
[2]孙中梁.浅谈履带脱轨的原因及正确复位方法[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2.
[3]履带拖拉机的掉轨原因及预防措施[J].商容天下.2014﹝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9:38:56